分享

春秋繁露义证 考功名第二十一 ~ 通國身第二十二

 新用户4541Ay47 2023-02-28 发布于上海

考功名第二十一

  考 之法。考其所積也。天道積聚眾精以為光,聖人積聚眾善以為功。故日月之明,非一精之濼也;聖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從生,不可為源,善所從出,不可為端,量勢立權,因事製義。故聖人之為天下同利也,其猶春氣之生草也,各因其生小大而量其多少,各順其勢,傾側而製於南北。故異孔而同歸,殊施而鈞德,其趣於同利除害一也。是以同利之要在於致之,不在於多少;除害之要在於去之,不在於南北。考 絀陡,計事除廢,有益者謂之公, 名責實,不得虛言,有功者賞,有罪者罰,功盛者賞顯,罪多者罰重。不能致功,雖有賢名不予之賞;官職不廢,雖有愚名,不加之罰。賞罰用於實,不用於名,賢愚在於質,不在於文。故是非不能混,喜怒不能傾,奸軌不能弄,萬物各得其冥,則百官勸職,爭進其功。
  考試之法,大者緩,小者急,貴者舒而賤者促。諸侯月試其國,州伯時試其部,四試而一考。天子歲試天下,三試而一考,前後三考而絀陟,命之曰計。
  考試之法,合其爵祿,並其秩,積其日,陳其實,計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實,先內弟之。其先比二三分以為上中下,以考進退,然後外集。通名曰進退,增減多少,有率為弟。九分三三列之,亦有上中下,以一為最,五為中,九為殿。有余歸之於中,中而上者有得,中而下者有負。得少者以一益之,至於四,負多者以四減之,至於一,皆逆行。三四十二而成於計,得滿計者絀陟之。次次每計,各逐其弟,以通來數。初次再計,次次四計,各不失故弟,而亦滿計絀陟之。
  初次再計,謂上弟二也。次次四計,謂上弟三也。九年為一弟,二得九,並去其六,為置三弟,六六得等,為置二,並中者得三盡去之,並三三計得六,並得一計得六,此為四計也。絀者亦然。

通國身第二十二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主。精積於其本,則血氣相承受;賢積於其主,則上下相製使。血氣相承受,則形體無所苦;上下相製使,則百官各得其所。形體無所苦,然後身可得而安也;百官各得其所,然後國可得而守也。夫欲致精者,必虛靜其形;欲致賢者,必卑謙其身。形靜誌虛者,精氣之所趣也;謙尊自卑者,仁賢之所事也。故治身者務執虛靜以致精,治國者務盡卑謙以致賢。能致精則合明而壽,能致賢則德澤洽而國太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