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难杂症很难治?老中医的7个诊疗思路,最后一个很重要

 易淘淘 2023-02-28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说到“疑难杂症”,你脑海里会呈现出哪些病症?灼口症、白塞病、过敏性紫癜、银屑病、少白头……这些会让你感觉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所以坊间更喜欢唤这一类病症为“奇难杂症”,因为足够稀奇,也足够难治。而对付疑难杂症,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中医。这一期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固生堂的周平龙主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

什么是“疑难杂症”?

周平龙主任师承首届国医大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他对于脑科疾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继承了老师张学文教授的医术传承。

周主任谈到,张学文教授对于疑难病的概念,其认为所谓疑难者,当以“ 疑” 或“ 难” 为其特点,而临床主要体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 疑” 是指诊断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机理不明, 而“ 难”就难在疾病屡治不效或疗效不佳、久治不愈。

所以概括而言,疑难病症主要是指:

①病症查无出处,难于命名,诊断不清,治疗又无从下手的病症;

②临床罕见或少见疾病,且易被医者忽视的病症;

③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屡治不效或效果不佳, 久治不愈的病症;

④诊断明确,病因病机不惑,但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病症;

⑤因医者辨治失当而难以奏效的病症。

疑难杂症的诊治思路

1.从痰、瘀、水着手

众所周知,痰、瘀、水既是病理产物,它们蓄积体内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三者可单独伤人,又多杂合为病,更能虚实交挟,是疑难病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

清代医学专著 《类证治裁》有言:“ 怪病多痰”之说。痰留体内, 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其致病变化百端,离奇古怪。元代医学家朱丹溪也曾说“ 病似邪鬼,导去滞痰,病乃可安。”因此要治疗这类疑难杂症,首先就要想办法“治痰”。

文章图片2

根据痰的性质,用清、 温、 润、 燥、 散、 开、软等中医治疗方法,尤其要注重健脾、 益肾之理,或痰水并疗,或痰疲同治,对于一些中风、癫痫、癫狂、风湿、不孕等症多有效验。

而疑难杂症由于久治不愈,生病日久,因此又与“瘀”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问》中说“ 病久人深, 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清代叶天士也有“初气结在经,久则血伤人络”、“ 久病血痕”及“寮生怪病”之说。所以临床上对于疑难杂症这些“ 久病顽疾” 的治疗,还要重视活血化疲, 从寮论治。

另一方面,还与“水邪”有关。所谓“血不利则为水”,血瘀日久就会形成水邪之症。这里的“水邪”指病理性的“水”,为有形之邪。体内水液若因气化失常而输布障碍,停聚体内就会致病。水邪可致多种疑难病症,如病发于脑,则产生现代医学脑水肿、 脑积水之疑难;发于全身则有膝盖肿胀、顽固性水肿、类风湿、 肝硬化腹水、 慢性肾病等。因此治用利水化痰之法,病症就得到缓解。

2.从虚论治

疑难病症一般病情较长,迁延难愈,多经过辗转诊治,过程中还可能过用攻伐比较厉害的药物,因此这类疾病病多存在“正虚”的情况,需要多扶正,此时宜用纯补之气,待正气复,让病邪自去,病证乃愈,因此选用治疗的药物需根据阴阳气血及脏腑的亏虚进行辨证施治。

文章图片3

3.运用反治法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一直是中医临床证治的常用方法。而疑难病症病因病机繁杂,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真假难辨,所以临床治疗时应谨慎“阴阳格俱” 、“至虚有盛候”、“ 大实有蔽状” 等疑难杂症特有的病机,辨明辨证的假象再利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4.情志疗法

精神情志既可导致疾病,又能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祖国医学从古至今就非常重视情志致病的重要性,并强调五志在情志病中的重要治疗作用,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情志致病,日益引起现代医学的高度重视,医学模式也已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据粗略统计,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的初诊病人分类中,心理及心身疾病者高达近三分之二。

故作为医者,应尽最大的努力,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及行为影响,从而力求改变患者的感受、 情绪及认识, 矫正其不良行为,以减轻甚至根除病人疾苦。

5.综合调治

疑难病症病因病机复杂, 病种繁多, 故治疗也就绝非 内服药治之一途。对内、 外、妇、儿、骨伤、五官、皮肤等多科疾患,应在内服药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汤、丸、膏、丹、散及注射剂的优势 ,结合外治、针灸、推拿、气功、 理疗、 手术等多种疗法,重视熏洗、药膳、单方的重要治疗作用加强饮食及精神调理。积极开展回归自然及全民健身活动,利用一切可行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开辟多种治疗疑难病症的综合有效途径。

文章图片4

6.清除特殊病因

疑难病症的疑难原因之一就是病因不明,或者一时难于寻求致病因素,使得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如果一旦发现其某种特殊致病因素,应当即切断其致病源,疾病就可得到痊愈,比如如一些特异过敏性哮喘、 皮肤痰痒症等。

对此,这一类病变其致病源常常较难发现,因此看诊中的四诊合参很重要,详细询问病史,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其周围的生活环境,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许无需药治,愈病立竿见影。

7.提高医患合作

对有些病程日久、病史较长的疑难病症,如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慢性乙型肝炎等其临床证治绝非短期可愈。张学文教授曾教导,对“久病顽疾”常常要在辨证的基础上固方守药,切不可频繁更弓易弦,否则欲速则不达。而从患者的角度也是,应多信任治疗的医生,提高医患合作,这类疾病的治疗调理贵在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