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味中药(105)丨菖蒲

 松柏林光139 2023-02-2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菖  蒲

药材来源

    我国民间把农历五月称为“毒五月”,此时接近盛夏,气温逐渐升高,五毒尽出,蚊虫滋生,各种病症极易流行。古人就会利用菖蒲、艾草来洁净居住环境以祛病防害。在文献中,“菖蒲”一词指代了数种植物,有水菖蒲、石菖蒲、九节菖蒲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区别一下这几种菖蒲。

图片
图片
图片

    水菖蒲即为菖蒲,生长于沼泽地或水田边,植株可高达1米,叶片呈剑状线形,通常在端午佳节被悬挂在屋内或插于檐下。

图片

    水菖蒲根系中药藏菖蒲

【性味】 苦、辛,温、燥、锐。

【功能主治】 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用法用量】 3~6g。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

图片

   石菖蒲又称为尧韭,较水菖蒲而言单体植株小了一些,通常高20~30cm,常生长在沼泽和浅水区域,用手揉搓后可闻到辛辣的特殊气味。

图片

【药材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别名】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用法用量】3~10g。

【性状鉴别】性状干燥报茎略呈扁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分歧,一般长3~20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灰黄色、红棕色或棕色,环节紧密,节间长约3~6毫米,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方具多数圆点状突起的根痕,并有细皱纹,节间有时残留叶基,纤维状,偶有短小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淡棕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维管束散在,中心部较显着。气芳香,味微辛。以条长、粗肥、断面类白色、纤维性弱者佳。

图片

【配伍用药】

    1.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2.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石菖蒲,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普济方》菖蒲丸)

    3.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九节菖蒲,古有“(菖蒲)石上一寸生九节者为佳”之说。但中药中所谓的“九节菖蒲”并不是菖蒲根,而是来自毛茛科银莲花属的植物阿尔泰银莲花。虽然根茎与菖蒲非常像,但地上部分完全不同。

图片

    九节菖蒲主治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风湿痹痛、胸闷脘胀、痈疽、疥癣。

图片

    香蒲也是著名的“蒲”字辈,它属于香蒲科香蒲属,和菖蒲也攀不上亲戚,只是长得像而已。香蒲又叫水蜡烛,一到开花季节,田野里一串串随风摇曳的“烤肠”就是它了。它的花粉即为中药蒲黄。

图片

    蒲黄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图片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