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篇(三)

 蓝海苍鹰 2023-03-01 发布于陕西

一、穴位丈量(同身寸)

取量穴法,以男女中指与大指相屈如环,取内侧纹两角为一寸,各随大小取之,即同身之寸。三指即两寸,四指即三寸。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针刺深浅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经云:病有沉浮,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贼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伤五脏,后生大病。故日春病在毫毛腠理,夏病在皮肤。故春夏之人,阳气轻浮,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刺之浅;秋病在肉脉,冬病在筋骨,秋冬则阳气收藏,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刺之宜深。又云:春刺十二井,夏刺十二荥,季夏刺十二输,秋剩十二经,冬刺十二合,以配木火土金水。—《标幽赋》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即言针刺深浅,用针之士,须专心诚意,默识通心,明乎指下。

图片

三、针刺定穴

腧穴者,气之府也,在筋骨肌肉皮脉之间,在阳部筋骨之侧,以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则动脉相应。要明腧穴之所在,更要辨经脉上下,阴阳表里。此篇不尽,略举其要,详见后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