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长江口,千年高桥镇

 hyd129 2023-03-0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图片

Historic Towns of China

图片

天光水色碧成围,

何处蓬瀛望翠微。

万斛余皇渺一苇,

乱帆齐拍浪花飞。

        ——顾清泰《清溪八景·东海扬帆》

高桥,2010年10月13日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是典型的滨海水乡古镇,

素有“万里长江口,千年高桥镇”之美誉。

 

图片

高桥镇区位示意图



PART I

名称由来

高桥,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长江口之南,黄浦江以东,

是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三水合一”的黄金水域。

 

图片

光绪《宝山县志》中的宝山县治全境图,可见当时的高桥镇。

高桥镇因桥而得名,

明嘉靖《上海县志》对高桥有过记载。

桥原跨黄潼港上,

该港西与黄浦江相连,

东可通海,桥下可行巨舟,

可见当时石桥之高大。

不过当地也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由于高姓宗族居住在石桥两

所以称为“高桥”;

一说是“高桥”并不高,

但却能善解人意

会随着船载货物自动升高。

图片

光绪《江东志》所载南黄潼、青浦港、界浜等地理图

清同治七年(1868),

因黄潼港日久淤塞,

故重新开浚,

把黄潼港与东头清浦港之间

一段60余丈的陆地开挖成河道,

使两港相通,

把原高桥重建在新开的河道上

为此,顾调元在同治九年(1870)

撰写了《浚黄潼港修建高桥记》

并记载于《江东志》第八卷,

描述了当时的景况,

“集资续举,浚港建桥,

桥势耸起,气象一新,兴复旧观”。

图片

高桥界浜,即原上海县与宝山县的界河,浜南是上海县,浜北是宝山县,位于浜北的高桥镇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县。

至1928年,由于河道渐趋淤塞,

同人决定拆除高桥,

填筑60余丈的原河道为马路,以利交通。

同时考虑到高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又是一镇之名,

故在高桥原址树立“古高桥旧址”碑

《迁桥筑路记》碑

碑文有载:

“第恐后阅志书者,情势更易,

事实湮没,爰志其涯略,

镌立此碑,以资稽考”。

 高桥拆除填港后,

又考虑到居民饮水与消防的不便,

因此又开凿了两口井,

“保安公井”,又称双井。

这也是双井地名的由来。

图片

“保安公井”遗迹

“文革”中,《迁桥筑路记》碑损毁,

现在市文管委存有拓片;

“古高桥旧址”碑断成二截,

埋在镇北仓库地下,

1984年挖掘之后,经过修复,重新立在旧址。

1998年,由于需要拓宽海高路,

“古高桥旧址”石碑被东移数丈,

高桥人又撰《移碑记》立石说明,

使后人能够对古高桥的旧址

有一个历史纵横感的方位认识。

图片

古高桥旧址碑与“移碑记”

一段河道,一座桥,

在150年的变迁中,

存有3篇记文、3块石碑记载,

这既显示了“高桥”在高桥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也展现了高桥人尊重历史的观念和意识

图片

民国四年高桥乡境全图


PART II

古镇形成

一、从江海盐田到海防重地

高桥原为江口一沙洲,

唐代逐渐成陆,

宋元时期,高桥盐业兴盛。

高桥既是黄浦江入海口的要冲

又是扼守长江的门户

明代洪武年间设立清浦旱寨,

永乐十年设宝山所,

清代康熙年间设立东炮台,

历来是海防重地。

图片

现存放于高桥中学御碑亭内的永乐御碑,又名“宝山烽堠碑”, 是明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朱棣命时任漕运大臣的陈瑄建造。这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座由皇帝撰文的航海碑,让人忆想当时郑和下西洋和长江口的千帆竞发之况。

二、从海运航标到滨海市镇

元代高桥人张瑄首创大规模海上漕运,

此后,高桥地区百舸争流,

近海贸易日趋发达

高桥地区经过宋元的开发,

到明清已成为棉纺织和商业发达的江南集镇。

清末民初,随着上海城市发展,

高桥商业进一步繁荣,成为江南名镇。

图片

旧时高桥西街三角街局部图

三、从技艺之邦到人文之乡

高桥是浦东“三刀一针”

(泥刀、菜刀、剪刀和绣花针)的发祥地,

其中传统营造、海派绒绣、本帮菜

在上海地区都首屈一指,名扬海内外。

图片

高桥人曾坐着摆渡船渡过黄浦江,闯荡上海滩。高桥“泥刀”红遍上海,素有“营造之乡”的美称。高桥人成为占据上海营造业半壁江山的浦东帮的生力军,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23幢高楼大厦有三分之一出于高桥工匠之手,上海许多桥梁、厂房、花园洋房、里弄住宅、高楼大厦,都是高桥人的杰作。

图片

上海外滩标志性的建筑亚细亚大楼,由高桥人谢秉衡等创办的裕昌泰营造厂承建。他们还建造了怡和洋行大楼、友利银行大楼等。一个华商营造厂一连在上海银行商界龙虎相争的外滩建造起多幢标志性的高楼,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图片

从事纺织业的高桥女子

图片

高桥绒绣作品。绒绣,乡间俗称“麻袋花”,是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绒绣源于欧洲,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将其引进中国沿海地区,1930年左右传入上海,以高桥绣品质量最优。

图片

高桥绒绣作者汪振男,她绣的作品《临危受命——奥巴马》被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收藏。

图片

高桥绒绣馆。高桥被称为“上海绒绣之根”,高桥绒绣现已同洋泾绒绣共同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绣”。


PART III

风貌特色

高桥古镇见证了长江口千年来的历史变迁,

见证了上海唐宋以来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

这里明清传统街巷景观多样

集中反映了上海浦东地区

清末民初的城镇生活形态,

江南水乡古镇海派特色的代表作。

高桥古镇保存了众多风貌独特的名宅故居、

古桥、园林及河网水道,

体现了“因河而生”的功能特色、

“因桥而名”的命名特色,

以及“丁字河、丁字街”的整体格局。

高桥以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海派文化,

在江南水乡古镇中別具一格。

图片

传统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丰富,传统建筑与中西合璧的海派民居融为一体,整个空间格局和肌理统一协调中富有变化。


图片

高桥镇的民居建筑


图片

高桥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分布图


图片

从高桥老街保护规划,可以看出“丁字河、丁字街”的历史风貌。


PART Ⅳ

历史建筑

高桥镇內众多的历史建筑,

为后人保存了不可再造的记忆,

如中西合璧海派民居建筑仰贤堂,

如五开间三进深的中式庭院凌宅,

更有老街上令人回味的老场景。

图片

傍水宅地仰贤堂

图片
图片

仰贤堂位于高桥镇义王路1号,临靠高桥港,为高桥人沈晋福所建。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要仰望他父辈的贤德之举,因为其父沈阿四虽然是以卖柴为生的贫穷农户,但心底善良,乐于助人,在清末民初时局动荡时,每于夜间自备带有挡风玻璃的油灯,为路人和过往船只提供方便。

沈晋福做生意起家后,营建此宅时,一再追求牢固,做工用料精益求精,因此使仰贤堂不仅经受住了战争枪弹、炮火的轰击,而且沿河驳岸和地下室防水层至今牢固如初。

但沈晋福还没等到内部装修完工就卧病身亡,由其儿子和女婿将其建完。但他们也没在里面住上多久,就在送货途中遇劫匪被杀。

承建仰贤堂的营造商是沈晋福的亲家蔡少祺,他当时在法租界设有营造厂,专门承建西式别墅和装修工程,熟悉西方的建筑技术。所以在设计建造该房屋时,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式青瓦屋顶,屋角山墙上塑有西式图案。

房屋采用老式石库门厅厢格局,即传统四合院的'一正两厢',主楼是五开间两厢房的三层楼房,主楼东边是二层楼的书房,下面筑有地下室,屋顶是晒台。

内部装修很是讲究,采用精致木雕和字画,客厅的12扇屏风上,刻有24孝故事的浮雕图案,原意是让沈家子孙后代,牢记尽贤尽孝,凸显了传统文化底蕴。

仰贤堂造型别致,南临界河,巍然屹立、分外亮丽。从背面隔河观望,宽敞层叠的阳台具有西式别墅的风格。

2002年,因高桥港疏浚拓宽而动迁腾空,遂成政府资产,后在此设立了公益性展馆“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 600多件展品多数来自当地民间,较全面地反映了高桥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以及乡风民俗等各个方面。

图片

沿河立面

图片

正立面

图片

隔扇门窗立面

图片

老虎窗

图片

山墙上端的西式图案

图片

室内格局

图片

修缮设计立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图片

历尽沦桑话凌宅

图片
图片

凌宅位于西街161号,由高桥人凌祥春建于1918年。

该宅为三进深砖木结构中式建筑群,整宅房屋坐北朝南,高大美观。

其晒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厅廊步皆有轩,隔扇门窗镶嵌玻璃。部分梁枋上施一斗三升斗拱,梁架、二楼栏杆、拱垫板上均刻有古朴、典雅的木雕。山墙采用观音兜做法,兜形窄瘦。

门窗、檐廊雕饰精美,在仪门的装饰上采用了当时新式的水泥堆塑,内容丰富,如 “姜太公80遇文王”、“昭君和番”、“乌江自刎”等。人物、车马栩栩如生,刀枪器具鲜明可见。

图片

鸟瞰图

图片

砖雕精美的仪门

图片

图片

精致、布局谨严的庭院

图片

图片

雕刻精美的门窗、廊坊

图片

简单素朴的后院格局

图片

三德堂是凌氏民宅的客堂,是主人会客之处,

“三德”出于《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图片

古朴典雅的室内布置

图片

仪门修缮设计立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图片

图片

仪门砖雕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图片

精雕细刻敬业堂

图片
图片

敬业堂位于西街124弄2号,建于1920年,宅主沈邦荣在民国时期经营饭店,有了积余才陆续建成了这幢具有明清风格的私人住宅。

敬业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一正两厢庭院式布局。雕梁画栋,围墙较高,遍布三国、水浒等故事题材木雕,篷形轩,格子窗,人字顶,青瓦屋面,观音兜山墙,白色粉墙。

正房面阔五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前面的大天井有60平方米,空间宽敞。

采用大量精美的徽式雕刻装饰。大墙门的门檐上装饰有五幅精美的砖雕,正房、厢房以及客堂楼和厢房楼前面都有木雕回纹花格栏杆,桁梁和挡板上也布满精美的木浮雕图案和传统故事。

用料讲究,所用的木料大都是进口材料。

图片

门楼正立面

图片

图片

精美古朴的木雕

图片

额枋及雕花大样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图片

徽派民居庆誉堂

图片
图片

庆誉堂(蔡宅)位于北街357号,建于光绪末年,是安徽工匠营建的徽式风格民居建筑,高桥人俗称其为“蔡家房子”。

建造人是高桥蔡啸松。他在上世纪初成为高桥的粮商巨富,发家后就在老宅的后面建造了这所宅院。

由于蔡啸松常去安徽收购米粮,熟睹优美的安徽民居建筑,所以他延请安徽工匠,自选材料,自己筹划营造,用材做工力求上乘,历时13年才落成。

庆誉堂青砖青瓦白灰墙,两端山墙是马头风火墙。一、二进房屋都是二层楼房,第三进是平房。正屋顶部设有假三层。房屋结构都是木柱砖墙。

 这所宅院最具特色的是前天井四周客堂、两厢的门窗廊檐和大墙门的雕刻装饰。站在天井里环顾,是一个精美的雕刻画廊。

客堂和两厢面向天井全部是落地槅扇窗门,门的下部都装饰有木浮雕图案,檐廊与天井间还设有回纹花格走廊木栏杆,上方装饰有雕花木遮檐,非常细腻精美。

图片

图片

粉墙、黛瓦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使呆板的墙体产生动态的气势和美感,体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

图片

庆誉堂内院

图片

图片

楼层裙板处的木雕,第一层是象征云水的图案,第二层是蝙蝠图案,第三层是四纹图案,第四层是人物故事,第五层是细巧的木挂落。如此大面积而且内容很丰富的楼层裙板,在上海居民中不多见。木挂落雕刻的是“瓶插三戟”图案,是取“平升三级”的谐音。

图片

修缮设计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图片

修缮设计立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图片

高桥之最钟氏宅

图片
图片

钟氏民宅位于高桥镇西街160号,是上世纪20-30年代号称高桥首富的钟惠山所建。

钟惠山出身贫寒,自幼吃苦耐劳,从师学艺做泥水匠。因手艺好,为人勤恳老实,深得东家信任,从包小工程逐步发展到在上海自创“钟惠记营造厂”,在上海营造了不少里弄石库门房屋,在上世纪30年代初已有现银60万,不动产尚未计入。

钟惠山所建的五开间住宅,是标准的四合院,占地3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于钟惠山本身懂行,又亲自监工验收,要求近乎苛刻,其用料之讲究,工艺之精致,规模之宏伟,堪称高桥之最。

该建筑二层楼,三进深,中西合璧,堂屋所有柱子全用水泥钢筋竖立,墙四周有“走马楼”,使屋四通八达,建筑物两侧设长达20米、宽2.5米的长廊(备弄),使房屋内部明亮通畅。门窗木料用柳桉,扶梯把手用香樟木,地板用柚木,两侧筑高围墙(封火墙),立面白粉墙,水落管包在墙内,不外露,屋面为红平瓦,建筑整体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住房建设水平。

钟氏民宅曾是高桥育民中学分部,现为轻工业技校校舍,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被保护利用。

图片

被重新利用、发挥社会效益的钟氏民宅

图片

两侧筑高围墙(封火墙),立面白粉墙

图片

钟氏民宅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住房建设水平

高桥古镇还有姜锡年旧宅、谢氏民宅、钟家堂祠等诸多老建筑,它们与高桥所有的民俗民间文化一起,从各方面记录着上海浦东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演进,是浦东地区原住民生活的缩影和活化石。

图片

高桥镇历史文化资源和环境要素分布图

图片

走进高桥历史建筑,就如同走进了沧桑的历史深处……

(审读:丛绿  编辑:周雨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