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含堂经方治验——大陷胸汤治疗腹痛(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虚竹怀远 2023-03-01 发布于湖北

大陷胸汤

【药物组成】

大黄六两(18克),去皮 芒硝一升(25克) 甘遂一钱匕(1克)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先煮大黄取二升(400毫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200毫升),得吐利,止后服。

腹痛(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胡某某,男,42岁,工人。2005年5月6日初诊。

有5年之久的慢性胃炎病史,平时无明显症状,偶有急性发作,或痛或胀,每以西药控制。5天前与朋友在一起饮酒,第二天就出现胃脘灼痛,急到临近诊所,服用西药3天,但未能制止疼痛,且疼痛愈来愈重,向下腹部蔓延。现症:胃脘、脐周及少腹皆硬痛,拒按,已4天未大便。舌红,苔黄厚,脉沉弦有力。诊为腹痛(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辨为大结胸证。治宜峻剂泻热逐痰通便。用大陷胸汤,吸取北京海绽区医院外科急腹症小组用药经验,改汤为散,即“321峻剂”:甘遂0.9克,大黄0.6克,芒硝0.3克。三药混合,于空腹开水冲服。仅服1次,约2小时左右开始排便,其中痰涎、燥屎先后排出,腹部顿舒,从胃脘至少腹硬痛症状全部消失。改拟六君子汤加减以善后调理。

按:本例原有慢性胃炎,此次发作因饮酒、恣食肥腻,以致生热蕴痰,胃中痰热结聚,且热邪又与肠中燥屎相搏结,形成了从胃脘至少腹的硬痛拒按,是即大结胸证。《伤寒论》137条载:“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患者的大结胸证虽非太阳病汗下之后形成,但其证型与临床表现是与本条相符的,故投大陷胸汤而获显效。大陷胸汤即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加甘遂,甘遂攻痰饮、通结聚大黄苦寒以泻里热,与芒硝之咸寒配合以攻肠中燥屎。

大陷胸汤,现代主要应用于内、外等科常见疾病,内科如胃痛、胃石证、胃下垂、支气管炎、肺炎、十二指肠溃疡伴肥厚性胃炎、感冒后饮食过量致胸膜结痛、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胸膜炎、心包炎、胆系感染、胸腺炎、阑尾切除后腹腔感染等;外科如急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结肠癌致肠梗阻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胃溃疡合并穿孔、肝脓疡、绞窄性膈疝、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传染病如急性流行性出血热,妇科如孕妇大小便闭。其辨证要点,病机为水饮与邪热结聚于胸腹部,症状为上腹部或全腹部疼痛、压痛,硬满拒按,舌红,苔黄腻,脉沉紧或弦数等。本方的甘遂为方中主药,其用量每剂以1克为宜,上述北京海淀区医院外科急腹症小组改汤为散,即“321峻剂”,一次口服或自胃管注入,其用法值得推广。采用此种小量散剂,亦必须掌握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以免伤及正气。

此外,尚有大陷胸丸,其药物组成是以大陷胸汤为基础,另加杏仁、葶苈子和白蜜而成。方中大黄、芒硝、甘遂药力峻猛,但采用煮丸之法,将硝、黄、杏、葶合研,取如弹丸大一枚,用量小,又有白蜜甘缓,可使泻下之力缓缓而行,故作用为泻热逐水,峻药缓攻。前述犬陷胸汤的适应病证,若体质偏弱,病势偏缓偏上者,则为本方所宜。辨证要点为热实结胸而病位偏上,症见心下硬满疼痛,兼有项背强直,俯仰困难,汗出等。

【现代应用选录】

胃溃疡合并穿孔:北京海淀医院报道用本方治疗胃溃疡合并穿孔者23例,服药5~7天均获痊愈。(北京市海淀医院外科急腹症小组.甘遂硝黄散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中草药通讯,1979,(9):35)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