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知道蔬菜苗期死苗的三大病害

 深海之星ccpsl0 2023-03-01 发布于湖北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蔬菜育苗的时节,近年来发现很多种植户,因为管理不善,导致苗期病害频发,造成大面积死苗,所以提前了解苗期蔬菜的常见病害,采取措施提早预防必不可少,以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猝倒病

图片

发生于秧苗出土前至出土后的20天内,是由于病原菌侵入下胚轴,呈现水渍状,引起苗腐烂,导致不能出土;幼苗茎基部受害时候多呈现水渍状,严重的纵向缩成线状倒伏;土壤潮湿时候,倒伏苗床周围附近土壤多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 

2、立枯病

图片

立枯病多发生于蔬菜苗期的中后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在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然后逐渐凹陷,最后扩展后环绕幼茎,造成病部缢缩、干枯而死,但是不倒伏故称“立枯”。在土壤潮湿时,病部长出稀疏、淡褐色、蛛网状菌丝。

3、根腐病图片

主要危害幼苗根尖部和根颈部,发病时病部位呈现水渍状,不缢缩,浅褐色、深褐色或红色斑块,严重时候腐烂软化,病苗萎蔫枯黄而死。   

二、发病因素及传播因素

蔬菜苗期病害与苗床土壤温湿度有很大关系, 低温、高湿和土壤过份干燥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苗床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光照不足、通风性能差、排水不畅利于病害的发生。另外,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浇水过量,偏施氮肥,苗床加温不匀易诱发病害的发生。

苗期病害主要来自于带菌土壤和病残体。腐霉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形式的方式越冬,然后通过雨水、农事以及使用带菌粪肥传播蔓延。种子播后吸水浸透24~48h后,卵孢子、厚垣孢子等越冬菌体开始萌发侵入萌芽的种子,引起种腐、根腐和出苗前芽腐;出苗后侵染茎基部,引起猝倒和立枯。腐霉菌和丝核菌可直接侵入,镰孢菌从伤口侵入。侵入后,病菌在植株受害部位发育繁殖,不断产生新的子实体,进行再侵染。

因此要防治好苗期病害一定要注意土壤消毒、苗床管理和外入物体(农具等)的消毒工作。

三、蔬菜苗期防治措施

1、苗床管理

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播种均匀;调控苗床温、湿度;及时剔除病、弱苗。

 2、床土消毒

可单用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噁霉灵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3. 种子处理

 恒温水浸种,或1%盐水消毒,或用浸种,生防制剂处理种子。

 4. 化学防治

 药剂最好用精甲咯菌腈喷施或淋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