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纠结难言

 新用户10656616 2023-03-01 发布于新疆

一。

每次回来看父母,不论待几天,最终都会带着无奈和黯然的心情离开,二十多年里,没有一次例外。

原因可以有很多,但不变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奈于父母相处的方式,黯然于母亲的隐忍和无法被安慰的沉郁。

父母虽然是同地同车同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来建设新疆的知识青年,但性格迥然不同。父亲性格外向热烈,又在领导岗位上年深日久,因此为人处世中自我和强硬的特质鲜明无比。而母亲呢,内敛沉静,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凡事总是表现得低调而退让,不争不抢,一切情绪自己消化和忍受。

这样的差异在他们投身于工作时,问题尚能控制,等到都退休了,两个人天天面对面的相处,就出现了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的状态。

父亲的概念里,从来是拿自己的好恶和感受来推及他人,覆盖到近乎没有死角。

他爱吃油炸食品,尤其是油炸糕,他就会认为家人都应该爱吃。他爱吃肉,几乎不挑剔,他就会认为家人都会喜欢。

他爱吃有嚼头的食品,不爱吃稀,他就很不满意家人和他不一样。他认为只要是吃的,就无所谓什么种类和口味,所以对于家人各自的喜好他从来嗤之以鼻。

他很乐意承担家里所有的采购,但采购什么,都是他的意志。等买回来家里人不愿意吃,他就极其生气,认为好心被当做驴肝肺。

他从不在意表达情绪的对象和环境,在外面只要看到他认为的不平事,他都会直接上去批评和主持公道。甚至对于原单位和小区物业的问题,也从来是看到就说。

他对于各类节日有很大的固执,该干什么,还吃什么,该做什么,都有自己的要求,但都放在家里坚持,不容质疑。

他只看新闻和体育,只要在家里坐下,遥控器就会始终攥在手里。

他只按他那个时代和他自己的思维理解世界理解世故人情,对于没接触的,不了解的,从骨子里排斥,比如孙辈的工作,他的坚持就是家乡好体制内好,对于创业和出去发展的潮流从来不屑一顾。

他甚至对于疾病也有自己的坚持和认知,甚至对于住院,该打什么针该吃什么药,没有一次不和医生理论。

他对于家人的好意哪怕接受,也从不表示温和,而是让人难受的强硬反语,比如乱花什么钱!比如尽搞些没用的!更多时候,对他的担心和劝解,他都会认为是对他的不满和约束,往往结果就是大发脾气。

刚退休那几年,我们还能勉强接受,但母亲十几年前患病,之后就是全力维持到现在,身体虚弱,不能吃硬,不能吃辣,不能吃多油多盐多荤,否则随时会有危险。但父亲呢,只在每次出现危急情况后时怕不已,一旦危机解除,又基本恢复原样,家里的所有一切衣食住行,还是按他的意愿来运行,而母亲,没有一点主动权。

最为关键的是,父亲勉强只能做几样他爱吃的饭食,大部分操作,还是母亲动手,做的,还是父亲要求的口味。

回家,一次比一次心疼母亲。而和父母同处一个城市的哥嫂,对比早已经心力交瘁。

但是,母亲呢?每一次我回来,都会对我为父亲解释一次。

母亲说,你爸以前能干什么啊?现在什么都能干了,扫地拖地,洗衣服,做早饭,每天给我量血压,随时注意我舒不舒服,有没有按时吃药,要什么东西他都能给我买回来,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能自己弄或者找人折腾好,关键是给你们花钱,他从没有小气过吧?

这一切我们当然都知道,我们三兄弟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都是父亲不容置疑的承包下来,谁家有什么需要,他都全力以赴的支持。谁家遇到什么事,他往往比我们还操心,还焦虑。凡家里有的东西,只要我们需要,从来惦记着给我们拿。

但是,一家之中,怎么能只有一个声音,只有一种性格,只有一种自我?

作为孩子,我们没法不承认父亲的付出,但对母亲,我们确实难以忍受。

好几个朋友说,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感受啊,我们这个年纪的父母,有几个的相处,是让我们舒服的方式?有多少父亲,固执偏执的持续了一辈子?他们那一代人,性格里,基本都有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存在。别想着改变什么了,他们那个年纪,我们除了陪他们走完一生之外,做不了更多的事。

我当然明白,只是控制不住对母亲的心疼。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什么是夫妻感情最好的状态呢?是相敬如宾,是相濡以沫,还是彼此之间的忍耐?也许,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其他人都做不到完全的透彻。

所以,我只能一次次安慰自己,应该是母亲心里的理解有很多是我体会不到的东西吧,毕竟陪她一生最亲最久的,是父亲,而不是我们这些孩子。他们所经历的,他们所默契的,他们所互相依靠的,我们无从完全知道。

可再不满,再心疼,对父母也只有一个渴望,那就是尽量长寿一点。因为当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们所有的情绪就会空洞下来,无处填补。

二。

我和哥哥,对于父母生活质量的不满,应该都延续了十年以上吧。但父母对于我们的不满,从来都是不耐烦,从来的回答都是把你们自己的生活操心好,你们不愿意看可以不看。

说得多了,我们毫无情绪,心灰意冷,父母依然如故,懒得理会。

原因很简单,我们认为父母老了,就应该更注重生活质量,让自己活的更舒服一些,活得更轻松简单一些,没必要在生活上委屈自己。

而父母呢?只要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满足,他们就认为已经很好了,衣食无忧,吃穿不愁,还讲究什么?穷讲究!

虽然母亲有时候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在父亲的强大之下,两个人也很统一。就像父亲常常拿来证明自己正确的一段话:你们看看小区里那些老头老太太过的什么日子!吃穿都是抠抠搜搜,小里小气,还动不动爱占个便宜,哪像我和你妈这样想吃什么买什么,身上穿的什么时候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你们看过那些人家里吗?一个个味道大的,没几个收拾干净的,你们再看看我们家,好了多少倍!

这就很让人没话说了,因为我们一直表达的是,你们的退休工资不算顶尖,但也在很多人眼里够高了,有这样的收入,就不应该把自己和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来对比。

父母亲家里的洗手间和卫生间里,永远挤满了大桶小盆,就是为了接被用过的洗澡洗衣水,二次利用。我们说过没必要,不卫生,他们说不浪费。

父母亲家里的淋浴喷头,特意用了超细孔,我们每次洗澡都觉得极其不舒服,没办法痛快。我们说过这样反而不好,他们说够用。

父母亲家里的炉灶,被父亲调小了火,对我们喜欢大火做饭的方式来说,这就是一个痛苦。我们说过这样影响饭菜味道,而且浪费时间,他们说,没什么区别。

父母亲家里阳台和厨房,堆满了各种零碎,有的一看就很多年,严重挤占了空间,想要给他们清理,他们说,别动啊,都是需要用到的。动了又要到处找。

父母亲家里的衣柜,衣服和被褥虽然整整齐齐,但堆积的让人无语。父亲说,衣服都没坏,都可以穿,但给人也没人要啊。母亲说,看着多,但你们来了不住吗?

父母亲家里的电器家具,只要没坏,都不舍得处理,我们说现在什么时代了,换吧。他们说,都好好的,怎么就不能用了?

父母亲年纪大了,我们担心生活越来越不方便,吃饭越来越对付,说了无数次我们给找保姆,哪怕就只是做个饭,他们说,我们还能动呢,就混吃等死吗?再说,保姆哪里知道我们的习惯。

他们的一切,在我们看来,都很让人无力,包括爱买打折的,便宜的,家里水果先吃不好的,过了期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扔,他们是不舍得的等等等等。

明明不需要这样生活的,却偏偏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作为子女,有时候甚至出离愤怒,总觉得我们的关心和孝意被赤裸裸的无视。

其实,他们也做过解释,比如他们的生活也被很多老人羡慕,他们的生活自己感觉很满足,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理念和方式,他们觉得没必要,他们觉得无论如何还是要有备无患,既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关键是他们和我们不是一辈人,那就一定存在方方面面的代沟。

之后,女儿的一句话让我深思,她说有时候她看我们的生活也不满意,无论消费、思想还是行为日常多少和现在的社会有脱节,对信息化畏惧,对新事物逃避,对改变抗拒。在这样的角度上,她对于我们,和我们对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也许真是这样,甚至不是也许,而是确定。

父母不能代替我们生活,我们不能代替女儿生活,那反过来,我们要求父母改变的,有多少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生活来提出的要求呢?

他们自己满意就好,哪怕我们心里再不愿意。

其实有没有改变?有。

这两年,父母家换了一部分家具,换了大电视,他们说,很好。

加装了净水器,换了智能马桶,淋浴和炉灶都更新换了代,他们也说很方便。

那就慢慢来吧,毕竟改变不改变,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

三。

父母亲非常关心已经到了适婚年纪的两个孙辈的终身大事,但每次一问,孙辈的回答都一模一样,不急,走着看。

父母就退而求其次,开始要求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终身大事多上心。而我和哥哥的回答也一模一样,没办法,交给他们自己。

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而生气。他们到现在都接受不了所谓必须情投意合的婚姻观念,就是认为到了年龄了,结婚就是必须,其他一切问题,有足够的时间在婚姻中解决。

对他们来说,婚姻和工作一样重要而不可或缺,成了家才算完整的人生,至于幸不幸福,合不合适,那都是成家以后两个人要面对和努力的事。工作也一样,有了就努力的干,和个人喜好与选择无关。

我们这一代的婚姻,自由恋爱已经开始蔚然成风,更不用说女儿这一代。但父母这一代,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让我对他们婚姻的组合因素始终很困惑。

据父亲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婚姻,虽然不存在包办,但因为当年的特殊条件,想要有一个足够长时间的互相接触和了解,基本都不可能。都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同学、同乡、同事介绍,成为最集中的途径。见一面,互相不讨厌不反感,然后再加上中间人的极力推荐和保证,两三面之后,就可以领证了,这是那个年代最大众化的婚姻模式。

父亲说,他和母亲虽然是同一所学校毕业,但只是在全校毕业生统一登上去往新疆的火车后,才算认识。几天的火车到了乌鲁木齐,然后集体分配,又是几天解放大卡车的路程,到了阿克苏,多多少少说了些话,一分配,又分道扬镳,各自到了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城。

有多远呢?父亲说,三百公里。父亲说,现在三百公里不算远,但那时候,没飞机没火车没高速没等级公路没班车,想要抵达,只有等待一段路一段路的顺风车,有时候一个星期也未必能到。在一个县城见到另一个县城的人,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见到的外国人。

至于父亲和母亲怎么在一起的,我梳理了一下,大概是父亲到了年龄了,看看身边,没合适的,想起了母亲,觉得不错,于是写了一封信询问母亲的意见,而母亲呢,到了年纪,身边人也有给介绍的,但都不满意,其实也是没多少选择的余地,正好父亲的信在路上走了十天到达,然后同乡同学一拍即合。

父母亲分配到新疆各自所在的地方工作之后见的第一面,就是母亲奔波到父亲的县举行婚礼。有多简陋?据母亲说,那时县城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尘土没过脚面,未完工的集体宿舍临时安了个窗户,一张拼起来的床和一个刚刚打好的木箱。

父亲第一次去到母亲的县城,是因为哥哥的出生。母亲大出血一个人躺在医院幸亏被前来看望的同事挽救时,父亲正在一站一站的拼命联系顺风车往那里赶。父亲说,为了给母亲买一点鸡蛋,他把县城里唯一的一条街走了好几遍,最后还是在母亲同事的担保和介绍下,才买到了十几颗。

等母亲到父亲的县城生我的时候,调动到一起才提上日程。等真的调到一起了,母亲说,那时父亲在乡下工作,负责农机维护和培训推广,一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呆一个晚上就又走了,等我上小学了有大概记忆了,父亲还是继续着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

也许到我上了高中吧?那时父亲回了县城,担任不大不小的领导,母亲以为总算可以正常了,结果,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回故乡干了一年多的记者,工作内容竟然起码有十分之一的比例,是跟着父亲到各乡镇场矿检查安排工作。在任何一个极端天气的夜晚,我成了第一个被父亲安排工作的人。

之后,我离开家乡,而父亲被调往几百公里外的石油基地,为石油开发做配套工作,一去数年,两三个月回一次家,又成了日常。再之后,又被调往市里的国企,和家里又离了两百多公里,两三个月一次的回家,又被无休止的维持下去。

直到父亲退休,父母亲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在一起。

我曾大概算过,在他们四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两个人一起在家里共度的时间,有可能不超过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七分之一。

对此,父母亲曾经说过,那时候工作就是这样啊,每个人就是这样啊,在工作中,家成为一个断断续续的落脚地,是大部分他们那一代人都经历过的日常。

所以,我根本无法想象那时候的父母们,对于奋斗和奉献,有着怎样的热情和执着。就像母亲说的,孩子孩子没管过,老人老人没照顾过,全是她一个人承担。但母亲又不孤单,因为她不是那个时代的特例和典型,而是普遍和日常。

等我能多少理解父母的不易时,父母亲都已经退休了。等我能理解他们婚姻的艰难时,父母亲又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婚姻磨合时间,从退休到衰老,不是因为理解而互相支撑,而是因为婚姻的必须而支撑。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我从来不敢单独问父亲或母亲,问他们这一生的婚姻幸不幸福。我不敢。我知道我一旦问出来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不敬,不尊重,甚至是子女对于父母的一种伤害和背叛。

因为,他们幸不幸福,不由我评判,也不由我审视。

但父母那一代人,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一生,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婚姻,一定是需要和最爱的人一起成就,任何工作和事业,都不能以彼此之间不同程度的牺牲来成就。

至今,我还是相信,就算父母生活中有各种磕绊,但他们一定都没错,他们一定心里不论多少,都有各自的幸福,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一生。

我也相信,我们的选择也没错,因为不论如何,我们都把爱放在前面过。

至于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时代里,那就按他们的思维去过就好,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利。

每个时代,都有不可能被打扰的那个时代的特质,那个时代的爱情,那个时代的婚姻。只要是放在生活里,都没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