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为啥?无非是挣钱养家糊口,吃喝拉撒睡,尽力让家人过好而已。 这就要说到工作,考大学时选专业,考虑就业等。选择能够挣钱的职业,因此有很多人都说学医好,家人生病不求人,而且收入多、社会地位高。 但是,医生光鲜的后面,是别人不知道在这个光鲜的后面,默默的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熬白了多少的头发?失去了多少陪孩子的时间?用了多少个黑夜写SCI论文?……才有了光鲜,看事情不能只看外表。 学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背后真正的辛苦是别人不知道,大多数学医的都说后悔选择了这个职业,曾有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医护人员都极力反对自己的子去学医,包括我自己。 目前,我国医学本科培养时长为五年,硕博研究生还需要三年至五年,至少得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医学院校的学生通常面临学成之后已经人到中年,却依然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如果不考研,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工作,大城市三甲医院最低学历要求是硕士、英语八级。单说过日子而言,也许一起上大学其它专业的同学,三十岁已经有了孩子、房子、车子,或者已经是不大不小领导了,而对学医者而言,职业生涯才开始,稍不注意就成了“剩男剩女”,还得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去相亲。 医生是技术岗位,有多方面的风险,鉴于诸多因素,大家都知道的,现在医患矛盾尖锐,患者及其家属动不动就打杀,杀医事件各地屡有发生有。记得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教授要我们好好的学,免得上了临床被人砍死。 学医的过程,其中的艰难辛苦是其它任何专业都不能比的,其它专业考试的时候可以突击几天就基本没有问题,而学医的不是考试突击几天的问题,就是平时稍有放松,考试都过不了,最辛苦最累的就是学医,好不容易七年或者十年毕业了,考了执业证,再考三甲医院。如果没有考到执业证,那就进不了医院,更不能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所以每年都有大批医学院、医科大学、医药专科学校等的学生因为没有考过执业证而从事其它行业,或与医药相关的行业,甚至改行。问题是全国各地有多少医药院校?每年要毕业多少人?都能够进医院? 有人说高考决定了你在哪个城市继续打游戏,可对医学生来说,高考却是决定你在哪个城市继续上高三。医学生说仅基础医学就有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组胚、免疫、解剖……说好的三年,三年后又三年,两个三年后又三年! 我不是反对学医,只不过是说学医所必须要面临的事实,当然人各有志,如果实在喜欢这个职业,那努力吧!但就说养家糊口过日子而言,与医生同等收入的职业多了去了,而且医生这个职业学的过程艰难,执业后面临的风险、压力却很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