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答乳腺癌化疗饮食!高蛋白膳食什么情况下需要?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3-01 发布于贵州

顾名思义,高蛋白膳食指饮食中蛋白质比较丰富,膳食中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膳食中蛋白质含量高。

高蛋白膳食,在供给所需能量的基础上,按每公斤标准体重1.2~2g/天,蛋白质的含量占每天总能量的15%~20%。

高蛋白膳食适用对象:营养不良、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结核病、神经性厌食、精神抑郁症、肿瘤等代谢亢进性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炎、伤寒、重度创伤等重度感染性疾病;大手术前后。

高蛋白膳食原则:

增加膳食中蛋白质的量,但不超过总能量的20%,每天总量为90~120g,其中蛋、奶、鱼、肉等提供的优质蛋白质占1/2~2/3。

对于食欲差者,可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增加餐次。

对于食欲差或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含40%~90%蛋白质的高蛋白配方制剂,如酪蛋白、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制品。

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制品等。

食物要多样化,制作要清淡,注意色香味。

根据病人的需要和接受程度,合理调整。

但是,需要注意,长期高蛋白膳食有危害,需要注意。

蛋白代谢的一个重要的副产物就是氮,氮在肝脏中合成尿素,然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肝肾功能异常的人要注意)。那么蛋白的摄入上限至少要低于肝脏处理蛋白质中氮的能力,这样才能相对安全。

对所有普通人而言(包括运动员和非运动员),每天小于2.0g/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入,似乎没有问题(尚没有观测到确切的有害证据)。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饮食中长期摄入蛋白质量超出身体所需的1.6倍,就被认为是过度高蛋白质饮食。

蛋白质过多时,高蛋白质会导致蛋白质代谢紊乱,降低免疫活性和细胞吞噬率,从而形成免疫抑制,降低免疫力。

高蛋白质饮食由于糖异生加强(蛋白质利用不了,需要转化或消耗掉),会形成更高的血糖负荷,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使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另外氨基酸本身也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加重胰岛细胞负荷。

尿素在肝脏内形成,蛋白质过多时,会对肝脏造成额外负荷。对于慢性肾病患者,高蛋白质会加重肾小球灌注和过滤,导致小管间质受损,使小管扩张,输尿管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引起肾脏肿大,形成肾脏功能障碍。

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影响钙代谢,在代谢中高蛋白质形成高草酸尿,从而增加草酸钙的形成风险。因而,高蛋白质饮食与肾结石正相关。另一方面,过量的蛋白质产生的酸性产物经尿排出,会抑制钙在远曲小管的重吸收。过量蛋白质还会增加含硫氨基酸,代谢为铵离子和硫酸盐,引起骨骼中的碳酸盐流失(为中和蛋白质代谢酸性产物),从而增加尿钙。

蛋白质摄入后并不能完全消化,它会按一定的摄入比例进入大肠,与消化道分泌物,肠内源蛋白质一起,被肠道菌群利用分解。其代谢产物中包含多种毒性物质,可对肠细胞造成直接毒害或对人体产生间接毒害(如致癌性)。由此可引起肠道通透性变化,从而引起肠-肝轴负反馈,导致人体代谢紊乱。

过量摄入蛋白质,特别是胶原蛋白和血清蛋白,还会加剧美德拉反应,产生过多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终产物。这种产物能干扰人体机能,加速人体老化。

因此,高蛋白膳食应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定期对膳食进行调整和检查肝肾功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