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油深色好还是浅色好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3-01 发布于贵州

食用油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谁更好更健康?

油脂的主要成分甘三酯是无色透明的,食用油出现的黄色是叶绿素(脱镁)、胡萝卜素、植物甾醇、磷脂等所致。油脂颜色深浅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如原料不同、品种不同、加工工艺不同等。

但最直接的关系是油脂精炼标准,即油脂加工经过的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严格的程度。精炼程度越高,食用油的颜色越浅;相反,精炼程度越低,食用油的颜色越深。同一种食用油,如果颜色浅,表示其精炼程度高。但与此同时,所含的营养成分也相对较低,因在精炼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消耗了。

精炼度越高,这类食用油的颜色浅到几乎接近于透明澄清,精炼油的味道很淡,也没有油脂应有的香气,在等级上为特级、一级,烟点和熔点都很低,适合用于拌凉菜,特级、一级油脂所采用的加工方式为浸出法。

颜色稍微深一点的食用油,也就是二级食用油,烟点比浅色的食用油要高且油烟少,适合用来炒菜,二级油脂采用的加工方式是浸出法。深颜色的食用油,也就是三级食用油,烟点高,油烟也多,适合用来油炸,三级油脂采用的加工方式为压榨法。

我国现有的5种食用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国标,全部都是食用油品质越高,色泽越浅。

购买食用油的时候,注意观察油脂包装上的产品标准号,即GB-T、GB-Q和GB-Z。GB-T是国家标准,GB-Q是企业标准,GB-Z是指导标准。不同的产品标准号,代表着食用油的质量有所不同,在这三个执行标准号的食用油中,首选GB-T的,然后则是GB-Q,最后则是GB-Z。

另外,在选购植物油时,建议以各种油脂交叉摄入最好,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是非常好的,比如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玉米油等交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