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紫禁城的肇建

 新用户8926AVU2 2023-03-01 发布于北京

北京中轴线的中央,坐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它就是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紫禁城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余座,房屋9000余间。无数能工巧匠参与了这座宫城的规划设计和营建施工,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这一永飨后世的建筑瑰宝。

巧夺天工的设计出自谁手

紫禁城是在元大都宫城遗址上规划建设的,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备到落成,前后历经14年。建成后的紫禁城,历经600余年风雨,至今仍然富丽堂皇、威严显赫。关于紫禁城的规划设计,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

文章图片1

《北京宫城图轴》,明朱邦绘,绢本设色,大英博物馆藏

流传最广的设计者,是明代工匠蒯祥。明朝初年,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香山一带,会聚了一批出色的木匠、石匠、泥水匠、堆灰匠、雕塑匠、漆匠、彩绘匠等。他们个个手艺精湛,营造的苏州古典园林远近闻名,被称为“香山帮”。领头的木匠叫蒯福,曾先后参加过明南京和北京宫殿城池的营建。年老时,他推荐儿子蒯祥子承父业。

永乐十五年(1417 年),19 岁的蒯祥随明成祖的扈从来到北京。由于生长在工匠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加上家人的言传身教,聪明的蒯祥很快就脱颖而出。建造三大殿时,缅甸向明朝进贡了一块巨木,明成祖下令要做成大殿门槛,但施工时一个木匠不慎将木头锯短了一尺,这将给他招来杀身之祸。木匠吓得慌忙告诉蒯祥。蒯祥索性让那个木匠再锯短一尺,大家都惊愕不已。随后,蒯祥在门槛两端雕琢两个龙头,各镶一颗大珠,做成可装卸的活络门槛,俗称“金刚腿”。明成祖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但紫禁城建成后,论功行赏时却未见蒯祥之名。由此可见,此时的蒯祥还名不见经传。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设计者为工艺匠蔡信。当时,明成祖将建造紫禁城的任务交给工部尚书宋礼,宋礼找到工艺匠蔡信,让他设计图纸。蔡信是江苏武进人,自幼学习木工,技艺精湛。他设计的紫禁城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布置,十分规整。据传,他又开挖南海,堆砌镇山(景山)。整个设计方案方正稳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宋礼实地考察后,确认方案有新意、易操作,于是呈报皇帝。明成祖看后十分满意,当即予以允准。紫禁城竣工时,蔡信还被升为工部右侍郎。

还有专家研究认为,紫禁城的规划设计要追溯到南京宫殿的营建。因北京紫禁城规制与南京皇宫基本相同,建筑布局及样式应是以南京的宫殿为蓝本规划设计的。因此,北京紫禁城的设计者,应为南京宫殿的设计者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

紫禁城的规划蓝图,无论出自谁手,都凝聚着设计者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巧夺天工的设计,已经永久地铭刻在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城当中。

数不胜数的建材来自何方

营建紫禁城需要大量的建材。于是,明成祖下诏选派众多官员到全国各地采办奇树神木、名石金砖等。

紫禁城建筑群多是木结构建筑,不仅需要大量的木材充当梁、椽、枋、柱,而且重要的大殿还需要生长多年的上等楠木。为此,明成祖派遣工部尚书宋礼、吏部侍郎师逵、户部侍郎古朴、副都御史刘观、佥都御史史仲诚为“采木五大臣”,分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采木。然而,采木是所有“采造之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许多采木人为此丢了性命。因为适合宫殿的大木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不但采伐艰辛,而且将大木运送出山更是困难重重。大木既长又不易转动,下山时遇到深坑大涧,必须先搭起鹰架,与山坡齐平后才可出山。往往是一根大木下山,要折损数条人命,因此后人常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之难。经过千辛万苦砍伐出山的木材,还需要编成木筏,等待雨季涨水时再推入江河,通过运河运到京城。这些用于建造紫禁城的名贵木材被称为“皇木”,从不同的砍伐地点运到北京,耗时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

文章图片2

太和殿内的金柱

紫禁城所用石材,部分采自江苏、河南等地,因路途遥远、陆运不便,只能采用水路运输。为减轻运输重量,工匠们会在石材运输之前将其打磨成细料,再经由大运河运至京城。但大多数石材取自北京附近山区,其中以房山大石窝的汉白玉最为著名。汉白玉因其体积较大、色泽洁白、质地细腻、容易雕琢等特点而大量用于宫殿基座、台阶、栏杆等处。在采办过程中,中小型的石材一般采用推车的方式运输,而大型石材则采用旱船拽运方式。紫禁城最大的一块石材为保和殿后的云龙阶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为一整块石头雕琢而成,重达200吨。仅仅从山中开采这一巨石就征用民夫1.6万人,运输又动用了2万民夫和千余头骡马。

紫禁城内众多宫殿地面铺的方砖,形状规整、色如墨玉,主要产自苏州城北陆慕镇的余窑村。这里的土质富含可塑性强的胶状体,烧造的方砖颗粒细腻,致密坚硬,光滑如镜。该村被明成祖赐封为“御窑村”。

御窑村生产的方砖之所以被称为“金砖”,一说是方砖烧成后质地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石般的响声;一说是烧造工艺复杂,造价极其昂贵,故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还有一说是被运送至京城的方砖称为“京砖”,谐音为“金砖”。御窑村烧制完成的“金砖”,经大运河运至北京的通州漕运码头,再由骡车运至紫禁城,官府要逐块检验,必须“敲之有声,断之无孔”。

固若金汤的宫殿如何建造

紫禁城建成至今,经受住了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精心的设计、上乘的建材,更是因为精湛的施工技艺。

夯筑地基是建造紫禁城的基础。古代工匠为防止地面沉降,在所有建筑区域夯筑人工填土层,又称“一块玉”。建筑地基按照“一层灰土、一层碎砖”交替分层的做法,经过多次夯筑而成。当地基遇有地下水时,则在填土层下方增加木桩层。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重要建筑的地基中,则在木桩层之上还要增加卵石层,由灰土、卵石、碎砖交替分层夯筑而成。同时,工匠还在灰土层中掺入糯米等材料。糯米又称江米,具有较高黏度,掺入灰浆后,具有强度大、韧性好、防渗透与防腐性好等特点。紫禁城建筑地基,正是运用了如此复杂的工艺,才得以坚如磐石。

紫禁城建筑的台基、栏板、御路等处,多用汉白玉等石材。古代工匠在石材铺墁时会在灰浆中巧妙地掺入白矾。白矾溶于水后可生成胶状沉淀物,具有一定的凝胶功能。当水分挥发后,白矾变成硬质结晶体,不仅使各种石材牢固黏合,还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采用的一种传统形式。紫禁城建筑的榫卯结构达数十种之多。榫头与卯口的连接形成一种可活动但受限制的相对运动,能起到有效的抗震作用。当地震发生时,榫卯连接的相对运动有效缓冲了对建筑整体的破坏。精巧的榫卯结构使紫禁城建成以来,历经200多次地震而不倒,堪称奇迹。

紫禁城内众多宫殿的地面可用“金砖墁地”来形容。工匠们要在金砖表层多次浇注生桐油、灰油和光油等材料,并用麻纤维进行反复磨搓,称为“使灰钻油”。经过浇注、磨搓处理的金砖,不仅干燥防潮,而且坚固密实,历经数百年依然光亮如新。

麻纤维不仅用于磨搓金砖,在紫禁城建筑中更是被广泛使用。在建筑墙体抹灰层中加入麻,可以防止抹灰层脱落;在石灰、黄土的泥层中加入麻,覆在建筑屋顶,可以增加黏性,防止漏雨;在建筑门窗、立柱、屋檐等木构件表面油饰彩画的垫层中加入麻,可以与彩画颜料充分混合,既防止表面开裂,又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麻纤维与各种黏结材料混合,犹如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确保了建筑物长久的坚固可靠。

紫禁城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经典之作,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经 600 多年的历史沧桑,它依然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绚丽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