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东高峰曾氏祠堂记

 乡土天下 2023-03-01 发布于广东

▲配图:皇帝岭甯氏岳公祠  摄影:陈胜乔

文/ 曾 武

湖南邵东火厂坪镇逆水村西北边上有个高峰岭,名高却山不怎么高(在周边群山中应该是最高的),山体向南绵延至石屯营,高峰岭是山脉的北头,再向北是上好的水田了。南头多石,这头却植被茂密,松树直又粗。半山腰有曾氏祖坟(据考证不是始祖),曾氏祠堂就建在高峰岭东麓。

据谱载,大禹姓姒,禹子启建夏朝,经太康、仲康、少康。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地,传国近两千年至周代春秋时鄫国灭,世子姒巫去掉鄫的 阝旁,以曾为姓,以示不忘故国。曾巫四传出曾参,师从孔子而“尽传孔子之道”,世称曾子,皇封宗圣,被后世尊为一世祖。时至西汉,曾子十五世孙、关内侯曾据“耻事新莽”,率全族两千余人悉数南迁豫章庐陵吉阳乡(今江西吉安)。至明初,五十六世孙中有位曾笃慎,由吉阳乡“教授资城(邵阳城),卜居田家湾茶山园”,又传四代出曾氵宋,再迁石屯营高峰岭开基落籍,至今传二十余代,修谱三次,自称高峰曾氏。氵宋公生五子,后四子谱记不详,谱上为长子后人,他们聚居成四个大屋(还有洪家坝)。

曾姓几个大屋去往石屯营的路从祠堂前墙边过。祠堂大门右侧前约十米有口水塘,较深,应是建祠时挖的屋边储水塘;左侧约五十米也有一水塘,塘基不如屋边塘宽实,应是建祠前就有的。有渠道水从门前流过,可灌两口水塘。

▲上图为皇帝岭甯氏祠堂一角,跟我们高峰曾氏祠堂很像,但我们的还好看些,大门口的上空有雕花横梁,比较气派    摄影:陈胜乔

祠堂大门高大,凹进去,由整体条石搭建。进大门是门厅,楼上是木质戏台。再进去中间是天井,天井两边各有一排厢房一一有三、四间房子的两层楼,木柱木楼板,有木廊连通戏台,那头有木梯下去。走过天井地势变高,有四五级台阶。两厢的阶级也有四五级台阶上到第三进。第三进中间,是个正面没墙的大厅,应该是供神位、祭台的,但我见到是做大锅饭和好多人吃饭的情景(后边详述)。大厅两边各有一间厢房,一个侧门。记得墙角和台阶边沿,全用的青色条石。墙和天井地面用的青砖,木屋脊,盖青瓦。布局为四合院略呈长方形,不算很大但精致。四合院外右侧还有一纵排瓦顶平房,作杂屋,较宽阔。中间隔着较宽的排水沟,长方形,青石砌边。台阶连通,后面没围住,前面走廊开有小门通往祠堂前面。

皇帝岭甯氏岳公祠正门  摄影:陈胜乔

以前大队利用祠堂作房舍,在前、左、右三面一、二百米不等范围内的较平坦土地上遍栽果树,办起园艺场。大厅成为伙房及食堂。右侧平房里靠两边设猪栏养了好多猪,中间还有走廊的。园艺场还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水果小部分按人口分给村民吃,大部分出售创收。烟草自己设窑烤制后卖钱,还有卖猪收入等等,逆水大队能比别的大队早好多年自己发电用电,逆水学校能从小学到初中都有,园艺场功莫大焉!这也算是曾氏祠堂对大队的贡献吧。

我儿时常去高峰岭放牛,也就常进祠堂玩。记得周围满目青翠,鸟鸣蝶飞,花果飘香。那时觉得,这里是最好的房子!最好的风景!可惜承包制后大队弱化,园艺场也没几年就没了,祠堂无人管理。我也长大入伍离乡,祠堂是如何一步步消失我没亲见,记得约是九几年不见祠堂了。一个家族亲情的寄托物就此消失了。

我现在想,应该是因为祠堂偏于大队地面一隅,而没被用作学校的。要是作学校今天应该还能保存。唉!如今再去那里只能看到一部分墙脚石,那大片的苹果树、李树、桃树也不见了,余有少量的桔树,果林变成了菜土,唯有高峰岭还一样郁郁葱葱。每年清明回乡扫坟,走进祠堂后面山林中,总觉得那些高高的松树,似乎是近六百年来的列祖列宗幻化而来,在静静地荫庇着后人。

附:钦定孔颜曾孟四圣家族使用统一字辈。孔孟是61代,颜62代,曾63代开始使用“宏”字。

55字辈来源如下:

康熙年间武仁皇帝所赐15字:“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道光年间宣宗皇帝续赐1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清同治年间穆宗皇帝再续10字: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民国初年袁世凯颁发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常、裕、文、焕、锦、瑞、永、袭、世、绪、昌。

另附:洞口曾氏祠堂照片

作者简介:曾武,号曾微子一一微不足道的曾家子(以别于宗圣曾子)。邵东火厂坪人。1985年入伍,2003年以空军少校转业衡阳。名武却好文,爱读史,喜哲思,也爱大自然。有作品若干散见报刊及网络。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创作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点赞、留言并转发。欢迎加主编微信20734404交流(验证请写真实姓名,哪里人),拒绝广告。谢谢!

主编:陈胜乔   编校:文翟

支持请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