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徽宗与道教的渊源

 海云频道 2023-03-02 发布于北京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著名的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未当皇帝前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因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病逝且无子,太后向氏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号“建中靖国”,自此宋徽宗以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身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即位之后,推动了北宋第二个崇道高潮,道教的兴盛达到宋代历史的极点。

北宋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局部)

      “崇宁五年中秋夜,徽宗皇帝梦游神霄府,赴玉帝所,召乘车辇,侍卫森列,腾空而上,遥望金阙门,仙官玉童、金甲力士备守之。次见一人星冠法服,执圭前引帝入阙门,上有朱牌金字曰神霄玉阙之门。次向西有一门,殿上牌曰碧霞之殿,殿上金光如日,不能仰视。次过一小院,金钉朱户,曰玉枢院,分司列局,官吏严肃,有一朱衣吏迎引而入,揖云:此帝君旧居,请坐东位少待。须臾有一玉童引帝朝见玉皇,帝稽首再拜,惟见金光中传旨下云:修国事,去奸臣,任忠贤,守宗社。帝即再拜出,见朱衣吏,送出金阙门。复以七宝华车及侍卫官吏,送帝自天门而下,约百余步,见一道人青服青巾,跨青牛而上,从者皆鬼面岩錂,二鬼面四目,执旛而前,仗剑持戈,导从甚肃。至御驾前扬鞭呼万岁,帝急驻车按问。 道人奏曰:今日伏覩天颜,臣之万幸。言讫,驾青牛自天门而上。帝梦觉,录记之。”

以上是《仙鉴·林灵蘁》中记录的徽宗梦游神霄。

北宋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局部

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徽宗从一般性地崇道向全国性崇道迈进。此后的政和初(政和元年为1111年),宋徽宗又做了一个与上次“召游神霄宫”相关的梦。

“政和初,上有疾,逾百日稍康。后一夕,梦有人召上,方其梦中谓若昔在藩邸时如赴哲庙宣召者。及至,乃一宫观尔,即有道士二人为傧相焉。遂至一坛上,谕上曰;“汝以宿命,当兴吾教。”上再拜受命而还,二傧相者复导上而去。及寤,作记良悉。尝遗使示鲁公(鲁国公蔡京),始大修宫观于禁中,即旧奉天神痛斥在玉清和阳宫、玉虚殿,羽人以岁时入内讲斋醮事,亲制步虚乐章,调其音声焉。”

政和四年(1114)正月,徽宗下旨:“御笔置道阶凡二十六等,先生、处士、八字、六字、四字、二字,视中大夫至将仕郎而不给俸”,确定了道士在政府中的地位。政和五年(1115)十月,封嵩山道士王仔昔“冲隐处士”。

自此,宋徽宗的道教教化理论正式形成:“道,体之可以即至神,用之可以契天地,推之可以治国家,可使一世之民举得恬淡寂常之真,而跻于仁寿之域。”

随着林灵素提出的神霄说出现,终于让宋徽宗皇权神权合一,成为“教主道君皇帝”,完全达到了徽宗理想中的道教教化方式。宋徽宗的疯狂崇道,加重了北宋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的程度,造成宗教矛盾异常尖锐,由此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客观上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把北宋王朝推到了灭亡的边缘。

其实,徽宗的大部分“政绩”就是他精心绘制的诸多祥禽瑞草。徽宗在赐宴时,常常向群臣宣示新作,昭示国运将临,如政和五年(1115),他向赴宴者展示《龙翔池鸂鶒图》,群臣“皆起立环视,无不仰圣文,睹奎画,赞叹乎天下之至神至精也”,足以震慑群臣。在充满了道教神仙思想的徽宗看来,描绘祥瑞之物的工笔花鸟画不但是艺术创作,而且是祈祷国家和民族福祉的独特形式,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对此,他迷信至极。他要在大自然中发现那些预示国家运兆的祥禽瑞草,并把他们图绘下来,集腋成裘,永世珍藏。这些被精心描绘下来的祥瑞将会给他的统治带来信心,从中自我陶醉。如端门上空的白鹤、玲珑石上的瑞草、芙蓉枝头的锦鸡、杏花枝上的鹦鹉,等等,使徽宗和臣子们沉浸在这些繁花似锦的“国运”幻境里而贻误了多少战机!

北宋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局部)
事实上,宋徽宗在历史上的作用,唯一积极的一面是客观地推动了宋代宫廷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这时的宫廷绘画获得了空前的业绩,妥善保存、著录了一大批历代先贤的法书名画。作为一个宫廷文化的管理者和一个艺术家,他充满了睿智和才情,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艺术家。从历史的高度来看,宋徽宗重在管理宫廷文化机构而忽略掌管国家社稷,以宫廷艺术的进展代替民族兴旺,必定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而这正是宋朝长达一个半世纪片面“文治”的结果,“文治”的极端化必然会出现弊端,即“艺治”削弱了政治。

然而,正当宋徽宗崇道和艺术达到高潮的时候,金人已兵临城下。公元1125年,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国都开封。所谓的“世祚延永”,不过是一句骗人的空话罢了。赵佶此时不但不整备军队以迎敌,反而把龙椅“禅位”给了皇太子赵桓,叫儿子收拾自己这么多年的烂摊子。还派人将所谓的“神霄金轮”送到神霄宫去供奉,企图“以镇四方之兵灾”,实乃可笑至极!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军渡过黄河,这位自称天上神霄帝君下凡的“教主道君皇帝”,连同他的儿子赵桓(宋钦宗)全被金国虏去,成了金人的阶下之囚。北宋就此亡国,史称“靖康之耻”。

下面请欣赏宋徽宗的一生: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