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的炮声

 马尔的视觉 2023-03-02 发布于安徽

来天津,就想着要去看看大沽口炮台。我有一种喜欢沉浸于现场情境的癖好,到了历史事件发生地,会有更深的体验和更大的求知满足感。


    

大沽口炮台遗址离天津老城区60多公里。与我所知和所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清军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等几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历史上著名的这处北方战略要地,竟然只残存了一处炮台,孤零零地悬在那里。遗址纪念馆却铺展得很大,造型别异的外形,一大片广场和绿地,国家历史资源被改造成门票30元的旅游场馆。

什么都以经济收益为出发点,我们的历史悲凉或庄严便有了几分荒诞:你得花上三十块钱接受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

天津的朋友说,经常路过这里却从未进来过。一个土台子上弄堆破玩意,除了哄外地人,嘛意思没有。他是个当过五年兵的天津籍老战士,却对这处关乎中国现代史要害的重要军事遗迹毫无知觉。这其中大概就有三十元钱的功劳。



     

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沽海口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这里是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一旦失守,首都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间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战备日紧,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1816年,清军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坚固如山。1841年,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构筑成大沽炮台群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1858年,清军著名将领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

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对准波澜壮阔的海面。


与北洋水师一样,大沽口炮台也寄寓了已经在军事上大大落伍西方强国的清政府很大的幻想。不断强化的中远程炮火的配置,是在安抚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然而,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使其倚赖炮台就能保全疆域的美梦彻底破灭。

并非大沽口炮台不堪一击。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英海军司令贺布亲率12艘军舰从拦江沙开往海口,下午3时贺布下令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清军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英勇抵抗,发炮反击,战斗异常激烈。直隶总督史荣椿也亲上战场,与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先后阵亡。

炮台火力凶猛,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英法联军惨遭失败。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唯一的—场胜利。




英勇抵抗的先烈们并不知晓,他们的捐躯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丝毫的命运改变。其后二万三千余人的英法联军更加凶猛地攻陷大沽口,由天津直进北京,火烧圆明园。这就是史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果是灾难性的,急于保住皇权以及个人小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投降条约,所丧失的土地高达100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最为著名的诗人李白的出生地,被划给了趁火打劫的俄罗斯。




一百多年前这里的炮声隆隆,既是这个中央帝国最不堪入目的耻辱史的重笔浓彩,也唤醒了中华民族落伍于整个世界的警觉。那时我们的自我感觉尚在世界第一阵营的前列,但大厦的陈旧、腐朽,经不住坚船利炮一碰。



     

炮台上人很少,空空落落地寂寞在夏日的这个下午。一会儿上来了八九个人,规规矩矩站好队,在此举行单位的中共新党员的宣誓礼。最后的合影喊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那样的口号,个个举着拳头。    

耻辱感在中国人心里蓄积了上百年。百余年里十四年抗战、抗美援朝、中苏边境之战,旧恨新仇,一层层地添伤却难以结疤。

如何看待一个民族的仇恨和耻辱,能否意识到它是个双刃剑,既是民族复兴的动力,亦是沉陷于非理性偏端情绪的巨大陷阱,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冷静地思考过。

作者相关文章

金汤桥

天津调色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