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枚大清云龙印花税票 了解印花税在中国的起源

 李平东方明珠 2023-03-02 发布于上海

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大清云龙二十文印花税票,借此机会了解了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从一枚大清云龙印花税票 了解印花税在中国的起源

大清云龙印花税票贰拾文

所谓印花税票是由国家税务部门印制和发售的一种印花税完税凭证,主要是针对从事商业活动、财产转移、权利许可、证照接受等行为而书立、使用、领授的凭证,并征收一定数额税金的一种税。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税”始于公元1624年的荷兰政府。由于印花税“取微用宏”,简便易行,欧美各国竞相效仿,问世几十年内,它就成为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个税种。有趣的是,尽管当时世界各国普遍开征印花税,却没有明确的概念,当时的征税形式是在应税凭证上盖上带有花纹的戳记(即印花),而不是粘贴税票。直到两百多年后的1854年,奥地利才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税票(Revenue Stamp),但仍没用印花税的名称。直到19世纪末期,中文意义上的印花税名称由我国晚清政府提出,印花税也是我国引进的第一个西洋税种,其问世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从一枚大清云龙印花税票 了解印花税在中国的起源

(奥地利1854年发行的印花税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第一阶段:英国版大清印花税票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筹措军费,有大臣提出开征印花税,而后1896年和1899年,大臣们再次提出征收印花税并建议仿印税票。清政府则于1896年9月委托英国印制“大清印花税票”(红印花原票),其面值和颜色只有一种样式,即洋银3美分红色,同时票面无中文字样。因遭到商人的强烈反对,印花税未能开征,该票也就未曾作为“税票”流通。反倒是后来因邮政需要,大部分加盖“大清邮政”而作为邮票使用(由于存世稀少,该票现已成为集邮界珍宝,被列为“华邮四宝”之首),但其初衷归根结底是为了征税而制,算作“税票”当比“邮票”更合理。

从一枚大清云龙印花税票 了解印花税在中国的起源

英国版大清红印花原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第二阶段:日本版大清印花税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批准试办印花税,于1903年委托日本印制我国第一套“大清印花税票”(双龙戏珠图),该票共6种样式,面值和颜色分别为2文红色、10文蓝色、50文橙黄色、100文绿色、500文赭色、1000文茶色。但是这套印花税票却未曾流通,直到清政府崩溃后才有少量流入民间。其原因一是许多大臣有异议,二是民间普遍反对,三是税票自身有瑕疵(票面没有“税”字且上面的满文也有错误)。

从一枚大清云龙印花税票 了解印花税在中国的起源

日本版大清印花税票,双龙戏珠图,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第三阶段:美国版大清印花税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财政收入锐减,晚清政府拟就《印花税规则》,决定第二次试办印花税。于是在1908年委托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第二套“大清印花税票”(云龙风景图),共3种样式,为贰拾文(赭色)、壹佰文(绿色)和壹仟文(红色)印数分别为5000万枚,3200万枚和1800万枚。但是祸不单行,一是各省督抚反对征收印花税,二是清王朝临近倒台、时局混乱,因此此套印花税票也未曾大范围使用和流通。据介绍,该印花税票的实用单据只在安徽的徽州、湖北的汉口(下口)、湖北的黄陂、湖南的长沙和河北的饶阳等地出现过,而且大都为贰拾文的,壹佰文的只在湖北汉口出现过,而壹仟文的实用票据则直到今天还未发现过一枚。

从一枚大清云龙印花税票 了解印花税在中国的起源

美国版大清红印花税票,云龙风景图,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