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性高血压,低压却常常偏低!担心低压过低,究竟该如何降压?

 成靖 2023-03-02 发布于辽宁

,其主要特点就是:“高压”明显升高,但“低压”却不高甚至偏低。为此,医学上把这种高血压给专门命名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在面对这种高血压的时候,不少人拿不准自己到底该不该吃降压药。一个最主要的担忧就是:用了降压药以后,会不会把“低压”给降得过低?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为什么老年性高血压容易表现出“高压高、低压低”的特点?以及,面对“低压”可能被降得太低的风险,降压药到底能不能吃、又该怎么吃?

上了年纪,为何会“高压高、低压低”?

众所周知,人体内血液的流动主要是依靠心脏的不断搏动来维持的。

 

心脏在收缩的时候,射出的血液会对动脉系统形成一股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收缩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

不过,心脏在舒张的时候,尽管没有血液向动脉内射出,但动脉系统内的压力并没有完全降到零。这是因为,在心脏舒张的时候,大动脉回缩的弹性仍然可以推动血液继续流动。而这时候动脉系统内的压力就被称为“舒张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压”。

简单来说,在心脏与血管结构正常的前提下,“高压”与心脏的收缩密切相关,而“低压”则主要受到动脉弹性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心血管系统比较突出的一类变化就是动脉的硬化程度不断增加。 

“变硬”的动脉血管在心脏收缩的时候,由于无法充分地“缓冲”这股压力,因此,“高压”会明显上升。而在心脏舒张的时候,“变硬”的动脉血管也无法提供充足的“弹性回缩力”,因而,“低压”会相应下降。

也就是说,不论是“高压高”还是“低压低”,主要其实都是老年人群体内的动脉“变硬”所导致的。

 

可不幸的是,动脉硬度不断增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属于心血管系统衰老的特征之一。我们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低压”过低,有何风险?

“低压”所反映的是在一整个心动周期当中动脉系统内的最低压力,因此,这一数值往往直接决定了我们人体内各个重要器官血流供应的“底线”。

假如“低压”过低,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现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供不足”!

 

比方说,“低压”过低可能会引起心脏的供血不足,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低压”就不能太低,否则,胸痛的发作可能会更加严重。 

再比如,“低压”过低也可能造成大脑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甚至黑矇等症状。

 

在医学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低压”存在着一个“警戒下限”,这个“下限”就是60mmHg。当“低压”低于60mmHg的时候,就被认为可能引起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了。

只有“高压”高,能不能不吃降压药?

经常,有老年高血压患者会问到这样一种情况:“高压在160mmHg左右,但低压只有70mmHg左右。这么低的低压,能吃降压药吗?” 

确实,目前还尚未研发出可以只降低“高压”,而不影响“低压”的降压药。

不过,一般来说,降压药对于“高压”的影响要强于“低压”。在服用降压药以后,“高压”的下降幅度往往明显大于“低压”。

因此,理论上而言,只要把药物剂量给控制好,完全有可能让“高压”从160mmHg降回到140mmHg以内;并且,不让“低压”跌破60mmHg。

 

而在另一边,“高压”升高可能带来的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既是致命性的,同时又很高发。

因此,2019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特别指出: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该强调要让收缩压(“高压”)达标!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而言,只要“高压”达到或超过了140mmHg,就可以开始吃降压药了;

而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来说,只要“高压”达到或者超过150mmHg,也可以应该吃降压药治疗。 

总而言之,对于老年朋友们而言,“低压偏低”并不是可以不吃降压药的理由,控制好“高压”是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

合理用药 抓住两条关键原则

要想让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控制住“高压”的同时,也不把“低压”降得太低,关键是在使用降压药的时候遵循两个重要原则:

第一,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吃起,逐步增加剂量。

2019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当中,“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一点就是“小剂量”。

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吃起,可以让血压缓慢下降。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有时间来观察“高压”与“低压”对于药物的反应。

很多时候,大家会发现,降压药对于“低压”的降幅并不明显。这就很快可以打消之前的疑虑,从而增强继续吃降压药的信心。 

第二,适度放宽对“高压”的要求。

客观来说,一部分患者的治疗就是会遇到挑战。在“高压”还没有降到140mmHg的时候,“低压”可能就已经接近甚至低于60mmHg了。 

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来说,首先需要通过心脏超声等医学检查来排除一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等结构性心脏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可以引起“低压”的严重下降,并且,通过某些治疗手段是有可能获得改善的。 

而假如“低压很低”与这些疾病并无关联,那么,可能就不得不考虑要适度地放宽对于“高压”的控制。

举例来说,医学指南就明确指出: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压”的控制目标应该首先设定为“<150mmHg”。只有情况允许时,才考虑进一步降到140mmHg以内

假如,发现“低压”太低,那么,把“高压”控制到150mmHg左右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老年性高血压难以避免地会出现“高压高、低压低”的状况。只要“高压”过高,那么,就需要启动降压药的治疗。不过,为了避免“低压”过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好从小剂量开始吃起;并且,“高压”的控制目标也可以根据情况来做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2月28日 第18卷 第2期

2,中国高龄老年人血压水平适宜范围指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年3月 第25卷 第3期

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3月15日 第102卷 第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