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诊遵经》“相气十法”在中医色诊中的运用

 Epoch2016 2023-03-02 发布于河北
《望诊遵经》“相气十法”在中医色诊中的运用

《望诊遵经》“相气十法”在中医色诊中的运用

邹林蓁1 高云逸1 魏军平1 孟淑华2 张丽梅3 刘剑锋4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53;2.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老年医院)心血管呼吸科,北京 100053;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务处,北京 100053;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 “相气十法”又名望气十法,出自汪宏《望诊遵经》,此法通过审察周身各部气、色、形、态,结合病症、四时、方位、体质、脉象等,辨识疾病之表里、阴阳、虚实、新久、顺逆。“相气十法”作为望诊的重要内容,在临床色诊的应用中发挥指导作用。本文从“相气十法”的出处、内涵及该法与中医面诊、手诊、舌诊等具体色诊的联系与实际运用作了梳理和归纳,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相气十法;舌诊;色诊;望诊;《望诊遵经》

望诊是中医辨证诊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历代医家重视。清代医家汪宏在观察周身气色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创的望诊法——“相气十法”,通过审视、观察疾病部位的气、色变化,判断疾病的轻重、转归和预后,在中医发展历史和临床中,“相气十法”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望色诊病是客观且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相气十法”至今仍对望诊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周身形态、气色的变化能反映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及病势进退,本文通过讨论“相气十法”的历史沿革,梳理“相气十法”的运用原则,详述气色望诊与面诊、手诊及舌诊的联系,加强“相气十法”在今后的中医诊断中的运用。

1 “相气十法”出处与渊源

“相气十法”由清代医家汪宏在其著《望诊遵经》中提出。汪宏,字广庵,约生于公元1836 年,安徽歙县,新安医家。汪氏精于医理、本草,尤长于望诊,《望诊遵经》遵《内》《难》二经、《伤寒杂病论》等思想,兼采各家,提出了创造性的“相气十法”,丰富了中医望诊“五色主病”的内容。

综上可知,《周易》的“象”即易象和某种简单的物象全然不同,一方面它是“道”的存在方式,具有神秘性、象征性、形上性等特征,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把握“道”的方式,具有直观性特征。

“相气”又名“望气”,相,省视也;气,脏腑精气也。“相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相气十法”是汪宏对《灵枢·五色》的“浮沉、泽夭、抟散、上下”融会贯通而成,名曰相气,实为气、色皆相。在《望诊遵经》前200 年,蒋示吉对《内经》望色条文进行了梳理、阐释,著成第一部望色诊病专著《望色启微》[1],在前贤基础上,《望诊遵经》继承《内经》“相气不微,不知是非”的思想,详论周身气色,面、耳、目、口、舌、唇、齿、发、须、腹、背、手、足、汗、血、便、溺等无所不及,对后世的临床诊断发挥重要指导意义。

“相气十法”也是对《内经》“五色主病”理论的继承发展[2-3]。《素问·五脏生成》论及“精明五色”,但“相气”论及的并非单纯青、赤、黄、白、黑五色,还有五色之精微变化,如“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之类。五色仅仅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露,而“相气十法”的精微之分,使色诊的临床意义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因此后人也称“相气十法”为“望气十法”[4-5],意指望诊在“相气”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讲授给学生,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善于借助多种与课本教材相关的内容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吸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 “相气十法”内涵

《望诊遵经》云“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可用以审查人体各部位气、色的变化,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解聚、轻重。原著中以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了这十种状态。相气以润泽为本。即使见五种病色,也有病势顺逆之别。色润泽者生,色沉夭者死,如内经言“青如翠羽者生……以其血色虽变,而犹有润泽也”,但“青如草滋者死”。色润泽者,血气尚存,色枯槁者,气血不复,因此“相气十法”中以“泽”为要。

“相气十法”与五色理论合参。书中《相气十法提纲》篇提到两者的关系,言“十法者,辨其色之气也。五色者,辨其气之色也。气者色之变。色者气之常”;《色以润泽为本》篇指出“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说明气、色共存;《五色十法合参》篇以色赤者为例,阐述“赤而微”“赤而甚”具有不同意义,提示临床应注重气、色合参。

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会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带动。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经济活跃促使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反过来也会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气十法”除与五色合参外,《望诊遵经》还指出应结合病症本身,体天地五方、法四季平旦、顺人之老少等;气、色相参的同时,亦当合参内外上下左右六部、五声五音、脉象等其他诊断要素[6-7]。因此,“相气十法”虽以望诊为名,却不失四诊之意,临床内涵十分丰富。

3 “相气十法”与色诊的联系与运用

色诊是体现“见微知著”的诊法,在《望诊遵经》中,辩色体现在周身各个部位乃至人体分泌、排泄产物。气色观其“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现就色诊的具体部分之面诊、手诊与舌诊详细讨论。

3.1 面诊

面部色诊是通过观察人体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8],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人体肤色受精气的充养,精气由脏腑化生,皮肤的色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且面部皮肤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在临床应用中,面部是色诊的主要部位。面部色诊包括颜色、光泽、色部、色势及面部微表情的观察[9]

病色指“赤、白、黄、黑、青”五种,但是“相气”不仅要看面部皮肤的颜色,还要看光泽。《色以润泽为本》篇曰“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说明光泽是“气”的体现。常人气色充盛,面部色泽红润、明亮、含蓄。《气色部位合参》篇“察其气色,分其部位则脏腑之病著”体现了色部的不同;《面貌分映脏腑》篇又提出了“明堂分脏腑”“面貌分脏腑”的提纲。《黄帝内经》记载了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的面部分候脏腑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以通过面部具体区域的气色形态变化,判断具体病位,如徐莹等[10]研究发现,阳虚证患者唇色偏淡,且肾阳虚人群的唇色淡的程度重于脾阳虚人群;李佳佳[9]发现,临床高血压病患者的气色特征在面部左颊更加明显。不同色部的色泽变化能反映不同脏腑的情况。面部色诊是动态的,因此还需观察色泽的变化,《明堂六部提纲》篇提到病色有由外走内、由内走外、由上走下、由下走上、由左走右、由右走左之变,分别反映病情的轻重、阴阳、从逆趋势。如患者面色由晦暗转为润泽,为病情好转、正胜邪退的表现,反之亦然。《相气十法提纲》篇云“相气不微,不知是非”,指出色诊的观察应审察入微,不同的面部表情亦提示不同的病情,如“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考虑心经病变;又如“善太息……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提示明察患者面貌五官色泽,才能全面判断病情。

“相气十法”的精髓为气、色合参,这一科学内涵在当代面诊的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和诠释[11],在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红外成像等技术的辅助下,面诊对气、色的辨识也更加客观、精准[12-15]

肖鑫(198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北京警察学院理论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2 手诊

手相诊断学是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包括观察手形、纹路、手部及支架色泽、温度等。《诊手望法提纲》篇指出,望手“合形容而诊之”,望“形”以形盛为有余,形瘦为不足;望“容”则有“强”“痿”“撒”“握”“屈”“伸”之别。手部血流丰富,应将手之气色与形容一并观察,脏色理论同样适用于手诊,因此手部色诊也需辨常色、病色、善色、恶色[16]

正常健康人手掌呈淡红或粉红色,色泽光润,掌肉富有弹性;病色亦分五种,色红者多提示热证、急性疾病,如大鱼际红,可见于高血压患者痰热内盛证;手掌明显发黄,提示肝胆疾患,手掌中焦位置偏黄,提示患者脾胃虚弱或先天不足[17];手掌色青,多提示寒凝气滞、痛证、瘀血或惊风证;青色进一步发展,颜色加深,变为黑色,考虑病情加重、脏器衰竭;若见手掌苍白无荣,大多提示贫血或气血亏虚。若色泽明润、含蓄者,为善色,提示正气损伤不重,预后良好;五色晦暗、暴露者,为恶色,提示脏腑病变重,预后较差。指甲的望诊也与中医色诊规律相近,爪甲色泽也反映气血盛衰,如同样为发黄,色深黄考虑湿热熏蒸之黄疸病,但色干黄、枯槁者,则考虑气血亏虚。

苏佩斯对科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始于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向历史主义学派的转型期,这便决定了其问题论证的出发点必然是基于对逻辑经验主义“公认观点”的批判,但他秉持一种多元论的包容性观点,并未对其完全加以否定,而是针对其简单性提出了质问。此外,苏佩斯基于自身多年来对集合论的研究,把较强的数学元素引入讨论中,这使得对理论的阐述在一阶逻辑范围内得以实现。再者,模型作为苏佩斯科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基点,“集合论模型”的构建为直接描述科学理论问题提供了更为深入理论本质的探讨。

现代手诊的研究十分广泛,各医家对手部相色的认识也各有不同,如目前普遍认为气色形态手诊法诊断率高,应用简单方便、安全无创,现已被广泛使用[18];又如全息理论、爪甲微循环学说,亦是对手部气色望诊的延伸[19-20]

3.3 舌诊

新安医家尤重舌诊。《望诊遵经》对舌的形态、气色、苔色苔质、舌面津液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舌色论及“色赤、黑、灰色、纯红露黑、淡红、紫黑筋、白、棕黑”几种;记载了黑苔、白苔的形态及分布位置的不同意义;并指出舌诊与病症、脉象合参可以判断死候。现代临床亦十分重视舌诊,尤其是舌色和苔色,是舌象特征中最敏感的信息[21-22]。相气色对舌诊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证型的舌面色泽度不同,舌诊对疾病本质的辨别与“相气十法”一致。舌诊不离“治病必先知诊,诊病必先知望”的精神和“先分部位,后观气色”的提纲,舌诊亦需“先知常色”。《景岳全书》言舌为心之官,“本红而泽”,故舌之正色为赤,正气为“泽”;章虚谷说:“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革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故无邪之苔应薄白、微润。在此基础上“知病色”,舌面血流丰富,舌的变化反映脏腑精气的荣润或枯槁,气血充盛,色泽易于显露,故见正色,舌体含蓄,形态适中,运动灵活,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色白质薄;反之,正虚或邪盛,也体现不同的舌象。其次望舌应分部而言。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伤寒指掌·察舌辩证法》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在临床有一定参考意义。如危重患者闻之无息、问之无声,此时惟舌可验,若舌底隐隐见红活者,此为气血阻滞,非脏气败绝,尚有生机;反之,底面晦暗枯槁,是脏气不至,病情危笃之象。

舌诊的现代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尤其是舌色、苔色等,被认为是最基础和重要的舌象特征[23-27]。舌象的观察可作为一项无创检测手段来鉴别诊断疾病,或揭示疾病的进程[28]

4 小结

色诊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气、色、形、态变化在疾病诊断过程中有着独特的指导意义。汪氏《望诊遵经》提纲挈领地对气色望诊进行了理论总结,对色诊理论作了补充和升华,“相气十法”在如今的疾病诊断和中医现代化进程上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剑锋.中医望色诊病的历史与发展[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2]周雪梅,陆翔,陈雪功,等.中医望诊“相气”理论源流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2018,48(3):153-157.

[3]张红梅,陈雪功,胡建鹏,等.汪宏“相气十法”对中医五色望诊的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2):81-82,84.

[4]孟艳梅.新安医籍《望诊遵经》的特色和学术地位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

[5]相鲁闽.《望诊遵经》及其望色十法[J].河南中医,2014,34(11):2265.

[6]丁玉宝,梁志唯,庄礼兴,等.《望诊遵经》学术思想撷英[J].江苏中医药,2019,51(2):8-10.

[7]杜松,张玉辉,杨威,等.《望诊遵经》色诊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6):754-756.

[8]陈洁,胡志希,李杰,等.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85-88.

[9]李佳佳.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20.

[10]徐莹,关茜,杨帅,等.脾阳虚、肾阳虚亚健康状态人群的面诊图像特征分析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12:4319-4324.

[11]谢晟洁.2 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舌、面诊参数研究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

[12]Ren Q,Zhou XW,He MY,et al.A Quantitative Diagnostic Method for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sing Tongue,Face,and Pulse Indexes:An Exploratory Pilot Study [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20,26(8):729-737.DOI:10.1089/acm.2020.0008.

[13]Huan EY,Wen GH,Zhang SJ,et al.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Classifying Body Constitution Based on Face Image [J].Comput Math Methods Med,2017,2017:9846707.DOI:10.1155/2017/9846707

[14]刘媛,赵鹏程,陆小左.一种面诊图像的分割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6):183-185.

[15]张红凯,李福凤.中医面诊信息采集与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2):400-404.

[16]文杭,项敏泓.手相诊断学在祖国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37-40.

[17]韩学杰,刘大胜,郜亚茹,等.中医手诊三维诊断法的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9):3935-3938.

[18]牛惠芳,赵可辉,于功昌,等.手诊法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5):135-138.

[19]刘井红.糖尿病手诊的试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20]祝恒琛.辨甲诊病[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39-134.

[21]尚文文.基于舌象色谱分析下的人体健康状态诊断方法[D].镇江:江苏大学,2020.

[22]肖庆新,张菁,张辉,等.基于轻型卷积神经网络的舌苔颜色分类方法[J].测控技术,2019,38(3):26-31.

[23]徐贵华,袁利,王忆勤,等.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肾功能分期舌象客观化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9):530-531.

[24]杨涛,祁烁,王晓桐,等.恶性肿瘤舌象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0,15(20):3151-3156.

[25]买莹莹,董梦青,李福凤.冠心病不同证候舌诊信息特征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5):1567-1572.

[26]张响玲,马旺生,陈向忠,等.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舌脉象信息特征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14(10):2790-2793,2797.

[27]关媛媛,田春颖,孙璇,等.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糖尿病舌脉证规律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7):131-134.

[28]Liang K,Huang X,Chen H,et al.Tongu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severe COVID-19:a case report [J].Ann Palliat Med,2020,9(4):2400-2407.DOI:10.21037/apm-20-1330.

Application of“ten methods of phase and qi”from Wangzhen Zunjing in color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OU Linzhen1 GAO Yunyi1 WEI Junping1 MENG Shuhua2 ZHANG Limei3 LIU Jianfeng4
1.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Respiration,Guangwai Hospital of Xicheng District of Beijing (Guangwai Geriatric Hospital of Xicheng District of Beijing),Beijing 100053,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4.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Literatur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 “Ten methods of phase and qi”also known as the ten methods of wangqi,comes from Wang Hong’s Wangzhen Zunjing.This method by examining the qi,color,shape and state of each part of the body,and combined with the symptoms,four seasons,orientation,constitution,pulse manifestation,and so on to identify the disease outside and inside,yin-yang,excess-deficiency,improvement and deterioration,straight and reverse.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nspection,“ten methods of phase and qi”plays a guiding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color diagnosis.In this paper,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ten methods of phase and qi”and the connec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with facial diagnosis,hand diagnosis,tongue diagnosis and other specific color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Ten methods of phase and qi;Tongue diagnosis;Color diagnosis;Inspection;Wangzhen Zunjing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1)10(c)-0129-04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气色形态手诊法等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整理、评价以及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临床研究(2019YFC1708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74412);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20-2-4154);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内联合创新专项(ZZ11-030);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CZX-2020-09);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新星)培养项目(XWKX2020-01)。

[作者简介] 邹林蓁(1993.8-),女,中国中医科学院2020 级中医内科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通讯作者] 张丽梅(1968.12-),女,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系疾病的研究。刘剑锋(1963.4-),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挖掘利用。

(收稿日期:2021-03-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