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克司内斯 | 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如意王学习室 2023-03-02 发布于上海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  获奖理由

全文共2349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司内斯(又译为拉克斯内斯斯,1902—1998),原名哈尔多·格维兹永松,是一位著名的冰岛作家。
拉克斯内斯斯三岁时随父亲迁居乡村中,并开办了拉克斯内斯斯农场,这座农场见证了拉克斯内斯斯的童年,因此拉克斯内斯斯与这一农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并以此农场的名字作为他的笔名。
拉克斯内斯斯从小就富有文学天赋,7岁时就自主创作诗歌,16岁时选择了离校进行自学,同时开始了文学之路。
拉克斯内斯斯在17岁时(191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自然之子》,这部作品通过浪漫的氛围和文字展示了冰岛的乡村风光和生活场景。
之后他对神学、哲学以及拉丁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自学,而他自学的经历成为了他宝贵的素材,并于1924年创作了展示他自己信仰转变以及自我内心剖析过程的《在圣山下》。

同年,由于对天主教强烈的向往,拉克斯内斯斯移居伦敦,并在其耶稣会进行研究工作。
次年,他迁至罗马居住,并接受圣职,然而多种信仰、宗教、哲学思想的混杂使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其强烈的矛盾感。
因此,在1927年,拉克斯内斯斯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来自克什米尔的伟大织工》,这部自传性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各种思想中选择一种信仰而感到内心痛苦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他在那一阶段进行的苦恼的内心斗争。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拉克斯内斯斯创作了《莎尔卡·伐尔卡》(1931—1932)、《独立的人们》(1934—1935)和《世界之光》(1937—1940),这三部长篇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他又创作了《冰岛之钟》(1943)、《聪明的少女》(1944)和《哥本哈根的火光》(1946),这三部历史性小说以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冰岛被丹麦王国侵占的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冰岛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除此之外,拉克斯内斯斯还创作了一系列的长篇小说,例如:1952年的《快乐的战士》和1968年的《城堡下的快乐》,以及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抒情诗等。

《莎尔卡·伐尔卡》讲述了在冰岛的一个小渔村,有一个善良的渔家女莎尔卡·伐尔卡,她是一个私生女,从小跟随母亲西古丽娜流浪。
尽管这对母女品德高尚,甚至愿意为了他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然而她们并没有得到他人的善待。
罪恶的斯泰因泊尔经常欺辱西古丽娜,同时还惦念着莎尔卡·伐尔卡,最终导致西古丽娜自杀。
而给渔村带来社会主义的理想的阿纳多尔则成为了莎尔卡·伐尔卡所追求的生存下去的光明。
小说的最后,阿纳多尔离开了渔村,莎尔卡·伐尔卡却成为了希望的传递者,她将渔民和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并改变了渔村的命运。
这部作品通过塑造莎尔卡·伐尔卡这一善良果敢的形象,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讽刺了社会的不平等。

《莎尔卡·伐尔卡》是拉克斯内斯斯的文学创作进入成熟时期的一个标志,表达对劳苦大众同情的同时,还对人类社会所处的境遇进行幽默的嘲讽,这两种对立的情感构成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
另外,这部作品也开了拉克斯内斯斯以冰岛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的先河。拉克斯内斯斯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过分的夸张和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表露,他客观而写实的讲述这个故事,但故事本身却引起读者们的深刻思考。
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是引人同情的,与此同时,也让人感到无奈,他们世世代代这样痛苦的生活着,他们并不因此感到绝望,甚至感到自豪。
他们是打心底里不认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改变,因此理想主义的阿纳多尔更像是从天而降的人,然而思想上的不平等并不能使阿纳多尔成为改变他们生活的人。
而来自于他们之间的莎尔卡·伐尔卡却可以成为“改革者”,就像一个人的改变是需要主观能动性一样,一个群体的进步也需要来自他们心底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

这令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影片《厕所英雄》,主要讲述一个印度富家女因为爱情嫁到了乡村,而在乡村,一般人家是不在家中修建厕所的,同时并没有公共厕所提供给女性,因此一直以来女性都是等夜幕降临结伴去田地里上厕所,但这并不能完全保护女性的隐私。
一开始富家女并不能理解,但是大家都在劝说她,她便“入乡随俗”,但是有一天她在田地里上厕所的时候被公公撞见,这使得她再一次清醒了。
她努力为女性伸张正义但是却遭到同村女性们的反对,她们认为她们世世代代就是这样,也没觉得屈辱,但是富家女争取权益的过程却使她们极为尴尬。
最后,富家女以及她的丈夫为乡村争取来了公共厕所,也开始在家中修建厕所,逐渐女性的隐私开始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虽然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关于女性保护的问题,但是与《莎尔卡·伐尔卡》有着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起初阻碍社会生活变得更好的恰恰是那些被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摧残”着的人们自身。
也许,这也是拉克斯内斯斯讽刺性幽默的灵感来源吧。

摘抄/名言十则
1.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2. 失败是成功之母。
3.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4. 宇宙浩渺,天道循环。
5. 人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或更为伟大。
6. 受到过教育的理想主义者能用他们获得的知识使人民富有,但同时也能使人民变得更加贫穷。
7. 城里人狂热地寻找享乐,把人塑造成一种摇摆不定、轻率浮躁的性格,只想着自己的外表和衣着,用愚蠢的方式和其他类似的、毫无价值的花样寻求瞬间的安逸,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8. 他们随随便便地一年养一个孩子,他们 完全是因为别的缘故,并不见得是因为热爱孩子,才把他们养成下来的。
9. 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10.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