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用薏苡仁在治疗疑难病症中新用----大动脉炎

 负鹏载舟 2023-03-02 发布于河南

作者/张丽、张洪林

薏苡仁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作用,常用于泄泻、水肿、湿痹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等证。用量一般为9~30g。

薏苡仁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被列为上品。唐代《广剂方》中,就有用薏苡仁煮饭、煮粥之说,宋代《食医心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龚应园《三福丹书》中都对薏苡仁煮粥治病有进一步论述,常服有延年益寿之功。近代研究证明,其有抗病毒、治癌瘤作用。在此启发下,经积多年临床实践,每在疑难病症中重用薏苡仁,疗效卓著,现介绍如下。

大动脉炎

薏苡仁具有清热消炎作用,用于血管炎更有独特之处,笔者常重用薏苡仁于血管病中,每每收到药到病除之效,经治20余例大动脉炎,均获痊愈。

  • 病例李某,女,24岁,工人,初诊日期为2006年10月2日。

患者1年前感到右上肢发凉、酸困,活动时酸困加重,未进行任何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头晕、右眼困痛。于2006年8月在某医院就诊,检查右上肢血压未测出,右颈动脉及颞动脉搏动减弱,在右颈动脉处可闻及血管收缩期杂音,查右眼底视网膜略苍白;脑血流图示右侧脑血流量减少;血液检查血沉每小时32mm,白细胞计数2.3 × 10^9/L,西医学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经用西药治疗月余,未见明显好转,于10月2日求治于中医。

患者舌质淡、边有瘀点、舌苔白腻,右寸口脉搏动消失,左寸口脉沉迟。证属气虚血瘀、湿热阻络,治宜益气活血、清热通络。药用:

生薏苡仁(布包)120g,川桂枝10g,黄芪30g,鸡血藤30g,制没药10g,丹参30g,广木香10g,路路通10g。上方加减服4个月余,症状消失,测右臂血压属正常范围,右寸口脉搏动正常,各项化验均已正常。

体会

薏苡仁在治疗疑难病中之作用,通过以上病例可窥一斑。在疑难病中,凡具有痰、湿、热证之一,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滑数,均可重用薏苡仁。薏苡仁药性平和,且无不良反应,故可长期服用。

除治大动脉炎外,另外对脑动脉硬化症、冠状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栓塞性静脉炎、海绵状血管瘤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多发性脂肪瘤以及癌瘤。

薏苡仁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提高机体抗病毒机能,故可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疣、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之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