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素分析人格问卷

 星晨炼 2023-03-02 发布于浙江


|
这是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人格问卷,
其做法是
先对标准化样本施测大量的题目。

题目和被试的选择
可以没有任何理论根据。

然后通过对被试 在各测题上的得分
进行因素分析 或 其他相关分析,

将相关的题目归到一起,
形成若干组 内相关高的,且具有同质性的题目组,
每一个组形成一个因素。

构成一个组的题目 一经确定,
就可通过分析题目的具体内容 给每一组题目命名,

由此便可得到 若干个同质量表
来测量 对应于 这若干个因素的 若干个人格特征。
|
许多人格问卷的编制和分析
都受益于 因素分析法。

除 卡特尔的 十六PF 和 艾森克的 EPQ 以外,
奥斯古德、苏茜 和 坦奈鲍姆 编制的 语义分析测验 也是其中一种。

这些研究者 让 100个被试 在同样的 50个量表上
逐一评定 20个概念,
然后对结果 进行因素分析 。

发现评定结果
在三个因素,
即 评价、能力、活动上有高载荷,
从而得出了
评价、能力、活动 三个维度
均和人对概念所持的意义有关的结论。
|
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 人格问卷
有以下三点不足:
|
其一,
因素分析法 提供的信息质量
受研究者使用的题目的局限。

从理论上讲,
因素分析法 需要研究者 在初始阶段所使用的题目
可以在总体上 代表所有可能的题目。

如果不能确保这点,
那么结果就会出现
关于人格各因素重要性的错误信息。
|
其二,
一旦计算机确认了 某些题目在统计上是可以被 聚类的,
心理学家们 就必须决定 这些题目在概念上 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这一过程非常主观,
因此因素分析法 在计算上的严密性和确定性
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幻觉罢了。
|
其三,
有时候研究得出的因素 并没有什么意义,
甚至对于做过分析的心理学家来说 也是如此。

由因素分析法得出的人格维度
无法被准确命名的事情并不罕见。y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