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我比他还轻松【原创】

 新用户12603780 2023-03-02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我最佩服领导的一个点】(见文末)是他总能做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在职场,我们会遇到各种让人佩服的领导,其中不凡文笔好、酒量好、口才好、协调能力强的……。

我曾经的一个部门领导老刘,他思维缜密、反应敏捷、富有想法、认真负责。

跟着他,很多时候你根本不需要想事,只需要照着操作就行了。

01
办文,思路、框架先给你想好了

因为在综合部门,所以少不了跟文字材料打交道。

一年下来,平均撰写政务信息、简报、讲话材料、调研报告、请示报告、经验材料、理论文章、学习心得等各类材料100余篇。

虽如此,老刘当部门领导那几年,工作量大、工作虽苦,但没人喊苦。

因为,几乎每一篇材料,写之前,老刘都会将怎么写、突出哪几个方面、去哪里找素材等告诉你,有时候,他连小标题都给拟好了。

这种情况下,作为“主笔”的,只需要按照老刘的思路去填充内容就可以了,工作量往往不大。

即使老刘的思路不那么尽善尽美,但至少,对于启发思路、激发写作灵感等,有一定促进作用。


02
办会,每个环节都会督促到位

“某某,会议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要先给XXX审核把关,再呈签……”

“某某,会标要如何如何写、参会人员要逐一通知到位”……

跟老刘共事那几年,这些“提醒”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每次办会过程。

甚至,在很多次会务筹办现场,老刘都直接充当着“指挥员”、“办事员”的角色,忙前忙后,让人佩服。

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厌其烦、事无巨细,那几年办会过程中,我们部门取得了“办会零失误、零差错”的好成绩。

关键是,办会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执行上的“累”,但至少少了很多思考、操心的累。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收获了很多成长进步。


03
办事,该他出面的他都提前协调好了

创文、评优、政策推动落地等工作,少不了要跟其他部门打交道、搞协调。

在一些小事,科一级干部能解决的问题上,老刘都会安排他们去解决,也是锻炼他们的一种手段。

但很多事情,往往需要部门领导、甚至主要领导出面,协调工作才能进行得下去。

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在很多大事、难事上,老刘都会亲自出面协调,或请主要领导出面。

作为下属,只需要搞好前期衔接、后续端茶倒水或搞点其他服务工作就可以了。

事情办好了、结果很圆满,关键,没走弯路。


04
督促,每天能亲自去下属办公室10多趟

老刘有个特点:总喜欢跑下属办公室去。

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天能亲自去下属办公室10多趟。

老刘去下属办公室,可不是找下属聊天、喝茶去的,而是带着思路、带着想法去的。

一进门,就开始“某某,这个任务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某某,你今天下午3点组织一个会议,主题我给你想好了,你应该……”。

你以为这样就够了?远远不够!

讲完这些后,老刘会似“盯”、又不似“盯”地站人家后面,看落实情况。

如果实际执行和思路有悖,他会立即现场纠正,直到下属开始将他的思维“蓝图”付诸实际,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正是因为老刘的这份认真负责,在办公室,摸鱼、躺平是不可能的。

甚至想偷懒、悄悄玩玩手机,都怕他突然出现。

也正是这份“害怕”、“敬畏”、“小心”,让我们工作时间做到了认认真真干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进而做到了工作效率高、能力提升快。

关键是,工作效率高直接促成了加班加点少。


05
感受

老刘已经调走很多年了,但每每回想起这些,除了佩服,更有感动、感恩。

从老刘身上,我看到、体会到:工作中我们常讲“上行下效、领导带头”,都说“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

这方面,老刘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示范。

正是老刘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我们干工作省心省力的同时,效率更高了、工作氛围也更浓更好了。


作者:办公室顾问团 匿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