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学艺术,学的都是二手经验

 画游记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在杭州看提香与鲁本斯展的时候,看到介绍说鲁本斯有很多临摹提香的作品。其实无论中西方,画画或者书法,临摹都是基本功,对着经典作品临摹学习,令书画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

 
(米依科列科夫《在哥萨克田庄里》王肇民临)

 
(安德斯佐恩《午夜》关则驹临)

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艺事重述——艺术史进程中的"广美摹本"》,展示了解放后广美师生的数次集体临摹成果,这些临摹作者后来不少都成为画坛大家,所以就作品本身来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高更《蓬·阿凡的洗衣妇》冯玉琪临)

展览分油画和壁画两部分。油画又有两批,一批是1956年,集体到武汉临摹的“俄罗斯绘画展”,另一批是1978年临摹的“罗马尼亚、法国交流展”。建国初期,由于国门封锁,中国的艺术家只能向苏联学习,而俄国的油画,老实说在西方只能算是二手经验,所以中国油画能学到多少皮毛呢?这些陈丹青老师自己有深刻体会,就不展开了。在这个展览里,广美师生临摹的这些苏联原作,带有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70年代末的那批则难得地多了高更等西欧画家的作品。

 
(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赵淑钦临)


(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袁浩临,这幅与上一幅其实是对同一幅画的不同局部的临摹,上一幅画中的大镰刀也出现在这幅画中)

今天虽然国门打开了,但学艺术的人又有几个有机会临摹西方经典作品?所以真显得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这种展出西方油画的场馆的珍贵了。

 
(这是在全山石艺术中心偶遇有人在临摹原作)

且不说西方油画,就连中国古画的经典原作,又有几个学画的人真正对临过?估计大多看的还是印刷品吧。就我看过那么多古画展的经验,还没遇到在现场临摹的人(小朋友除外)。别以为印刷品可以高清还原,说到底还是二手经验。

 
(敦煌壁画马与马夫,陈金章临)

 
(敦煌壁画尸毗王本生局部,方楚雄临)

展览的另一部分是壁画,是广美师生赴敦煌临摹的。自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敦煌艺术之美自不待言,我们可以从这些临摹的作品看到,今天已经风格各异的画家们,当年是这样一丝不苟地学过魏唐笔意的,在我看来,他们今天潦草的写意画,还不如当初这些临摹作业呢!当然,那是古人的东西,想要真正生出自己的东西,难!学敦煌的人那么多,能成就自己的也就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张大千而已。


(敦煌壁画弥勒经变菩萨,杨之光临)


(敦煌壁画三个比丘,陈永锵临)

●《艺事重述——艺术史进程中的"广美摹本"

时间:至814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票价:10元(学生5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