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韩合作的陶瓷贸易展惊现“赵孟頫”

 画游记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由广东省博物馆和韩国国立海洋文化财研究所合作举办的《亚洲内海——13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今天开展,想着毕竟是国外引进,便去看个新鲜,没想到看了一大堆陶瓷之后,竟然有一件赵孟頫!

它便是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两件赵孟頫之一:《行书楞严经》。上一次展出应该是2010年,我没看到。这次作为陶瓷展的配角,竟然连署名都没展全,就更别说后面的题跋了。

只好在网上找个比较全的图。在现场看这件作品,感觉不太“赵孟頫”。你看第一个“妙”字,一横已经颇不自然,“成”字的勾、“名”字的撇转点,都比较难看。

反而是网上找到一个拓本,看起来倒更自然一些。因此我怀疑广东省博物馆这件是根据拓本临出来的东西,原件可能已经不存。由于这件作品展出和著录都太少,也少有专家学者论述,希望这次展出能引起一些注意吧。

说回这个展,主角是韩国在1970年代发现的元代“新安沉船”,该船是从宁波出发到日本去的,结果在韩国海域沉了,韩国人从船上发掘出来两万多件陶瓷。这次粤博引进部分韩国文物,加上自己的馆藏和借自福建博物院等多家国内文博单位的藏品,形成了这个时间在宋末到明初的陶瓷贸易大展。

元代龙泉窑缠枝莲纹大瓶,广东省博物馆藏

展览中非常多龙泉窑,因为当年往日韩方向的贸易船,基本上就是从泉州或者宁波走的,卖的也多是浙江龙泉窑和福建的建盏。为了这个展,粤博也把最好的藏品都拿出来了,我到楼上的陶瓷厅逛了一圈,果然好多个展柜放着“展品借调”的牌子。

元代龙泉窑观音坐像,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个观音的皮肤竟是黑的,不知道是否当然就是如此。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双凤耳盘口瓶,广东省博物馆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月梅纹洗(左),广东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模印龙纹高足杯(右),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太仓博物馆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卉纹玉壶春瓶,广东省博物馆藏

说到元代瓷器,元青花当然不能缺席。好在虽然没有很好的东西,粤博也还是拿出了两件元青花,从太仓博物馆借来的还是个残件。

金代黑釉油滴盏,广东省博物馆藏

元代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元代龙泉窑双耳三足炉,广东省博物馆藏

元代磁州窑系白地黑花玉壶春瓶,广东省博物馆藏

瓶身有两列文字“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14世纪青瓷镶嵌莲池纹扁瓶,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藏;14世纪青瓷镶嵌菊花纹玉壶春瓶,韩国高丽青瓷博物馆藏

除了上面那些我们常见的中国陶瓷,这次借来的韩国青瓷颇有新鲜感,它们的花纹跟中国的很不一样。

13-14世纪青瓷镶嵌花卉纹瓜形注子、青瓷镶嵌花卉纹杯,广东省博物馆藏

韩国的青瓷也有部分通过贸易流入中国,这两件就是粤博的藏品。

明代景德镇窑釉里红勾莲纹大盘,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的瓷器,刚好是展览时限“13-14世纪”的尾巴,这似乎也是全场唯一一件明代瓷器。

元代“沂西丁酉造”款木胎漆碗,广东省博物馆藏

是从“南澳一号”沉船打捞上来的,被浸泡在液体中,不知道是不是海水?

元代皇城四门通行铜牌,广东省博物馆藏

牌上的字为“凡遇直宿者悬带此牌出皇城四门不用厨子”。展览中还有官印、铜钱、纸钞等很多元代的文物,虽然不如首都博物馆的“大元三都”,也颇能展现大元的气派。就如前面说的赵孟頫书法,就是用来展现元代多元而开放的文化面貌的。元代也的确是古代对外开放的最后一个大朝,此后的明清就开始闭关锁国了。

现场有一个韩国人拍的动画短片,用“穿越”的方式来讲述新安沉船发现的过程,故事还挺韩剧的,值得我们学习。

●《亚洲内海——13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

时间:2018427日—826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