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两代皇帝的老师,书法冠绝一时,作品却被子孙无偿捐给美国

 耕夫的图书馆 2023-03-02 发布于甘肃

能给古代的帝王当老师,那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明代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权倾一时;清代的张若霭、张廷玉历仕康雍乾三朝,张廷玉死后还配享太庙;咸丰的恩师杜受田死后,朝廷追授文人最高谥号“文正”。此外,太师、太子太傅一类的虚衔那更是不在话下。

文章图片1

翁同龢

晚清有一位帝师,比他们就倒霉一些了,不仅最终落得个永不叙用的下场,1990年时,墓葬还被盗,尸骨散乱,而直到今天此人还被骂是奸臣,他就是被康有为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同治光绪两代君主的老师翁同龢。

文章图片2

翁同龢书法

翁同龢,字声甫、均斋,号叔平、瓶生、松禅老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生于江苏常熟,他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父亲是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自小他就接受严格的教育,再加上家中藏书巨富,翁同龢真是博览群书、诗文书画全能。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科举高中殿试一甲第一名,此后入朝为官,一路做到军机大臣。

文章图片3

翁同龢书法

我们今日不谈他在官场的是是非非,而是探讨一下他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身份——书法家。清代书法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致,上有朝士官员的馆阁体书风,中有在野文人的反传统倾向,下有考据学派带来的篆隶、碑学大盛,到晚清时,书法出现了全面繁荣。而翁同龢正是书法繁荣的一个缩影,他的字不输给“清四家”翁、刘、成、铁中的任何一人。

文章图片4

翁同龢书法

翁同龢学帖起家,作为正儿八经的文人世家出身,早些年他的字多受刘墉、翁方纲,董其昌、赵子昂为代表的“馆阁体”和欧阳询、褚遂良笔法影响,呈现出瘦劲工丽的特点;中年以后,颜真卿、柳公权笔法、北碑、汉隶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文章图片5

翁同龢书法

清末文人马宗霍在《岳楼笔谈》中点评:“松禅早岁由思白(董其昌)以窥襄阳(米芾);中年由南园(钱沣)以窥鲁公(颜真卿);归田以后,纵意所适,不受羁缚,然气息淳厚,堂宇宽博,要以得鲁公者为多。”

文章图片6

翁同龢 隶书袍布行觞联

翁同龢众体皆妙,将篆、隶笔法融于行、草书中,他曾多次临摹《张迁碑》,与好友钱泳、杨沂孙等人的交集,也让他获益匪浅。翁同龢书法最独具匠心之处在于“以碑融颜”,他的字起笔敛锋,纯以中锋行笔,在转折处似方实圆,提勾、捺画的收笔都更为沉着;结字宽绰舒展,保留颜体字点画外拓的特点,但多了几分迟涩古拙之气,这正是他追求的“愈涩愈生笔愈灵”。

文章图片7

翁同龢《凭凌小巧》七言联

翁同龢晚年“日临汉隶数十字,寒暑不辍”,他也创作了不少有金石气、富有张力的隶书作品,这些字笔画爽利浑厚、结字肃整刚正,有何绍基的影子,也有《乙瑛碑》余韵。

文章图片8

翁同龢跋《赵清献公碑》

翁同龢晚年被慈禧罢官,其后代子孙大多不在大陆生活。2018年12月13日,他的五世孙翁万戈向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无偿捐赠了183件珍贵文物,而这绝大多数是翁同龢作品及旧藏之物,此举在当时引发了不少国人的批评,因为他给国内的文物收取了450万美元,给美国却分文不取。

文章图片9

翁同龢 隶书《临张迁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