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方纲 七言诗轴

 百了无恨 2017-03-21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年因得苏轼《天际乌云帖》,又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金石学著作颇丰,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等。

纸本,纵112.5厘米,横58.3厘米,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翁方纲书学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擅长楷书与隶书。他的书学观在《苏斋笔记》中有所叙述:“晋人正楷既罕传,则言正楷者,惟于唐人遥师晋意,此千古书法之要义也。”故又作《苏斋唐碑选》。而唐碑中,他认为只有欧阳询诸碑真正可信可师,而欧阳之碑又以《化度寺碑》为楷则。翁方纲与稍后的阮元都提出了“尚碑”说,以改良一统天下的“赵董”秀美书风。而同为“尚碑”,其本质上有着“势”与“法”的分野,即阮元力倡“北碑”,尚魏晋南北朝之“势”,而翁方纲崇“唐碑”,取其“法”度谨严。他的隶书则以汉碑为本,主要师法《史晨碑》和《礼器碑》。他的楷书和隶书,书写时不急不躁,运笔沉酣,墨色浓厚,筋劲骨健,温润丰厚。翁方纲将金石学与书学相糅合,以碑学矫正帖学之不足,一洗其靡弱积习。

  从整个书法史角度来看,翁方纲书法尽管算不上大家,但无论如何,乾嘉朝推崇碑学,并付诸行动改良赵、董书风者,他是重要人物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