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回归经济学所研究的根本的三个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的本质在产品中是资源如何配置的(分工、分配)、如何生产的本质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债务、杠杆)、为谁生产涉及的是生产的产品如何在社会中分配(收入、贫富)。 分工与分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分工、分配,另一是同一个国家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分配。这里就可以引出我的全球化、全球分工的三级架构,原材料提供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生产国(中国)与消费国(美国),这里就不细展开了,其实展开还可以谈谈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国是如何相互作用于别国的。 债务与杠杆,这是我们核心要去讨论的,作为金融从业者在圈子中一般不会去过多的讨论收入与贫富的问题,我们就只关心我们能否赚钱,那要你的钱赚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开始考虑回馈社会了,那你可以把钱捐出去做慈善等等,在这也不过多谈论。 说到底我们做金融到底在追求什么,说的俗一点就是追逐钱,说的专业一点就是追逐债务与杠杆。我们要么创造债务杠杆要么是利用债务杠杆,就是债务与杠杆式掌握在我们手上的,我们掐着财务爆裂积累的名门。那举个例吧,如果没有金融,一个口罩生产商如何扩大产能,生产了一批之后将收入减去租金、人工、折旧等可能剩个50万左右,我那这50万购买设备扩大产能下一批可能赚70万,这样子缓慢的积累,可能等10批后你的利润才相对可观,但时间拉的足够长,市场的不确定性就会越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等不起”,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将未来的现金流快速折现,有就是债务杠杆。 同样,一群人靠着债务杠杆财富迅速积累,而有一部分人没有去借钱去增加债务,还是靠着最原始的积累的话,贫富的问题就产生了。 经济增长的增量与效率不就是靠着两方面来拉动吗,上面是债务与杠杆,下面是最原始的分工分配的劳动价值。当你的劳动价值拉到极致的时候,要是还想让经济有个比较不错的增长与效率就得靠债务与杠杆。我之前写过一个全球化三级分工例子再拿出来看看。 我靠着资本项目来维持我的债务,杠杆,收入,分配,你靠着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顺差)的方式来维持,但你要牺牲你的劳动价值,所以你的商品输出的价格是偏低的,我大量的采用你的生产价格,我的通胀是偏低的,我的货币政策就会压在低端,越低的利率就越是会刺激我的总需求的扩张,我的总需求扩张又会转化成你的外部需求,然后转化成你的生产,加工,制造,投资,你的经济水平会过热,你的利率水平会更高,资本会继续的套利拥进去,但是会从传统的实体经济转化为对资产的投资,这时你的对内就会开始失衡,你的资产价格越高,实体投资回报率就会越低,实体投资回报率越低,本国的投资就越倾向与虚拟性的资产,金融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越高你本国就会跨过实体部分进入到负债部分,进而到杠杆部分,债务增加,贫富拉大资产价格的抬升,促使你的底层人民对于总收入的增加,这时你的劳动成本的抬升,会使你的生产加工制造外迁。 这里面当生产国的劳动价值已经被利用到极致时,就开启债务杠杆时代,这时候资金就会涌向房地产、金融。短视频不是有一个段子,他们说凭什么我们家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是你10年寒窗苦读就可以替代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时几代人积累的财富,要真是几代人积累的财富那我毫无怨言,但问题就是你是靠债务和杠杆来实现远期现金流的折现的,锴实现财富的爆裂积累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封建社会要是你家想当地主怎么做,爷爷的房子土地传到父亲手上,父亲大的房子土地传到你手上,三代又三代,这样凭着原始的利滚利积累你才能当上地主。那要是有了金融,我借款、负债来增加我的利润,这是就会和哪些没有开启负债的人收入拉开,到了杠杆时代,这样的差距会更大,也就造成了更加严重的贫富。 我们看右边我们把恒定时间单位所获得的收入拿出来,分为了三大部分劳动价值部分、债务价值、杠杆价值。这里有两条斜线是你的科技水平即生产力水平,当然生产力水平曲线也可以考分配方式来进行抬高。我们的第一阶段劳动价值,如果从行业的角度来讲那就是传统的制造业,当制造业的利润被压榨完后,资金开始涌向房地产开始债务价值,再到金融开启杠杆价值,这时候拥有负债与没有负债的人的资产将开始又巨大的改变。当然这一个过程是越来越虚的,越来越偏向虚体经济,但金融不能纯虚啊,所以就拉上个实体,美其名曰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这样所产生的收入就越高,拥有债务杠杆于没有的人收入相差就越大。 但是你不能一直偏离你的生产价值曲线,这时我们转到左边这张图,当一部分人过量的债务杠杆时就会极大的拉开贫富差距,贫富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后,哦,大家开始发现你的收入的增长已经无法弥补你的债务时(生产函数没有随收入曲线的上扬而上扬),你的债务就会坍缩,整体体系倒塌收入回到生产价值上去。然后拉着等生产力就是那条斜率上升,再开始新的一轮债务杠杆。 今天就先聊这么多,下次我们再沿着这个思路看看如何下沉到中观上,看看这一框架对于中观资产框架的参考价值。 最近有些忙,《鉴证失衡》可能更不聊了,因为那个的整理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我会把这个宏观空间下的顶层世界观更完,《鉴证失衡》可能要等到暑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