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七十岁的赵大妈,老俩口都是退休教师,这一生最让她们骄傲的就是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儿子,相反,最让她们后悔的也是不该把儿子培养这么出色。由于年龄大了,老俩口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前几天赵大妈的老伴病了,她带着老伴到当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肝癌,赵大妈一时不知所措,再三犹豫,拿起电话打给在国外的儿子,让他能请假回来带上老爸去大城市再检查确诊。然而,儿子的回答让她心痛不已,儿子说工作太忙了,实在回不去,让老俩口自已去北京,找最好的医院和医生,不行再雇个护工,别怕花钱。赵大妈放下电话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会买高铁票,她无助地去找住在城西的外甥,让外甥帮忙给预订两张去北京的高铁票。外甥对赵大妈说,“没问题,这就给你买票,大姨你以后有事情就来找我,你们年纪大了身边没有儿女帮忙,有事就找我们”。边说边随嘴问了句,大姨你们去北京干嘛?,老人家不敢说出实情,因为儿子不让说,就含糊地对外甥说,你大姨夫身体不太舒服,想带他到大医院检查一下,随便去北京逛逛。外甥听后,对赵大妈说,您怎么不早说哪,正好我这几天也没什么事,明天我开车送你们去,老人家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再三推迟,可外甥坚持,就这么定了,您们这么大岁数,自己去北京,人生地不熟的,再出了什么事情,我妈非骂死我不可,说完就退掉了高铁票。赵大妈回到家中,心里难过,躲到卫生间里大哭一场,又怕老伴听见后伤心影响病情。过后老伴问儿子是怎么回复的,赵大妈告诉了儿子的安排,老伴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一句话也没说。想必也和她一样,后悔把儿子培养太出色了吧。是啊,儿子从小就品学兼优,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是同龄孩子的姣姣者,老俩口省吃俭用,舍得花钱送儿子上各种补习班,竞赛班。高考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国内名牌大学,之后又被选送到国外留学。那几年是老俩口最骄傲,最荣耀的时候。不只是邻居和同事们夸赞,自己的妹妹,妹夫也总是羡慕他们有个出色的儿子,对比她们的两个儿子,觉得是烂泥糊不上墙。为了支持儿子,老俩口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又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在英国给儿子买了房子,她们回到了家乡的老宅居住生活。乡亲们都认为她们会去外国儿子家养老享清福,她们也是这么想的,儿子有出息,老了能借儿子的光,去享受外国人的生活,中心暗喜,等待着那一天。接着她们又不断摧婚,让儿子早日结婚成家。一天,儿子告诉她们儿媳怀孕了,这才知道儿子他们两年前已经结婚了。这么大的事情,儿子竞然没有告诉她们。儿媳生产时老俩口匆匆忙忙来到国外儿子家帮助照顾儿媳,带孙女。可来了半个月就住不下去了,儿媳处处看不惯她们,嫌弃她们,说老人干预了小俩口的生活,老俩口在儿子家过的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还经常听到小俩口用外语吵架。儿媳妇动不动就和她们说人权,讲欧洲的生活理念。孙女刚刚2岁,就被儿媳送到一个早教学校,客气地把老俩口请回了国。她们知道儿子儿媳己经习贯了国外生活,和她们的观念及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差距,她们再也不可能去国外的儿子家一起生活了。一恍十年过去了,儿子总共回来过两次,而且都是匆匆忙忙的住上两天就走了,儿媳和孙女一次也没有回来过。那时候觉得儿子忙有出息是好事,总不能把他拴在身边,认为儿子是出色的,是干大事的。不能影响他的工作,扯他的后腿。可这次老伴有病她可慌了神,身边没个人帮忙,真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真庆幸有两个外甥的帮助,带她们去北京,订酒店,网上挂号,智能取药,预约各种检查,一切事情都是外甥帮助办理的,若要两个老人自己来京看病还真是干着急没办法,面对科技发达的今天,老人们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老伴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肝癌晚期,赵大妈再次给儿子电话,让他请假回来陪陪老爸,儿子急怱怱地回家呆了三天,就返回了,临走时嘱咐老妈,要找最好的医生治疗,不要怕花钱……。钱,钱,钱,就是钱,难到钱能买回你老爸的命吗?儿子走后,她又偷偷地哭了一场。这个出色的儿子让她太伤心,太失望了。妹妹家的两个儿子虽然没有那么出色,但一大家子人过的却其乐融融,儿孙满堂,天伦之乐。又过了两年,妹妹去世了,儿子一家三口回来奔丧,孙女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根本就不认识了,那一身穿戴和这个小城真是格格不入,无论婆婆换着样做着吃,儿媳妇也是嫌弃这嫌弃那,完全是远方来的客人,没有一点亲近感。这次儿子一家回来住的久了一些,不过一家三口住在酒店,见上一面也不容易。老太太问儿子,这次怎么想着回来了,儿子说,我们常年不在家,都是老姨一家在照顾你们,老姨走了,我们理应回来送送她,感恩呗。老人家想,总算你还有点良心。在同街坊邻居的聊天中,无意中听说过几天这里的房子要拆迁,赵大妈半信半疑地到村委会问个究竟,主任告诉她,早就传开了,文件都下来了,也让你儿子的同学转告你国外的儿子了,你怎么才知道,你儿子没告诉你吗?赵大妈一下子懵了,儿子早就知道了,怪不得这次主动回来说是送送他姨,感情是奔着拆迁来的。果然,一周后上面下达了拆迁通知,儿子坐下来严肃认真地和老妈商量拆迁款的事。按拆迁条件和面积,赵大妈家可分到三套回迁住房,她明确告诉儿子,只要房不要钱。儿子不解地问老妈,你一个人要那么多房子干嘛?老太太说,我年纪大了,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留不住的。三套房子我住一套,另两套租出去,租房钱可细水长流,够我养老的了。儿子不高兴地说,最近他看好一个项目,准备投些资金,问老妈能不能不要房子,把拆迁款先给他用,老太太被儿子理直气壮的话气着了,严肃地回复他,我和你爸这辈子都没亏待过你,以为你出息了,我们也有依靠了,可他到死也没靠上你,你爸的丧事,你的老婆孩子都不回来,现在你带老婆孩子从国外回来找我要钱,你还知道要脸吗?儿子被老妈的话震住了,儿媳听不下去,拉着孙女夺门而出,不辞而别。老太太气愤地把多年憋在肚子里的话都说了出来,心里舒畅多了。这次她真正感受到了儿子的自私和人性的缺失。后悔当初只注重抓他的学习,而忽略了品格的培养。这些年都是妹妹家两个儿子照顾她们,虽然两个外甥没有儿子这么出息,可比亲儿子还亲。老太太越想越后悔不该把儿子培养这么出色。赵大妈在村委会的见证下,立下遗嘱,待她去世后,两套房子分别给两个外甥,另一套捐给希望工程。儿子得知后摔门而去,再也没有回来过。两个外甥说,我们不要你的房子,没有您的遗产一样会一如既往的照顾您,为您老人家养老。他们争着要接大姨去他们身边居住,以方便照顾。赵大妈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执意搬去了养老院。
王晓民,1960年生人,1978年入伍,部队退休。曾任团.师干事、师宣传科长、团政治委员,上校军衔。热爱写作,诗歌,摄影。曾在军内外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文章、稿件、诗歌等300余篇。用文字养心,用镜头养魂,记录美好,分享感动,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