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宋杂谈系列之四十八:谈谈"钱"

 北疆文艺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谈谈"钱"

●宋义斌 

坦率地讲,我是很崇拜金钱的。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就可以在很多事情上敢于涚“不”。有钱就可以说走就走的旅行。有钱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还能帮助实现心中的梦想,能载人到达理想的彼岸。有钱的好处可太多了。

看看名人是怎么看待钱的:王尔德(英国作家、艺术家):年轻时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塞诺尔-巴特勒(英国作家):人们说有钱是万恶之夲,但缺钱同样也是。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要想知道金钱的价值,就想办法去借钱试试。作家张爱玲:我喜欢钱,我只知道钱的好处,不知道钱的坏处。迅说:人只要有足够的钱,烦脑就会减掉百分之九十以上,情商和智商也会提高,更不会乱发火。”。“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鲁迅在说钱的作用及重要性。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经典语录中有这样一句:“如果别人向你扔钱,你就应该弯下腰捡起来,如果你很需要的话。为了生活,放下点尊严没什么了不起。”。亦舒是说对穷人来说,生存比尊严更重要。

古人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那是没饿到那份上,饿到一定程度都能易子而食,还管他嗟来之食?连名人都如此看重钱,何况我们凡夫俗子?“钱买不能带来幸福。”那是假话。穷人的心酸大多是因为没钱。富人的烦脑大多是因为钱太多。

钱不能改变一个人,你还是你。但钱能解放被贫穷束敷住的天牲和想像力。

“钱不能带来快乐”也是假话。不说别的,烦燥时看看自己银行卡的余额,这夲身就能让心情抒畅起来。有钱好哇,我要是有钱,出门就可以鸣锣开道,周围围着一群保膘,簇拥着我走在大街上,向路人宣告一一我是名星他爹!有钱好哇,有钱腰就粗,就可以大口喘气。有钱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用钱能办到的事,只要有钱那都不叫事!有钱好哇,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惹出事也不要紧,大喊一声:我爸是李刚!定能镇住那些老爹不叫李刚的人。

我很赞同这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能的。“钱不是万能的”,是说即使有再多的钱,有些东西也是买不到的,比如时间,比如失去的青春。“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是说如果没钱,一切事情都得停摆,“,一分钱憋倒英雄汉”,“贫贱夫妻百事哀”。

在当下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俗语日益被强化着。罪犯可以用钱买自由,甚至可以买命。人们都说钱买不来健康。但钱可以维持生命。只要你得的不是绝症。都说钱买不来爱情。爱情能不能用钱买,关键要看有没有人卖,只要有人卖爱情就能买到。就好比月亮,你买不到是因为没有人卖月亮,只要有人卖,月亮也是可以买到的。有卖就有买嘛。我们看到,有不少老夫少妻。比较典型,引领时尚潮流的,当属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他“嫁给”了大他十几岁的亿万老富婆,大文豪苏轼说“一树梨花压海棠”应该倒过来了。有一次迟重瑞在舞台上,表白心迹:我和xxx结合主要是我们都喜欢京剧。网上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农妇,唱京剧可以和原唱媲美。你咋不嫁给她呢?我要是老重就这么说:我和她结合主要有二点:一是我们都热爱京剧,二是她有钱。二者缺一不可。有很多女大学生喜欢嫁给都能当她父亲的富豪。我在微信视频上看到一场婚礼就是,桌子上放着一大撂线。当时记得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新郎好像二十一,新娘似有五十七。若问岁月有多远,一张薄纸定距离。莫怪小伙太物欲,只因社会多势力。只要多揣金元宝,凤凰也能嫁给鸡。这种老妇少夫现像现在虽说不多,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老牛啃嫩草或是牛犊啃秋草这些人,人们会认为那是为了钱,可当事人不这么说,他(她)们会说是为了爱情,你还无力反驳。甭管爱不爱了,人家能和你睡觉,为你生娃,能和你在一起过日子这就够了。这至少可以说钱能买来家庭。至于这样的家庭有没有爱情,除当事人之外谁又能说得清呢?

通常情况是:和有钱人结婚要谈爱情,和没钱人结婚要谈钱。

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上代人,多数没上过学,他们大多不知道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甚至都没听说过“爱情”这个词,不也过了一辈子吗?还鲜有离婚的。现在的年轻人大讲爱情,有许多人最终被爱情所害,弄得遍体鳞伤。所以呀,还是少谈点马尾巴的功能,多研究一下酱牛肉怎么做吧。其实婚姻就是男女到一起撘伙过日子,就是一种结合,也是一种契约。这有点像一个合资企业。

男女恋爱期间就相当于有意向合作的两个企业在谈判、考查、了解阶段。恋爱谈成领了结婚证,就是俩企业谈判成功签了合同。当然,在恋爱、谈判期间各自要提出条件以及对对方的要求。恋人要计划好婚房怎么买,双方各出多少钱。企业间要约定好各自占多少股份,由谁控股等问题。这是必须的。接下来就进入履约时期。而离婚,就是企业撕毁合同。家庭进行财产分割,企业股权分离。

钱的重要性在男女婚姻中的表现比较突出。鲁迅就说过:“首要是生活,爱情才有所附丽”。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看过央视新闻调查一挡“裸婚”话题,介绍了四对裸婚,这四婚姻有三对爱情最终都被现实生活打败,一对还在踌躇中。

这是因为人是群居的,人与人必然会有交往,当看到别人的生活,再对比下自已的窘境,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这种失落感聚积久了,到一定程度就会暴发,就会冲出爱情的牢笼。要想坚守住爱情这块阵地,除非不接触人,要么有坚强的意志力。

人们常说,找对像要先看人,经济条件是次要的。话是这么说,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把经济条件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媒人提亲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家庭条件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见面。这并不能说是多么看重钱财,而是要一个最低生活保璋。

很难想像,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父母不担心?这在女儿出嫁表现的尤为明显。自古以来就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之说。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至今养家的责任主要还是由男人来承担。看电视,在一期非诚勿扰节目中,一女子说:“我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句话成了物质女的经典语录,传的沸沸扬扬。老梁对此有一句评语:人家要的是一个生活保障。没钱了可以把宝马车卖了,自行车才卖几个钱?我要是这位姑娘,就不会说的这么“血腥”。我会这样说:我即不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我坐在三轮车上看热闹。看看前面的宝马车,让我砥砺前行,一路狂追;再看看后面的自行车,满满的幸福感在我心中荡漾,一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耳边回响。要知道,要实现心中的理想,毕竟得先吃饱饭才有力气去奋斗啊。

就算儿子取媳妇通常也要了解一下女方家情况,估摸一下今后能否在经济上拖累儿子,只不过在程度上差些罢了。有一次别人为我女儿提亲,俩人初次见面,小伙子就迫不急待地问我女儿:你父母有没有劳保?身体咋样?有没有病?我女儿很反感,回来跟我学,我也不高兴: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也应该了解,但这不是第一次见面就该问的。再说了,人人都会生病,没病还不死人呢,早病早死,早死早利索,这小子怎么这么想不开呢?我对姑娘说,要是再见面,你告诉他,就说我爸准备给你提供一份祥细报告。可惜没再见。

我想起在网上看到一个选女朋友的标准:姑娘相貌要第一,家中要有一个亿,希望父母都有病,最好癌症到晚期。

我就想:我若是个亿万富翁,这小子巴不得我们有病,要是得了不治之症,这个抠门小子保不齐会扒在被窝里偷着乐呢。

同时,我也坦率地讲,我是很鄙视金钱的,当我解决了温饱的时侯。有人说,生活所需之外的钱都是用来炫耀用的。

我们看到或听到有多少人因为钱多搞的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像那首歌唱的:“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卖儿卖女,有人为你去坐牢,一张张钞票,一双双镣铐,钱哪,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

钱也是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也可以给人带来灾难。甚至因钱丧命。这就有一个如何掌控和使用钱的问题,掌控得好,就是个好东西,反之就是个祸害。加拿大一位老者买彩票中了一亿美元大奖,有了这一亿美金,在一年之内,把他家搞得家破人亡。这位老者中奖后买了一个带游泳池的豪华别墅,又给儿子买了一辆跑车,结果儿子开车出车祸撞死了,儿媳妇在泳池游泳溺水而亡,老伴受到如此打击得了精神分裂症。有一张图片,这位老者站在泳池边上木然地说:“我真不该中奖啊。”。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了一件事:美国有一对夫妇买彩票中了5亿美元大奖,扣掉税后还剩3.26亿美金,合21亿人民币。

5个月后,有记者去采访这对夫妇,发现他们的生活跟之前没什么两样,没有豪华游艇,没有豪华汽车,也没有豪华房子。他们依然去廉价超市买东西,亲自处理垃圾。记者问:你们的钱都用到哪里了?这对夫妻笑着说搞了些投资,捐赠些慈善事业。他们也考虑过用于消费,但他们说物质的欲望一旦被点燃就会失去理智。马云接着说:“难能可贵的是这对夫妻对金钱的态度。有钱不要挥霍你的钱,因为他能让你保持清醒和理智。没钱更不要挥霍,因为生活处处需要钱。能掌控好金钱的人才能掌控好人生。”。这对美国夫妻对金线的态度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就如有些富豪过着俭扑的生活一样。

我远没有达那样的境界,所以我比较不赞成富豪们过俭扑的生话,就像那对美国夫妻一样。挣钱第一要务就是要改善生活条件嘛,就要充分地享受人生。我的看法是物质欲望被点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要控制好火苗,把火候控制好别烧着自已就行。这要有技术,更需要理性。前面提到的那位加拿大老者,他就没控制好火势,失去理智才出事的。

有好事者调查过,全世界那些中大奖的人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结局都很悲惨。

这星因为这些人一直都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中大奖突然暴富,被财富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久憋的欲望像浇了一桶汽油迅速燃烧起来,对财富做出了不明智、不理性的安排,就容易出事。老梁说过:穷人别想发财,发财轮不到你,穷人承载不了太多的财富。这话就有点不对了。富人不也是从穷人转过来的吗?老梁一直都是我崇拜的偶像。听到他说这话后,我才感到这老梁还挺坏的!

钱是个好东西,那是在你需要它的时侯,一但钱财满足了你生活所需,它就不重要了,甚至可以说是废纸一张。是的,一块手表几万几十万,不就是把钱当做废纸来用吗?我本人对奢侈品是很反感的,我若是个富翁决不会买奢侈品,我会把买奢侈品的钱用来帮助别人,比如用来帮助谁些得白血病的孩子,帮助谁家孩子没钱上大学,更有意义。

有人会说:有钱你可周游世界呀。我会说:世界那么大,你能都走遍吗?也有人会说:有钱你可以买大房子,买豪华别野啊。是的,如果你买了个用黄金打造的别墅,第一次进去会十分惊呀:哇塞!这也太漂亮了。第二次进去我就不会喊“哇塞”了,等到第三次进去,指定没啥感觉了。也许我会嫌那辉煌的金壁太晃眼晴哪。依我判断,富豪们刚开始变富时都会有一段炫富时期,弦耀的另一个作用是告诉人们:我有钱了,我是个成功人士。这样才能提高社会地位,才能被人高看一眼。这在商界尤为重要,试想,开着夏利车和开着宝马去签合同,成功率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买私家车都喜欢买大排量的,这在全民还没有达到普遍富裕的当下,这也是一种实力的彰显(尽管有很多是货款买的),一但都富裕了不需要证明给人看了就会买实用型小车,欧美国家就早已过了买大车的时代。

有人说马化腾生活低调。我认为现在的马化腾生活俭朴不能说是低调,因为全中国人都知道他是个大富豪,他没有必要向人证明了,没必要再弦耀了。只有在他获取第一桶金时,仍然保持没发财时那样的生活标准那才算低调。马云现在喜欢穿布鞋同理。不过能做到这点恐怕也没有几个人。

在不作的前提下,其实满足生活必需是用不了多少钱的,你穿件一万元的貂和穿一百元的棉袄,都可以过冬,棉袄可能比貂还要暖和。一万元的手表和一百元的手表走的时间是一样的。人们常说的钱多多花钱少少花也是这个意思。

畗人和穷人在生话用品上没什么差别,主要差别应该在吃上。坐宾力车的感觉和坐夏力车的感觉没什么不同,要说有也是轻微的,完全可以乎略不计。而在吃上就不同了。当穷人的你进入了一家大饭店,看到富人坐在旋转餐桌前大口大口地吃着海参、鲍鱼,你狠狠心也只能买个猪蹄坐在角落里黙默地啃了。要知道鲍鱼的味道和猪蹄的味道可有天壤之别啊。人家在喝人头马,而你恐怕连卢州驴叫都舍不得买。再看看人家那排场,那气势,再看看自己。

和欧美国家不同,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就是要当后代打下基业。若能为子孙留下丰厚的财产,那固然好。若是没留下什么,也不必惭愧,不妨这样想这样来慰籍自己:没留下财产也好,免得给子孙带来锅害。马云说:“有一个小房子,有一部车,一年收入二、三十万,这样的人最幸福,没有比他们更幸福的了。如果有一千万,麻烦就来了,你得考虑是买股票还是投资房地产。如果有一个亿,那麻烦就大了。马云说的有点道理,当然了,成功人士说的话都有道理。

我说,吃饱喝足奋斗在致富路上的人最幸福。因为时不时的会有惊喜袭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而富人早已过了惊喜阶段,对此早已麻木了。

我对女儿说:如果你有一千万,你就不会去上班了。女儿说:那也得上,不能在家呆着呀。我说:你现在上班,若是被老板训斥,或被同事排挤,你能忍受,因为你需要这份工作帮助养家,但是当你有一千万时,你就会想:我有那么多存款,不靠工作吃饭,我才不受这窝襄气,立马就会炒老板鱿鱼!不过,话说回来,若是身价千万,同事也许不会欺负你,老板也会对你礼让三分。但这不属夲案讨论范畴。

财富多了,怎样对待财富,怎样理好财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对此,古人曾有精辟论述。唐代文学家张悦写过一篇《钱夲草》,文章把钱比喻一味草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文章不长,现全文录于下: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则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因厄之患至。一积一散为之道。

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礼,则弱智伤神,切须忌之。此文全篇不足200字,却把钱说透了。

“味甘,大热,有毒”寥寥几字就把“钱”这味草药的药性定了位。它是盘中餐,身上衣,遮风挡雨的房子,随心所欲的日子,所以“味甘”。但是它的性子“大热”,容易让人上瘾,痴迷,一心只专钱眼,更无世间其它。为它疯,为它狂,热的结果就是“中毒”,严重者还会被它带进坟墓。它的药效很神奇,只要“吃”了它,往往能立竿见影。双目炯炯,脸上有光,腰杆变粗,昂首挺胸,声如洪钟。解人于水火,如雨中伞,雪中炭。

国家有了它,能利民,能强国,让外邦敬服。但它也能使聪明、干练贤达之人受到玷污、拖累,甚至万劫不复。

不过它也有克星,那就是对于清廉之人是无可奈何的。

他谆谆告诫那些拥有巨量财富的富豪们,最好能将多余的部份分舍出去,以之回馈给嗷嗷待哺的贫者、弱者,造福社会。

否则,不仅不会有恒久的发展,真正的快乐,甚至还会祸害无穷。

“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另外,钱财要取之有道,不谋非分,不巧取豪夺,不然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神灵定会降罪惩罚的。

攒钱是没有错的,但也要在该花的时侯花出去,钱夲身的职能就是流通,都捂住不动,社会还怎么运转?

因此,早晚必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发生。

而只花钱不挣钱,那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饥寒交迫必定会找上门来。

看来,要驾驭好金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要费些心神的。

当然,这是对富人说的,若是穷人驾驭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因为穷人夲来就没几个子。

张悦先生给了我们七件法宝:

1、道:用钱有度;

2、德:不把钱当宝贝;

3、义:付出与所得相应;

4、礼:不贪非分之财;

5、仁:乐善好施,有扶危济困之心。

6、信:一诺千斤,绝不违约。

7、智:不让钱伤害自己。

只要牢记这七件驭财法宝,“钱”这味特殊的草药就会成为人的忠实奴仆,大可放心使用,“久而服之,令人长寿”。反之,则会伤痕累累,身败名裂。

不过,说起来容易,真要依这七法行之,富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有的些人闸述自己的思想主张,但是自己却不是个践行者,所谓说一套做一套。

据说写下“熟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唐代诗人李绅,自己就是个最能祸害粮食的人。

是的,如果读几车圣贤书就能照着去做,这世上不都成贤达者了?

有人说,这世上有两件事最难做:一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前者成功了叫思想家;后者成功了叫企业家。二者都成功了,那是孩他妈。

在人这一生中,对金钱的欲求大致可以用一条抛物线来表示。

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吃妈妈的奶水,不知道这世上还有终身依赖,称为“钱”的东西。这时抛物钱在零点。

随着年令的增长,开始意识到钱的作用,抛物线逐渐上升。结婚成家后,百业待兴,发觉处处都需要钱,这时对钱的欲望达到了抛物线的最高值。

经过奋斗打拼,各种需要有所安排妥当之后,抛物线开始缓慢回落,到五十岁以后,自己担当的责任大多已经完结,抛物线迅速下落。到了七老八十时,抛物线会接近最低点,到了火葬场才回落到婴儿时期的零点。

最后,套改一首古诗作结束语:

玩字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既然夕阳无限好,管它近不近黄昏!




作者简介

      宋义斌,60后,曾就职于鸡西市梨树区政府物价局,热爱文学,有大量文字发表于各大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