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漂儿鲁迅,把房子从绍兴置换到了北京,那么他的祖宅有多大?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3-03 发布于山东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100年前,北漂儿鲁迅把房子从绍兴置换到了北京。绍兴的祖宅卖了1600大洋,北京的四合院总共花了4200大洋,弄得鲁迅还借了500的短期高利贷才凑齐的钱。

之前我以为鲁迅这主要是自住,其次为了投资,毕竟在他离开北京的时候,北京房价就涨了50%左右,每年涨幅8%以上。

今天偶然看到鲁迅写给许寿裳的信,其中写到“在绍之屋为族人所迫,必须卖掉”。可见鲁迅当年是舍不得卖掉老宅,毕竟这是周家住了400年的老宅子,承载了太多的家族往事。而且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朱安(鲁迅正妻)陪老母亲住在这里,既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活,鲁迅也不愿意朱安来北京和自己住在一起。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鲁迅的祖宅既然是好几个“房头儿”共同所有的,而鲁迅一家就分得1600大洋,那合计就是1.5万大洋啊,比北京的豪宅四合院贵多了,这是为什么?

赶紧上网查了一下,鲁迅的祖宅有多大?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大跳。鲁迅绍兴故居,占地50公顷。

估计很多人对这个没概念,那就换算一下,50公顷就是0.5平方公里,750亩,50万平米,正好70个足球场那么大。知道故宫吗?占地72万平米,也就是说,一个半鲁迅故居,就赶上故宫的占地面积了。

50万平米如果在北京市区,至少开发出一个百万规模的超级大盘,能有1万户3万人。16个鲁迅故居就能赶上一个天通苑了,我的天哪,鲁迅的家族当年是有多牛逼啊,能有这么大的宅子?难怪能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了,这全是他们家族的产业,是个庄园。

可问题来了,这么牛逼的家族为什么要卖房?因为衰落了,不光是鲁迅这个房头儿衰落了,是整个家族的衰落,所以不得不卖房,鲁迅不想卖也必须卖,否则其他房头儿拿不到钱。

那这问题还来了,这么大的面积卖了1.5万大洋?这到底是说明当时绍兴的房子值钱还是不值钱啊?750亩15000大洋,连房子带地折合20一亩。但也不能这么算,得看鲁迅他们家的。按现在的资料是占地3000平米,当年1600块大洋,那就是每平米0.5大洋左右。

而同时期的北京呢,用鲁迅后来买的小院子做参考吧,占地400平米,花了800大洋,每平米2块钱。能说明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或许能说明当时北京的房子也还算值钱吧,其实更值钱的是地,什么时代都是“炒地皮、刮地皮”,房子只是个标志物而已。

其实当年的地也并不都值钱,城外的就没人爱要,因为房子不值钱,土地也不值钱。小时候邻居家的祖坟在永定门外,大概是在南三环一带,当年三亩地才花了10块钱,2000平米哦,能在北京城里换5平米。这还是近郊的,要是再稍微远点儿,比如大兴的,那2块钱一亩都不好卖。所以房产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地段儿,地段儿,还是地段儿。

当时北京的房子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最贵的要800大洋一间,最便宜的只要30块钱,甚至更低。为什么,也是因为地段儿。其中最贵的地段儿有两种,一是东交民巷使馆区,因为是最安全,算政务区吧;二是前门王府井一带,因为是最繁华,算当年的产业区。而最便宜的呢,基本都在南城两广路以南,因为是贫民区。

那会儿南城最好的地段儿基本都在两广路以北,宣武的以会馆为代表,相当于现在的机场商务区,汇集各路文人政客和商人。中间的以前门外为主,商人和演艺界大腕儿们为主。崇文的以鲜鱼口兴隆街打磨厂到花市为主,汇集全北京的高档手工业和珠宝业,绝对的高端产业区,自然房价贵。

从800到30大洋,大概是小30倍吧,这好像比今天的差价要大的多,说明什么?是贫富差距缩小了吗?有可能吧,毕竟当年像鲁迅这种文人和公务员双重身份的,月收入至少400大洋,而骆驼祥子呢,10块钱,毛伟人8块钱,40-50倍的差距。相当于现在跑滴滴的如果每个月挣1万,那鲁迅就挣40万,年薪500万,买什么房子不跟玩儿似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生的境遇也是随机的。当年鲁迅被逼无奈卖掉祖宅置换到了北京,对了还是错了?无所谓对错,反正他也没辙,老家,是回不去了……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