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悲伤——《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

 新用户3134eDv6 2023-03-04 发布于陕西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十月》2013年第2期。

      涂自强是一个从偏僻深山里考上大学走出来的孩子。他的一个姐姐十六岁的时候跟人跑了,现在杳无音信。他的两个哥哥,一个痴呆,不到七岁夭折了。另一个哥哥去山西煤矿挖煤,不见了踪影。为了他的考上大学,全家人为他高兴,全村人为他骄傲。大家凑起来的学费,被母亲用一个不带着缝起来缠在了他的腰间:“哪怕是睡觉,都不要把它解下来。”母亲这样叮嘱他。

      为了能再赚点学费,涂自强决定早点出发,背着简单的行李步行一路走到武汉去上大学。他在镇上建筑工地干了三天活儿,又在县城一个洗车店帮了几天忙,还在襄樊的一个餐馆了打了几天工。在报名缴费之后,他从家里带的钱和路上打工挣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好在老师帮他联系了在学校食堂帮厨的活儿,他不但可以吃饱肚子,还能够得到一份比在图书馆帮忙还多点儿的报酬。同时,他周六周日还应聘了一个高二学生的家庭教师。——他靠着这些,勉强维持住了自己大学上学之用。

      作为一个理科生,没有电脑不行。在买不起的情况下,同宿舍赵同学把自己的旧电脑送给了涂自强,涂自强以给赵同学洗四年衣服作为感谢。李同学为了照顾涂自强,把自己的旧手机送给涂自强,涂自强一样用帮忙洗衣服作为交换。

      涂自强在大学的时间,已经被他用各种各样的安排扯成了一缕一缕的丝条儿。他必须这样努力,也只能这样努力。因为像他这样的,除了考研成绩第一名没有人可以替代之外,他再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能让自己留在城市,实现家乡人对他的殷切期望。

      命运多舛,世事难料。就在涂自强积极备考即将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前两天,父亲因为村里纠纷去世,涂自强紧急赶回家帮忙料理,因而错失了考研机会。他只能毕业就业。

      因为不是名校毕业,他的工作很难找,而且工资很低,仅够维持生活。可惜的是,他们的老板跑路,他的年终五千块钱奖金也泡了汤。他那个春节不得不在一家饭店打工挣钱。他的第二份工作依然不是太好,但他很努力,就在他的工作刚刚稳定下来有点起色的时候,山里下大雪老家的房子坍塌,母亲被塌在下面。幸好母亲只是受了点伤,没有大碍。家里是住不了了,他只能带母亲到他打工的武汉,租房子。

      当然,他被公司开掉了。回到武汉,他就得重新找工作。母亲去了他打过工的饭店帮忙洗碗。就在他跟客户谈业务的时候,母亲在饭店跟客人发生争执,引起了麻烦。为了母亲,他不得不终止业务,把母亲带回了出租屋。他找到第三份工作的时候,需要去二线城市拓展业务;母亲帮人扫大街。就在他把工作刚刚开展起来的时候,母亲在街上被人骗,失踪了。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快赶回来寻找母亲。原来稀里糊涂中到了附近的莲溪寺,一直喜欢拜佛的母亲,在那里帮忙。

     这个时候,涂自强无意中发现自己咳痰的时候有血丝。他一直没有当一回事儿,直到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肺癌晚期,他只有最多一年的时间,很可能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为了在仅限的时间里安排好母亲,——老家是回不去了,房子塌了没有盖,他只能把母亲安排在城里。最后,他去求了莲溪寺主持,把自己的情况如实相告,请求她们能够收留母亲。他给母亲的说法是自己要被派到美国开展业务,让她安心住在莲溪寺里。他让他的室友赵同学,能在有空的时候过去替自己看看母亲。

      小说的结尾处,用一句话交代了涂自强的归宿:“这个人,这个叫涂自强的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出这个世界的视线。”

      涂自强的一生,用小说里的一句话来说,“他从未松懈,却也从未得到。”

      世界上真的有涂自强一样的“倒霉蛋”——他们不是个别,不是一群,而是一层。他们自打一出生,就注定要走过悲戚的一生。一直自我乐观地努力着打拼着,依然改变不了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境遇。他们熬过了一个苦难,后面又有一个苦难在恭候着。在人生这个舞台上,他们就是命运多舛的西天取经者。不过,他们比取经的人更叫人同情,因为他们终将一无所得。

      有人说,人生而公平,因为大家都得付出努力。可是其实上,人生而又不公平,有人努力了一生却两手空空。英国作家毛姆说,“我用尽一生的努力,才过上了平凡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连过上正常的生活都是一种奢望。你可曾留意过:当很多人在琢磨如何能生活得更好些的时候,有些人在为能不能活下来而挣扎。

      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我想,其实不是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遗憾,而是他们曾经努力过的那个样子。他们的人生也许有点悲壮,但是他们的生命里却充满了张力。他们的人生,悲戚,但不乏精彩。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那么,人生又何尝不是用来奋斗的呢?!

      人生仿佛一个链条儿。他们每每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总会出现“掉链子”的情况发生。就像一根竹竿,莫名其妙的就打一个节当处“吧嗒”一声折断了。“人的命,天注定。”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吧。

      方方的小说,往往就像一根银针,深深地扎入到生活的肌理里面,探测出社会的隐形疾病,反映的往往是让人深思的社会大问题。方方的笔调沉重,但是很有力量感。

      大浪淘沙。没有什么能削弱我对作为作家的方方的敬佩!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