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持股过程中的波动怎么破?

 小散户大投资 2023-03-04 发布于江苏

此文写给自己及同样向往价值投资,希望长期持有致富的有梦想的人儿:

初入价投门时,巴菲特的一句:一只股票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芒格的一句:我的财富大都是坐等出来的。让我热血沸腾,我想我也能如此,无惧波动,长期持有。

后来慢慢才发现,主观的认识,和市场的现实,和心理的承受,都是不一致的,甚至相差甚大。股市巨大的波动,长期的震荡,时刻牵动你的神经。你所以为的无视波动,仅仅停留在以为上,你的心里其实还是在意了波动,所以才有持股的痛苦,上上下下坐电梯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你时时要拿意志来对抗,这也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问题是我们大部分都还不能合一。

如此,我们就不能长期持有了吗?

我也曾苦苦思索,终于一天从过去的痛苦经历中,悟出一点,似乎豁然开朗了。

价值投资没有错,长期投资也没有错,你选的股票也没有错,都对!错在市场吗?就是不涨,还下跌,有时涨了还又跌 !市场也没错,它也不知道你持有啥,它只是按自己的性情波动着玩儿。

那么错在哪里呢?

错在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性是贪婪的,是及时满足的。一颗棉花糖我们想立刻吃,而不想等半小时再吃两颗棉花糖,这也是我们自己的天性。

我们以为自己能做到,但实际做不到,我们以为自己能等待,但实际耐心又没那么多?

我终于想通了,开始接纳自己,承认自己的天性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接受自己的缺点没什么丢人,人本如此嘛。延迟满足是不符合人性的,只有少数人可以做的好,而我们是大多数人,所以非常多的时候,理性都败给了感性,虽然我们都知道价值一定会实现。

巴菲特也是终身待在小城,不看股价,尽量远离干扰,加上他确实秉性比较好,才做的到,但毕竟巴菲特只有一个。

巴菲特的理论是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继承并发展成自己的,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理论是继承了马克思再结合中国的实践发展来的,那么我们学习价值投资的理论是不是只照搬了巴菲特了,而忽略了发展成自己的部分呢?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种理论是适合任何情况,任何人的,都是需要不断继承发展的,我这几年的问题,恰恰都在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一心想做到像他那样,但忽视了自己是自己,巴菲特是巴菲特,大家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我相信长期持有的价值,但我还是无法完全忽视波动的,我努力练习延迟满足,但我有时也想卖出点盈利,适时奖励下自己,肯定下自己,这是我真实的内心,也是真实的自己。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正要无视股价的波动,投资框架一定要顺应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一直感觉好,才能做的好。融合巴菲特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个性,痛定思痛,终于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相信在未来长期持有的风波中,能坦然处之。

70%股权+30%交易法则

70%股权,也即是巴菲特说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这块我坚持初心,长期持有,非高估不卖,任市场波动。

30%交易,这个怎么理解呢,也可以说投机,也可以说投资,但我仍定义为投资。只是这30%可以抵御波动对我内心的影响,适合我的部分而已。

具体操作:

买入仓位后,等待股价上涨到合理或略高估的状态,有一定的盈利比率,出手30%,这点算及时满足吧,有了这点点心理优势,加上我现在的修为就可以做到剩余的70%,长期持有到高估,市场发疯的状态了。

30%卖出后,有两种情况

  1. 以后持续涨,再也没有买回的机会了,那也心安理得,毕竟我还有70%呢。

  2. 也会经常发生的,股市波动无序,后面跌了,还可能跌的很多,你可以再把这30%买回,这种也是最好的,如果你还能低价买回,心理优势会更加强,自我感觉会更良好。

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在你长期持有,等待价值变现的过程中,让你有些事做,对波动有些反应措施,也不那么无聊了,有了掌控的感觉,心理也就舒坦多了,持股体验也更佳了,长期持有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还是那句话,让自己感觉好,才能做得好,任何理论我们都汲取精华,再发展融合成自己的。巴菲特说投资能让你和喜欢的人,按自己喜欢的性情过一生。我说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论,能按自己的性情投资一生,才是真正的投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