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年生水稻1年插秧收10茬,2022年度10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培育

 wang_sh 2023-03-04 发布于江苏

七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我们祖先就曾种植水稻,到了唐朝就已成为我们主要的口粮之一,从宋朝开始水稻已从一年一熟提升到一年两熟,明清时期,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熟制提升到一年三熟,云南大学成功培育出能够连续多年生长的水稻PR23就可实现“一次栽种,多次收割”有效节省种植成本和劳动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10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1年插秧收10茬,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每年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吨/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吨/公顷)相当。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从小就学过这首诗,道出了农民种水稻的艰辛,插秧的时候能把自己的腰弯到站不起来,因为一弄就是要弄一整天,云南大学培育出免耕方式的多年生水稻,此次的创新亮点在于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实现了粮食生产向简轻化转变,多年水稻的这一研究成功是革命性、颠覆性的,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千万年来,中国人和水稻从相识、相知、相守,中国农业科学家们从未停止对水稻未知领域的探索,水稻的亩产量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水稻的最高亩产量突破了1200公斤,涌现了一批科学家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更踏实,让中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多年生水稻是云南大学经过30多年的坚持和探索不断对水稻进行培育、创新、应用的结果。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多年生水稻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水稻品种,30多年的工作生涯,坚持做一件事,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最终把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水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相比一年生水稻,多年生水稻从成本上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投入达60%以上。云南山地多,平地少,水稻种植多以在山地开垦出来的梯田,多年生水稻从第二季开始每季能大约减少每亩500至600元的直接投入,且连续多年不需要对田块进行翻耕,实行免耕后减少了劳动力、肥料、农药的投入。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胡凤益的多年生水稻就像“韭菜”一样,种一次可以连续收割二次、三次,甚至两年、四年,胡凤益说农民总是在寻找农田耕地的免耕技术,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它的优势在多年生水稻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年每亩多年生水稻的田地可以固定二氧化碳20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54公斤、增加土壤全氮0.061公斤,多年生水稻相比一年生水稻更节约水资源,因为从种子或移植苗中长出新作物相比,“再生作物”所需的水更少。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