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含堂经方治验——​​​​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头痛(脑动脉硬化)

 虚竹怀远 2023-03-04 发布于湖北

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物组成】

黄芪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桂枝三两(9克) 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6~10枚)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煮取二升(400毫升),温服七合(140毫升),日三服。

头痛(脑动脉硬化)

齐某某,男,56岁,农民。1997年10月3日初诊。

1月前出现头前额部疼痛,伴颜面麻木,乡村医生治疗10余日,无效,遂来我院门诊,西医经颈颅多普勒检查,诊为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因患者不欲服西药,求余诊治。查其面色黯黑,形体瘦弱,遇风寒则头痛、麻木加重,神惫,饮食及二便自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浮而无力。诊为头痛(脑动脉硬化),证为卫气不足,风寒侵入阳明,经脉痹阻。治当益气通阳,祛风散寒,活血行痹。

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生姜15克,大枣6枚,川芎12克,白芷10克。水煎服。服5剂,头痛消失,颜面麻木减轻,继以前药又服10剂,诸症悉退。因脑动脉硬化系中老年常见的顽固性疾病,嘱患者将上药加重剂量,改汤为散,每服10克,日3次,续服3个月。1年后追访,病未复发。

按:本例头痛(脑动脉硬化),病因病机为,患者年近花甲,形体已衰,卫气不足,外界风寒之邪乘虚侵入阳明经脉,脉络痹阻不通,因而出现前额疼痛和颜面麻木。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重用生黄芪大补卫气,桂枝通阳散风寒,与黄芪并用能鼓舞气血运行,生姜助桂枝祛风散寒,大枣甘温,助黄芪益气,加白芷直入阳明以祛散风寒,川芎活血祛风、散寒止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现代应用于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低血压、频发早搏、窦性心动过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氏病等;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癫痫、面神经麻痹、挠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根炎、不宁腿综合征等。此外,尚用于颈椎病、硬皮病、皮肤炎、肩周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胃窦炎、褥疮、荨麻疹、复发性感冒、血管神经性水肿、单纯性肥胖、盗汗、痛痹、慢性下肢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暑天低热、舌边麻木、外伤性头痛、老年前列腺肥大、小儿多汗症、白带、痛经、妊娠腹痛、产后身痛、产后尿潴留、产后痉病、产后痿躄、产后指掌麻胀等。辨证要点为卫气不足而感风寒,脉络闭塞不通,症如形体衰弱,局部麻木,或疼痛,恶风寒,舌淡,脉浮弱。

【现代应用选录】

脱疽:本组共20例患者,其中发于一侧者18例,发于两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川牛膝10克,鸡血藤30克,炙乳没各10克,炙甘草6克,水蛭末3克(冲),三七粉3克(冲),肢凉明显加制附子10克.(先煎),细辛6克,下肢酸胀沉重加木瓜20克,薏苡仁30克,患肢局部有紫红色斑点,压久退色者加丹参30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上药随症加减,水煎服,煎二煎合而为一分,两次口服,倒入脸盆再煎,趁热外洗患肢,每日外洗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每60日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用水蛭、三七粉(1:1比例)口服,巩固疗效,每次3克,每日两次。并注意戒酒、适当休息、保暖等措施。结果:临床治愈9例,占45%,显著好转5例,占25%,进步6例,占30%,无无效者。(崔振波,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脱疽20例。黑龙江中医药,1998,(1):18)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