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汗 盗汗 自汗 半身汗 黑汗 红汗 黄汗的治疗

 世人皆由命 2023-03-04 发布于广东

一、临床治疗汗症要点提示

1.盗汗者,卫气不与营卫和谐故也。(曹颖甫)。

2.自汗者阳虚,盗汗者必阴虚。(张景岳)。

3.寒邪从阳虚出者之汗,为冷汗。热邪乘阴虚出者之汗,为热汗。前后背湿冷汗自出,为痰症。

4.多汗者,表气虚。自汗者,风湿、暑病。汗出身又软,湿热合邪。

5.睡醒汗出谓自汗,又纳差,属胃阳,虚则补阳固卫。睡熟汗出谓盗汗,属肾虚有火,治宜滋阴降火。

6.《望诊遵经》诊汗提纲曰:“头额汗出者,病在诸阳。手足汗出者,病在于胃。心窝汗出者,心脏亏虚。阴下汗出者,下焦湿热。汗出偏沮者,使人偏枯之先兆。黄汗者,湿热之证。白汗者,厥气之证。红汗者,气虚之候。汗出如油者,命绝之容。汗出如流珠,脉浮者,卫气衰。汗大如贯珠不流者,元气绝。三阳实,三阴虚者,汗不出。三阴实,三阳虚者,汗不止。”

7、风与温热属阳邪,阳邪袭表,气血外应故脉浮。风性疏泄,热迫营外越,故自汗出。

8、太阳病时,正邪交争,机体为解除疾病,就是要出汗的,出汗前,血管会扩张,汗水才会从皮孔排出,脉也会浮,随体液之波动,体表温度也会升高,人体内就会感到发冷。

二、经方治疗思路选择

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严重自汗者,如,顽固性自汗伴恶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细无力等,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

汗多,心悸,桂枝加附子汤加龙骨,牡蛎治疗。

烦燥不安,出冷汗者,附子泻心汤加肉桂治疗。

汗漏不止,肢冷汗多,平时体虚易汗。用中风兼阳虚汗漏证的主治方桂枝加附子汤治之。

● 大汗后阴阳两伤,或仍漏汗不止,为阳虚卫阳表不固,汗孔不合之故,治疗应主用补阳药,因扶阳才可摄阴,阳生则阴长,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固表,或用黄芪量大加补中益气汤以固肺不固之汗。盲用止汗类桑叶、浮小麦、龙骨、牡蛎之类徒劳。陈修园赞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漏汗不止时说,太阳病发汗太过,而为漏汗不止,必用附子以固之;严重到四肢厥冷时,必用四逆汤来救之……得桂枝汤为太阳专药,令阴交于阳则漏止,漏止则液不外脱,而诸证俱除矣。

阳气虚,则固摄津液无权,出汗不止。治则应扶阳益气。用桂枝加附子汤黄芪建中汤加附子治疗。阳气不足改善后,汗自然就能够敛下来。

● 更年期汗多,关节冷痛,桂枝加附子汤加当归,仙灵脾,巴戟天,细辛治疗。

桂枝加黄芪汤治疗自汗、盗汗、局限性多汗、头汗、黄汗、小便不利治疗。

盗汗用它方无效,伴失眠,四肢倦怠,纳差,桂枝汤加浮小麦、滑石、生龙骨、生牡蛎治之可愈。盗汗是夜间入睡即汗出,醒时则汗止,为阴阳气血皆虚,阳虚不能固表,阴虚不能内守,所以盗汗为名。

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人虚汗不止,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之。

桂枝汤服用后,宜喝热粥,并覆盖被子取汗以助药力,忌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 临床经验:各类多汗症,应采用回阳收纳,温固。用四逆汤回阳饮潜阳丹封髓丹等方剂治疗。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仙鹤草,生白术,治疗自汗效果好。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量大仙鹤草,丹参,五味子,芡实,莲须,治疗盗汗多梦尤好。一般3剂汗止寐安,连续服30剂而愈。

经方家曹颖甫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不惟治遗精,并能治盗汗。十余年中,治愈甚众。

清代名医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曰:“凡自汗盗汗,忌用生姜,以其松腠理也。”

《丹溪心法》自汗卷曰:“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类证治裁》曰:“凡有汗,一切辛辣之味,五辛之属,均忌之。”

气喘汗多,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五味子,山萸肉,人参,麦冬治疗。

凡夜间出汗又烦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祛烦热的白薇6克治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虽能止汗,但生血增阴液力较差,治疗盗汗难愈效果差时。可改用甘麦大枣汤(炙甘草15克,淮小麦100克,大枣10枚)加黑豆100克,桂枝10克。治严重盗汗缓急补中气,小麦养心阴安神以生血,加桂枝开发胃气,滋肾阴,荣卫和,阴血充,故盗汗止。

● 凡心悸、盗汗、自汗,睡眠质量差者,可遵《难经》14难:“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选加麦冬、五味子、生地治疗。

● 桂枝汤加人参,治疗汗多,心悸,头昏,食欲不振。

顽固性自汗者,几乎每晚上要换三四次内衣。用桂枝汤加白芍、五味子各30克,生黄芪、生龙骨各90克,大枣两枚,甘草10克,干姜6克(忌用生姜)。水煎服,坚持1个月可望治愈。临床证明,药量小如同小儿抬重物麻袋,再多也无济于事,不如找力大两个成人抬而扔之。

全身多汗,心烦,用药不效,观舌红,舌边起满小红刺,脉沉弦细,为热于内所致。应用栀子豆豉汤加黄连,竹叶,麦冬,水煎服,6剂汗止。(赵绍琴)。

201796日,经人介绍门诊来了一位自称45岁的某大学女老师,说她全身多汗,尤以夜间明显,心烦得夜间睡不着,人虚得气感觉都不够用,每天要换三次内衣,多汗病已经折腾她两年多了,看过不少大小医院,检查做过好几次,就是吃药止不住汗啊!坐在一边的病人丈夫说,她为这个多汗病心烦的都快要抑郁了,人都消瘦变黑了。观病人舌燥又红光,舌尖处像草莓样起小剌,脉沉。这不正是《伤寒论》中“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栀子豆豉汤主之,若少气栀子甘草豆豉汤主之”吗!便处方:炒栀子15克,豆豉30克,黄连9克,黄芩9克,淡竹叶10克,甘草10克,生大黄10克。7剂,水煎服。病人一看处方说,怎么没有以前止汗的龙骨、牡蛎、浮小麦啊?给解释:你是肺中有积郁之热所致,这个方子除烦,宣肺热,有导热下行从小便出,病人丈夫说,先开3剂中药试一下效果吧!有效果再来吧!911日下午,病人独自来门诊高兴地说,没有想到这个方子花钱不多,真的太有用了,一下子不用换内衣了。效不更方,再续5剂。病人说,能否开一个月的药治彻底。回答:中病即止就行了。又问是什么原因道理?便解释:是张仲景伟大记载提炼的,我只是借来一用,如同屋内温湿又闷热,门窗开点缝儿一流通,再用利尿的淡竹叶,引热下排的大黄,方药配伍团结合作,使肺经郁热之邪解除,肺宣降功能正常了,病自然会好了,这就是中医说的:通是治病和养生的根本。(此顽疾就是这样治愈的,纯属经典铸成宝剑,我只是借来一用罢了)。

对上热下寒之厥阴往复,病因复杂,辨证难分,日久顽汗者,用他方乏效者,改用乌梅丸加敛汗之牡蛎、龙骨守方可治愈。

● 乌梅丸治半夜盗汗不效时,改用从少阴论治,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投之即效而愈。

后半夜盗汗,时间是厥阴主之。《伤寒论》曰:“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

临床发现,《伤寒论》凡厥阴病(半夜盗汗后)所发生的疾病,用乌梅丸就能治愈。如后半夜盗汗,咳嗽,胃痛,腹泻,失眠,哮喘,头痛,肺癌,关节痛,耳鸣等病,均疗效佳。后半夜胃病并泛酸水,乌梅加到2030克才有效果。以酸制酸,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五苓散加石膏,治疗多汗症。

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饿、腹软者,五苓散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

多汗乏力,易感冒,五苓散玉屏风散治之

稍动就出汗多,衣服都湿透,是五苓散体质,这种人多属发胖型,五苓散治之。

汗后浑身壮热烦,乱言干呕,呻吟,用小柴胡汤黄连解毒汤,水煎服治疗。

● 小柴胡汤治外感盗汗效佳。机理:杂病盗汗多为阴虚,外感盗汗为邪在少阳。临床表现轻微头痛、口苦、大便不爽,确系邪稽留少阳。

桂枝加桂汤治疗自汗,又能止汗,无汗可以发汗,有双向调节作用,关键是识别体质。

● 遇到心急时,就出一头汗,为阳明热,用人参白虎清胃热,加桑叶,浮小麦止汗即可。

● 大汗淋漓,为营血虚于内,卫气虚于外,营卫失于和谐,漏出而为汗。碰到日夜大汗淋漓。用常规止汗剂无效者,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制附子治之。(桂枝汤——是治疗邪气侵犯于营卫。小柴胡汤——是治疗邪气出于营卫)。

● 临床有几种病合并,复杂症状面前,只要有“常自汗出”这一核心症状,用桂枝汤效果比较理想。

●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致贫血,头昏乏力,盗汗者,多次口服补气药无效,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立竿见影。

黄汗染衣,色正黄如蘖īè)叶,脉自沉者。为水与热交蒸于肌表所致,黄汗因湿阻肌表,阳气不能宣达,所以脉沉。用《金匮要略》芪芍桂酒汤主之。黄芪30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食醋适量。水煎入醋内服。这里说的酒即食醋。黄元御曰:“酒为湿热之媒,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是以色黄。”

● 单纯用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效果不理想时,说明此人黄汗顽固难治,临床时要加重用量。并用“水湿之邪内阻,营卫郁遏,久而化热”为基本病。采用“清热燥湿,畅通郁阳兼化瘀”之法。如是则湿去热除,阳气畅通,气机周流,黄汗之疾可望自愈。

防己黄芪汤治疗黄汗、多汗症、汗臭、狐臭。

黄汗者,黄疸或胆红素偏高者,五苓散加茵陈治之

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利之。阳明胃实,亦汗出额头,用调胃承气汤治之。《类证治裁》。

发高热出大汗,脉浮空,为“元气大伤,虚阳外越”。可服大剂四逆汤,或针刺关元穴,汗立止,并短期退烧。

顽固性盗汗,用滋阴、补血、养血、敛汗、降火、以及加量大龙骨牡蛎止汗效果差者。应另寻调和营卫之法思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效果好。

三、时方治疗思路选择

对气虚表虚自汗不止,玉屏风散加浮小麦,牡蛎,五味子,以增加固表止汗。

对盗汗,心烦,失眠等阴虚症状者,玉屏风散加知母,黄柏,或知柏地黄丸合方使用。

 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若汗出特别多者加麻黄根10克。治疗自汗,盗汗兼阴虚者。

女性盗汗,二至丸加霜桑叶,浮小麦治之。

出现汗多者,四君子汤加黄芪,白术,当归治之。

● 顾丕荣老师的“金屏风汤”处方:生地20克,山药15克,霜桑叶12克。水煎服。其玉屏风散”用黄芪以固表,用白术温运脾阳。“金屏风汤”用生地以守内,取山药滋补脾阴。前者用防风助黄芪以固卫,后者取霜桑叶佐生地以守营。故,加治盗汗自汗的桑叶效佳。

牡蛎散(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各30克)。治疗自汗、盗汗。记忆口诀:芪麻麦牡蛎。《和剂局方》。

临床验证,白虎汤有止汗之效,也有发汗之功。

当归六黄汤〔三黄二地芪归(来)〕。治自汗,盗汗。此方妙在加黄芪。

红汗者,归脾汤加减治之。

● 汗水黑色,能染黑白衣,为“肾主黑主水,黑色属肾脏。”舌红少苔,脉细略数,夜卧口干,手足心热。为肾阴虚。虚火内扰证。知柏地黄汤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一月可愈。遇到此类病人,用黄芪之类加生龙牡无效,因为不是气虚自汗症状。(熊继柏)。

对湿热证者出汗,用四妙散加浮小麦,桑叶治之。

咳嗽气短,大汗淋漓者,升陷汤加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可治愈。

出现潮热无汗者,四君子汤加当归、白芍、半夏、柴胡、葛根治之

气虚自汗,四君子汤选加黄芪,陈皮,熟地,当归,牡蛎,白芍,乌梅,酸枣仁治之

妇女绝经期,心胸处汗出,为瘀血在胸,血府逐瘀汤治之。

惟独心窝处出汗,而别处无汗者,为心劳过度所致。八珍汤去川芎,加酸枣仁,乌梅,炒黄连,大枣,麦冬,辰砂,陈皮治之。口诀:八珍去芎加二枣,乌梅连冬辰砂皮。

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此思虑伤心所致,名曰心汗,归脾汤生脉饮猪心汤治之。《张氏医通》。

当心口处津津自汗一片,名心汗,天王补心丹治之。《类证治裁》。

上半身汗多,并夜间加重者,用常规止汗方乏效,病人面白乏力,脉也弱浮细小或沉洪者,舌胖大,苔滑白而嫩,说明此人肺气大虚,腠理不固所致,劳力伤脾肺,中藏之阳陷而不升,卫外之阳虚而不固,以致阴气不肯下降,乘虚外溢。用生金滋水的杨氏止汗方治之。方中升柴以提下陷之气,黑姜以收固卫外之阳,使阳得在外而为阴之卫。就是阴得在内而为阳之守也。处方:蜜炙黄芪60克,人参12克,生白术30克,炙甘草6克,白芍9克,当归6克,五味子9克,黑姜6克,陈皮3克,炙升麻3克,柴胡3克,制附子9克,大枣5枚。记忆口诀:八珍去芎苓地枣蜜升芪,陈胡黑姜附五味。

暑天多汗、头痛烦渴、小便涩者,桂苓甘露饮五苓散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治之。

● 阴虚火旺所致的遗精盗汗耳鸣,骨蒸劳热,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用降阴火,补肾水的中成药大补阴丸治疗。此方出自《丹溪心法》。组方:熟地、龟板各18克,黄柏、知母各12克。共研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内服9克。

● 绿汗,肝经湿热所致,丹栀逍遥散加茵陈,焦三仙,车前子,湿热除,肝气畅,病汗愈。

四、经验方思路选择

气虚盗汗,牡蛎粉、杜仲等份为末,每次用酒服10克左右。《千金要方》。

顽固性盗汗,用他方不效者,穭豆衣(黑大豆皮、黑豆皮)30克,西洋参3克,水煎服,每日1剂,效佳。

盗汗特效方:仙鹤草90克,大枣5枚撕开,水煎服。一般连服1周可愈。

炒酸枣仁30克,水煎服,治各种汗有效。李时珍曰:“酸枣仁有疗烦渴虚汗之证。”

● 自汗极效方:处方: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黑豆30克,炒白术15克,生黄芪30克,桑叶9克,灯心草3克。水煎服。记忆口诀:龙牡黑术芪桑灯。

自汗盗汗验方:①霜桑叶、浮小麦各3060克。②葳蕤、丹参各30克。水煎服。

《丹溪心法》盗汗验方:霜桑叶100克研极细末,分10等份,每次米汤送服,即愈。目闭入睡,则阳行于阴,表不固,里热就易外透,故盗汗。桑叶有解热透表之功,故治盗汗效果理想。现在中药房很难找到霜桑叶,都是提前采摘的绿色桑叶。但用30克水煎后,当茶水样服用也有效。

● 民间方:浮小麦炒半熟香状,水煎服,或研末同稀粥服,治疗自汗,盗汗,虚汗。

● 盗汗自汗单方:穞豆衣,也称黑豆衣,单用或加入复方。水煎1015克服用。医界有“一味黑豆衣胜过玉屏风散之说。《本草纲目拾遗》有:“壮筋骨,止盗汗,补肾活血,明目益精”的记载。

盗汗者,忌服枸杞子。《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一位手诊面诊学员诉说她先生夜间盗汗多的吓人,又说以为人虚,尽量每天给大约1两枸杞子让泡水喝,还是盗汗多啊。建议停服枸杞子,3天后慢慢缓解病愈。

《杨氏家传方》椒目散(椒目、麻黄根等量)研末内服,功用:敛阴止汗。主治:盗汗日

久不止。《本草衍义》曰:“椒目治盗汗,又治水蛊。”

“临卧前,涂酸醋于胸背腋窝间,极效。”《单方大全》。

● 外用方:自汗不止,何首乌研末,本人口水调稠,外固定脐中。2日换1次。

《医述》止汗方:“冬桑叶一味,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6克,神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