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调神”法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中度抑郁障碍

 louis6711 2023-03-04 发布于法国

引用格式:王甜,粟胜勇,羊璞,张熙,林欣颖.“疏肝调神”法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中度抑郁障碍31例[J].中国针灸,2023,43(2):149-150,157.

抑郁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或精力疲乏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疾病,预计到203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导致全球非致命性健康损失的最大因素。目前治疗本病多采用口服抗抑郁药物,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采用“疏肝调神”法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中度抑郁障碍患者31例,现报道如下。

图片

抑郁障碍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度抑郁障碍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18~24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中“郁证”的肝气郁结型。排除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合并严重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存在自杀倾向者。

图片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每次50mg,每日1次,共12周。

(2)  毫针针刺

取穴:百会、印堂、合谷、太冲、头维、鸠尾、中脘、气海、三阴交。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选用0.25mm×25mm一次性针灸针,太冲、合谷、三阴交直刺15~20mm,百会向后平刺10~15mm,印堂向下平刺5~10mm,头维向后平刺5~10mm;选用0.25mm×40mm一次性针灸针,鸠尾向下平刺20~25mm,中脘、气海直刺25~30mm。得气后,均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

(3)  麦粒灸

取穴:肺俞、膈俞、胆俞、涌泉。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选用适量精良纯艾绒,制作成底部直径、高均约为3mm的艾炷,穴位局部涂抹少量万花油,再将艾炷置于其上,用线香点燃艾炷顶端,当患者感到局部灼痛时(以患者耐受为度),迅速用镊子取下艾炷。每穴灸3壮,每壮约10s。

(4)  耳穴揿针

取穴:心、肝、肾。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将0.20mm×0.6mm一次性无菌揿针刺入并贴于所取耳穴上,由轻至重、一压一松式同时按压贴有揿针处耳穴的内外两面,以患者自觉局部出现酸、胀及微刺痛感为宜。指导患者自行按压以上穴位,每天3次,每穴每次按压约2min。两耳交替治疗。

以上针灸治疗均隔日1次,每周3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图片

治疗结果

(1)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HAMD-17、PHQ-9评分比较

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随访时,患者HAMD-17、PHQ-9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除随访外,后一时间点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1)。

HAMD-17评分:包括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绝望感等7类因子。总分0~6分为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共9个条目,总分0~4分为无抑郁,5~9分为轻度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19分为重度抑郁,20~27分为极重度抑郁。

以上指标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进行评定。

(2)患者临床疗效

31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

根据HAMD-17评分减分率于随访时评定临床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减分率≥75%;显效:50%≤减分率<75%;有效:30%≤减分率<50%;无效:减分率<30%。

(3)安全性评价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晕针、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烫伤等不良反应,仅有3例患者在毫针针刺时局部出现轻微刺痛,疼痛在可忍受范围内,可继续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加重、心理异常等。

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晕针、滞针、断针、皮下血肿、局部感染、剧烈疼痛、烫伤等,及时对症处理。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病情加重,则中止研究,转入专科治疗。

图片

体会

肝气郁结是郁证发病的基本病机,也是临床常见证型。郁证属神志病,“气为神之母”指出气血为神志的物质基础,当气血充沛、运行通畅,则神有所养,神气充足,神志得安。故本研究以疏肝调神为治则,在穴位选择上,既兼顾疏肝解郁,又重视调畅气血以养神,针刺调神理气、麦粒灸温通解郁、耳穴揿针巩固疗效,多项针灸技术联合应用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既往研究发现“疏肝调神”法针刺可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麦粒灸有温通解郁、弥补针药不及之优势。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麦粒灸可上调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修复海马神经元,从而缓解大鼠抑郁症状。郁证病久伤阳,故用麦粒灸调整阴阳气血,疏通郁结之气机。再者,《卫生宝鉴》载:“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十二经脉、脏腑与耳联系密切。耳穴揿针通过对相应耳穴进行温和、持续性刺激,激发相关经络的功能,调节经络气血,协调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反应。

百会、印堂同属督脉,刺之可达通督调神之功。头维为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之会,刺之可通调气血、疏肝利胆。取“四关穴”太冲、合谷,一阴一阳,同奏平衡阴阳、调气解郁之效。鸠尾为任脉络穴,既联络督脉调神,亦通调胸膈气机解郁。中脘、气海两穴合用使先后天相互滋养,继而濡养神志。三阴交既助肝疏泄以调畅气机,又益脾之气以充养气血,亦补肾之虚以补益元气。肺主宣发肃降,灸肺俞穴可引导一身之气机升降。膈俞、胆俞合称“四花穴”,共灸之可宽胸利膈、畅达气血。涌泉为肾经井穴,滋水涵木,灸之可补益肝肾。所选耳穴中,可宁心安神、活血行气;可疏肝理气;可滋水涵木,且心肾相伍亦有精神互用、水火相济之意。取耳穴心、肝、肾进行揿针治疗,可调神理气,使气血畅达,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疏肝调神”法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中度抑郁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可为临床治疗抑郁障碍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