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中伟:时乐濛故里寻访记

 乡土大河南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时乐濛故里寻访记



作者 | 党中伟

原创 | 乡土中原

20219月,笔者发表在今日头条上《时乐74年前在唐河的尘封往事》一文,引起了汝州市档案局局长胡海伟的关注,他从文中了解到时乐在唐河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胡海伟曾当过音乐老师,对时乐这位著名作曲家十分崇敬。
一次,他在档案室整理1948年《豫西日报》时,发现了三张泛黄的旧报纸,仔细一看上面竟刊登着19481111日、17日和23日时乐作词作曲的《战中原》、《野战军》和《秋季攻势胜利大》三首军歌,他看后十分兴奋,立即把这3张珍贵的报纸拍了下来存入电脑中。

他想进一步了解194711月时乐在唐河后调往豫西军区后这段历史,写文填补这一史料空白。这时,胡局长听说笔者在撰写《张恒光传记》,通过张学笺先生(系张恒光之子,19361946年张恒光曾在河南省临汝中学担任校长)和笔者取得了联系,他诚邀笔者去汝州把该书捐给汝州市档案馆,另外进一步探讨时乐的红色事迹。由于疫情严重迟迟未能前往。

正好笔者手里有这方面的史料。据史料记载:1947年11月下旬,时乐濛离开唐河后,被调往驻鲁山县的豫西军区。虽然没有正式给他分配工作,但他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不仅教战士们唱歌、刻钢板、出墙报、画刊头、帮助战士写信、做战士的思想工作。不久便恢复了党籍,1948年3月间,时乐濛被任命为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同年4月,豫西军区准备成立文工团,由时乐濛全权负责,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一个拥有60余人的文工团组织起来了,为此领导十分满意。文工团建立后,时乐濛便以极高的热情,全力投身于节目的创作之中。他自己不但在百忙中创作节目,而且亲自指挥和帮助排练,短短一个月时间,一场具有部队生活气息的节目与广大官兵见面了,节目演出后深受大家的喜爱,赢得了高度赞扬。
那时,解放军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为鼓舞士气,时乐自己作词作曲,连续创作出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的《战中原》、《野战军》和《秋季攻势胜利大》3首军歌,这些歌曲推出后在部队广为传唱,得到了官兵们的广泛赞誉。激励着广大指战员们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杀敌。这3首军歌先后发表在19481111日、17日和23日的《豫西日报》上,当时在豫西军区影响很大。

2023年2月18日,笔者与刘荣清驱车赶往汝州。19日上午,在汝州市档案馆举行了捐书仪式(此活动20日刊登在了《汝州晚报》上)。活动结束后,笔者同胡局长进行了详细深入地交流。交流中笔者建议去一趟时乐濛的故乡酒后村,寻访他的故居旧址以及就读的启蒙学校,大家听后欣然同意,去之前联系上了北京的时乐濛之子时涵,时涵安排堂弟时小记老师接待。
19日下午1点,笔者一行从汝州出发前往伊川,到酒后村后,时小记热情地带领我们来到时乐濛的故居,令人遗憾的是几年前,年久失修的房屋已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然后时小记带我们来到时乐濛的启蒙酒后和乐学校。来到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学校院内那座红色革命纪念亭,亭内的石碑上刻有“红色和乐革命摇篮”8个大字,亭子下周围雕刻着红色摇篮的故事,其中一处石碑上刻着由时广源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和乐学校校歌》。

当笔者向时小记老师问起这首歌的来历时,他向大家讲述了校歌的故事:该校歌是1939年时乐濛之弟和乐学子时广源受母校音乐老师许祝三的委托为该校写首歌词。1937年6月6日,开封沦陷,正在开封求学的时广源被迫离校,后通过哥哥时乐濛转到陕北公学继续读书。
在1939年的夏秋之交,在陕北公校的时广源,收到母校和乐学校老师许祝三的来信,信上委托他弟兄二人为母校写首校歌,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时广源这位爱国青年看到信后,激动万分,怀着满腔热情,奋笔疾书,飞文染翰,倾刻一首激励少年的爱国思想歌曲写成,接着他把这写好的歌词交给了哥哥,时乐濛又找到他的老师冼星海(中国现代作曲家)作曲,冼星海当即同意,并在两天后交出歌稿,《和乐学校校歌》从此诞生了,这首歌在酒后学校传唱了80多载,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心中牢牢扎根。
和乐学校校歌:潺潺伊水,巍巍嵩山,这里是我们的乐园。倭奴入寇,祖国途蹇,民族复兴有赖吾辈少年。志如钢铁,克服万艰,看!胜利正向我们召唤,曙光就在前面, 曙光就在前面。
我们参观了纪念亭,时老师又给我们讲述了酒后村和乐学校的创办以及它的红色故事。酒后村古称“海角镇”、“神荫镇”、“和乐里”。位于伊川县南部,伊河之滨,九皋山腹地,也是镇政府所在地。据传,秦时孔子后裔八世之孙孔鲋(今山东曲阜人,秦末儒生),为避焚书坑儒之乱,背孔子像来到酒后村隐居,建家庙、塑圣像、教弟子百余人。

酒后村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的豫西小村庄,是革命老区乡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以红色摇蓝而闻名海内外,培养造就了时乐濛、谢中锋等革命先辈,被人们誉为“豫西的小延安”。
“和乐”是因该村时属“和乐里”而得名。“和乐学校”的前身是“和乐学院”,该书院由北宋兵部尚书国中书门下平事张齐贤(谥号文定)创办。1913年时任河南省参议,开明绅士时均膏,在书院旧址创办“和乐学院”。1932年10月,中共地下党员谢中锋回村后建立了伊川第一个党支部。星星之火从这里引燃,革命的旗帜插遍伊洛大地。2011年酒后村成为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告别时,时老师把酒后村《时氏家谱》送给了笔者,并给大家介绍了时氏的名人,对时乐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次汝州、伊川两地寻访收获满满,这里十分感谢汝州档案馆陈素贞女士陪同笔者一行到伊川不辞辛劳的摄影,也感谢时小记老师讲述酒后村的红色故事。更感谢胡海伟局长、文广旅局副局长党晓叶女士、作家彭忠彦、教体局主任贾顺卿对笔者一行的盛情款待。

作者简介

党中伟,1961年生,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英语专业。唐河县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唐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副会长。唐河县曲协理事、南阳红色文化促进会会员、《冯友兰网》荣誉顾问、河南省冯友兰研究会会员、中华党氏文化研究会会员、《党氏家族报》特约通讯员、豫南《三翁堂党氏族谱》主编、《河南党姓志》副主编、《南阳二簧传统剧目选》副主编、《红色源潭》编辑。自2013年以来撰写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革命英烈、散文等50余篇。作者编撰了《马武传奇》、《吴寿青传记》《张恒光传记》三部中篇人物传记。正在撰写著名地下党人《王晓舟传记》长篇的红色文化专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