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3.《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地永远都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才永远都存在。因此,有道的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吗?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却能长长久久,是因为它从来不自生。“不自生”这三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天地跟万物无所争,不争自己是否存在,不争自己的生命,故能长长久久。所以,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看淡生死,自然生,自然死,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反而会活得轻松自在,长寿一点。

      天地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反而时间空间都用不完。人反而就是太在意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了,总想着要拥有多点时间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总想着在这个世界上多占点空间。其实呀,人只有立锥之地而已。

      老子这些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太看重自己,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常常为自己着想的人,通常活得没有自我感,他的人生没有意义。

     圣人早就看透了这些,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把我自己的身体,放在别人的后面。圣人永远不和别人争,他不在乎时间,他也不在意空间,把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别人的后面,其实呀,一个处处谦让的人,到最后,获得的福报才更大。

    老子看得很清楚,他说不争的人是最有福气的。谦让不争,人家反而觉得你这个人大度,有情怀,干脆把好处都让给你。但是,如果你的谦让只是权宜之计,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大的获取,那这种又是虚伪的,是假情假意的,这种又完全不可取。

      所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圣人是真心的,他是真的不计较落后,不计较得失。

      “外其身而身存”,不把自己当一回事,置自身的生命于度外,就是我的生命无所谓,反而能够跟万物长存。这种境界的人,他反而活得更久。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特别容易理解错误,好像是故意表现的无私奉献,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私欲。

      “故能成其私”,这个“私”就是私下的心愿,而不是自私的心理。老子是不可能赞成人自私的,因为他的主张是无我、无私、无欲、无知。

     “故能成其私”,所以能够成就自己,意思是能够成就自己私下的一些愿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