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書;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本章有两句名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单从字面上理解的话,你可能会理解成,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不说给别人听,不知道的人,反而拼命到处去讲。

      这样理解的话,那就会错意了。老子所讲的知者是明白道的人,他说真正的修道之人,是不会到处去讲道的。

     你如果是个修道人,是不会到处去讲道的。一个真正明白道的人,只会从实际的言行当中去检验自己,检验自己的家庭, 检验周围的人,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去交流、去执行大道,而不是一天到晚夸夸其谈,因为那样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修道之人是典型的实干派。

       那么怎么样才能不在言语上花太多功夫和时间呢?塞其兑,闭其门“兑”这里指的是我们的眼睛,“门”是嘴巴。老子告诉我们要经常闭目养神,不该看别看,不该听的别听,因为看多了,听多了,就会产生过多的物欲,所以我们要学会关闭心门。有时我们也要管住自己好为人师的欲望,因为,话说得越多,错误也就越多,当你想规劝别人的时候,好好想一想,不是每个人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不要总站在你的角度来劝导他人。

     真正的道,必须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锐”是很锐利。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身上总是有好多棱角,好多刺,跟人相处还特别容易情绪化,如果一个人总是处处咄咄逼人,跟人相处总是很尖酸刻薄,总带着一副盔甲、随时准备战斗的样子,那大家都会恐惧,会躲他躲得远远的。道的作用是利而不锐。中国人最喜欢的是安全、方便有效,柔和温暖。这就是道所呈现的样子。

    “解其纷”,和万物打交道,保持自己圆融和纯朴的状态,没有太多的欲念,就不会有纷争。

    “和其光”,道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跟万物是调和的。我们平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光线太亮的话,我们也会感觉到很刺眼,所以,如果有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人,他又不懂得隐藏他的光芒,那势必会招人恨和嫉妒,有可能就会遭人设计。因为特别光亮和刺眼是大家不喜欢的。

     “同其尘”。尘就是尘埃,就是尘俗,就是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人才,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要总拿着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去衡量他人,要做事业,你我们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来协助,说真的,你生命的中贵人也许就隐藏在各色人等中,所以,你要学会跟任何人打交道,同时能坚持守住自己的底线。  

     老子把“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给它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玄同”。“玄同”,就是天人合一。

       玄同是老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观点,他说: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有了玄同观以后,亲疏不在有别,没有了厉害之分,待人接物也没有贵贱之别,老子是浑同的,浑同万物,因为万物都是道所生。混同万物的人,是没有差别观念的。对待所有事物都一样,跟自然万物同为一体,相处自然。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既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去讨好别人,也不会看低和作践自己。

     故为天下贵。老子说人一旦修到了有玄同观,自然而然就很珍贵了,也就得“道”了,也就永远不被亲疏、利害、贵贱所迷惑、所左右,也不会乱掉自己本来很真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