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5.读书的类型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现在我们国家推广全民阅读,读书的成本也是很低,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图书馆,都是免费向所有市民开放,再加上各种电子书籍,想获得知识的途径多得数不胜数,成本很低很低。对于读书的重要性,我相信每个人都懂。

     可是读什么样的书才能让我们有所提升和进步呢?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一般人读书分成三个类型:

      第一类就是“消遣型读书”,读这一类书的感觉就是,书中的很多道理和自己原先的认知是接近或者一样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好像是把读者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读者也能和作者达成共识,所读的内容也都是很熟悉的,整个阅读过程是很舒适的,这样的阅读主要的收获就是消遣愉悦。

      第二类就是“功能型读书”,这个类型的读者,一般都是想搞清楚某个道理,想去“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一些东西”,通常都会带着相关问题去各类参考书中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一般获得了某个答案之后,当然就很有满足感,但是这个类型的读书仅仅是在知识上的累计,对于思想和智慧方面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类型是“思考型读书”,这个类型的读书就是完全清空掉自己过去的认知,把自己归零,重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文字背后的一些深层问题,找到答案之后,自己有一种豁然开朗欣欣然的感觉。

      就好比,我们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学到了刘备的谦和、包容,学习他的宅心仁厚、以德服人,历经坎坷殊途,永不言败。我们学习曹操的能屈能伸,进退有度,胆大心细,深谋远略,学习他的魄力与担当。

      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再结合当代的管理学、心理学、博弈论、沟通技巧等,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进行思考,这样我们思想认知就能跨越一大步 ,我们就能突破原先认知的边界,我们的思维也就会更有深度。

      简单来说,“娱乐型读书”满足了思想上共鸣,“功能型读书”对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而“思考型读书”是为了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形成属于自己的新认知。

     所以,我们在读书过程中,不但要学会提问,而且还要会问不断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跨领域思考,这才算是真的增长了学问,提升了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