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读书十法》

 老玉米棒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毛泽东读书十法

图书

《毛泽东读书十法》是2013年9月1日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

书名:毛泽东读书十法

作者:徐中远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1日

页数:395 页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读书十法》讲述了毛泽东的读书精神和心得一直被后人研究和遵循。在其逝世37周年之际,《毛泽东读书十法》和《 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 》两部研究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新著近日由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其中,《毛泽东读书十法》是目前内陆正式出版的一本专谈毛泽东读书方法的新著。《毛泽东读书十法》作者、原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局长徐中远,自1966年开始为晚年的毛泽东专职做图书服务管理工作,在毛泽东逝世后,徐中远和其他工作人员继续负责整理登记、批注摘抄等事务的处理,直到1987年底完成全部工作后才离开毛泽东中南海故居。 [1]

图书目录

绪论

一、联系实际读书法

(一)长沙求学时联系实际读批《伦理学原理》

(二)延安岁月联系实际苦读马列主义哲学著作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联系实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

(四)联系实际读《三国演义》

(五)联系实际读《三国志集解·魏书·张鲁传》


二、“古为今用”读书法

(一)读《智囊》、读《后汉书·陈寔传》古为今用

(二)读《史记》古为今用

(三)读《旧唐书》、《新唐书》古为今用

(四)读《南史·韦睿传》古为今用

(五)读《三国志》古为今用

(六)读《后汉书》古为今用一例


三、辩证分析读书法

(一)用辩证分析方法读《水浒》

(二)用辩证分析方法读《西游记》

(三)用辩证分析方法读《古文辞类纂》

(四)用辩证分析方法读历史


四、“对照、对比、研究”读书法

(一)用“对照、对比、研究”方法读《随园诗话》

《读(随园诗话)札记》及其他多种诗话楹联等

(二)用“对照、对比、研究”方法读中国几种文学史

(三)用“对照、对比、研究”方法读《金瓶梅》、《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

(四)用“对照、对比、研究”方法读《二十四史》

(五)用“对照、对比、研究”方法读《南史》和《北史》

(六)用“对照、对比、研究”方法读《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七)多读书、广读书,在书山学海里调查研究


五、联想、联系读书法

(一)用“联想、联系”方法读《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

(二)用联想、联系方法读《三国演义》

(三)用联想、联系方法读《水浒》

(四)用联想、联系的方法读鲁迅的小说和杂文

(五)用“联想、联系”方法读《南史·王僧虔传》和《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

(六)用“联想、联系”方法读《三国志·吕蒙传》和《明史·朱升传》

(七)用“联想、联系”方法读《史记·张仪传》


六、“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法

(一)早年读《伦理学原理》批注、批画简单情况

(二)在延安的岁月里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等哲学书的批注、批画简单情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阅读批注《智囊》的情况

(四)读批《容斋随笔》

(五)读批《中国哲学史》

(五)圈划最多的是辛弃疾的词

(六)读罗隐的诗作


七、有“选择”、有“重点”读书法

(一)有“选择”、有“重点”读书的概念

(二)有“选择”读笑话书的一些情况

(三)毛泽东一生有“重点”读的书

1.从读《共产党宣言》谈起

2.鲁迅著作伴终身

3.最爱读唐代“三李”的诗作


八、“三先”“三后”读书法

(一)“三先”“三后”读书法的概念

(二)“先博而后约”

(三)“先中而后西”

(四)“先普通而后专门”

(五)潜心阅读和研究逻辑学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六)不知疲倦读关于《西游记》研究的学术、理论文章


九、“多视角”读书法

(一)从历史的视角读《红楼梦》

(二)从政治的视角读《水浒》

(三)从作者创作和作品形成的社会背景的视角读《三国演义》

(四)从政策和策略的视角读《西游记》

(五)从战略和战术的视角读《聊斋志异》

(六)从战争和战略、战术的视角读《二十四史》


十、“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读书法

(一)一生中读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两部大书

(二)重视调查研究,重视读“无字之书”

(三)一生心系读母亲河——黄河“无字之书”

后记

作者简介

徐中远,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局长。1966—1976年担任毛泽东主席的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熟知毛泽东读书的各种情况。曾著有《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 》、《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等。

后记

撰写一本专门介绍毛泽东读书方法的书,这是我早有的想法。2012年年初,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一书后,我就着手筹划《毛泽东读书十法》这本书。

毛泽东几十年读书是很多的,几十年关于怎样读书的言论也很多。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对毛泽东关于读书学习的言论就很感兴趣。在实际工作、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关注毛泽东关于读书学习言论的摘录和收集。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全靠手工小作坊式的方法,从毛泽东著作中,从有关毛泽东公开的书刊、报纸中,凡是看到谈读书学习的言论,都把它一一摘录填记在卡片上,日积月累,越集越多。后来我把它分类整理成《 毛泽东谈读书学习 》一文,作为《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一书的附录随书出版了。以此文中的第三部分《关于怎样读书学习》为基础,参考其他众多的有关的书刊资料,然后一类一类、一条一条进行梳理,合并同类项,进一步加工整理,初步归纳出毛泽东读书的十四种主张,也就是毛泽东关于读书学习的十四种主要观点(本书《绪论》中已列出)。有的读书主张,可以说就是读书方法。例如:“不动笔墨不看书”、“联系实际”读书、“由浅入深”,“渐人佳境”,“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等等。有的主张从方法论方面来说还不好说就是读书方法,例如:读书要“下苦功”,读书要“贵有恒”,读书“必须从不自满开始”,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理性思维,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缜密研究,周密设计,反复推敲,去“粗”取“精”,排列组合,合理架构。

根据毛泽东的读书实际,结合本人服务工作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总结提炼概括出毛泽东读书十种主要方法,取名《毛泽东读书十法》。

十种读书方法选择确定后,接着就是架构全书。首先要设计“十法”前后顺序。这方面工作并不很难。难的是给每种方法加肉充血,使每种方法丰满坚挺起来,使全书有骨有血有肉丰富健壮起来。这过程中的重要之点,是要全面反映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勤奋刻苦、终身不懈、密切联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要给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毛泽东学问家的高大形象。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靠空洞说教,而是要用事实、用实际行动来说服人。“十法”是很重要的,通过“十法”的宣传,全面、准确、真实反映毛泽东一生主要的读书实际,不仅要让读者知其然,而且要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就更加重要。为此,笔者不拘泥于原有的想法,缜密对“十法”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布局,按“法”需要,量“法”“配料”,“一法”“一法”“补血加肉”,充实具体内容。这个工作过程繁琐、细致,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平常的休息日、蛇年春节七天假期,一天也没有休息过,除了很必要的事项办理外,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十法”一书的撰写上,其辛苦自不待言。

在本书正式出版之际,还有以下几点是要对读者说清楚的。

一是“十法”,不是说毛泽东读书就是这十种方法,还有好多方法:例如“三复四温”、“多读、多写、多想、多问”、“多翻多看”、“拜师结友,不耻下问”、“古今中外研究法”、“看正书累了看闲书,看大书累了看小人书”、“要自学,靠自己学”、“粗读”和“精读”、“空间比较法”、读“死”书和读“活”书,等等,都是毛泽东曾尝试过的读书方法。“十法”是毛泽东读书生涯里主要的或者是比较重要的读书方法。

二是“十法”在实际读书过程中有时是不分先后的,有时是几种方法同时运用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是不好截然分开的。例如,读《二十四史》,读书时写的一些批注,可以说是“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方法,也可以说是“联系实际读书方法”,也可以说是“联想、联系读书方法”,等等。读书的过程是几种读书方法联合运用的过程。如果,你把它说成只是某一种读书方法,是很难说准确的。所以分开说是“十法”,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便于学习把握和具体的运用罢了。

三是“十法”不能死搬硬套。读书选择什么方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读书有法无定法,应当因人、因书、因需要、因时间、因地点灵活选择。

四是“十法”是本人首次概括提出来的,定有不当、不妥、不完善之处,恳请批评赐正。

本书的撰写出版,得到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原主任逄先知同志的指导,他亲自为本书写序。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写的回忆文章和一些同志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以由衷的谢意。

徐中远

2013年8月8日

序言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徐中远同志撰写了《毛泽东读书十法》一书。这是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一本专谈毛泽东读书方法的新著。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位通晓古今、知识渊博的学问家。我曾为毛主席管理图书报刊近17年,目睹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繁忙工作之余,夜以继日地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坚持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书籍。

毛泽东终身酷爱读书,他的读书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古典小说,通俗文学等各种著作,还有佛教经典,等等,他都爱不释手。毛主席读书范围之广,读书数量之多,读书下功夫之深,在同代人当中是无人能比、无人不敬佩的。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实践的一生,开拓进取的一生,同时也是发奋读书的一生。他经年累月,坚持不懈,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始终不渝地在读书学习上下功夫。到了晚年,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视力减退,即使在生病发烧的时候,每天还要坚持带病读书。直到1976年再度病危,在医护人员实施抢救并加强监护的时候,他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饲管,在这种状态下,他每天还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看文件看书。据当时有关的记录:在9月8日晨即临终前一天的5时50分,毛泽东还坚持读了7分钟的书。毛泽东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学习不止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徐中远同志是为晚年的毛泽东主席专职做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毛主席图书很多,中南海丰泽园故居,游泳池住地,增福堂院子里,都存放有毛主席的图书。除了要做好日常书库、书房的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外,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毛主席每天的读书服务。毛主席每天要看什么书、查什么书、借什么书、买什么书、印什么书等有关的图书服务工作,全由徐中远他们办理。毛主席批注过的图书,批阅、圈画过的图书,也由他们保管存放。毛主席习惯白天工作,晚上看书。他们白天、晚上都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很辛苦。毛泽东逝世后,徐中远和其他几位同志还继续负责毛泽东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丰泽园故居全部图书资料的整理、登记、批注摘抄、编印成册及相关的各项事务的处理工作,一直到1987年底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才离开毛主席中南海故居。他们敬仰毛主席,热爱毛主席,他们对毛主席是很有感情的。当年的中央办公厅领导和毛泽东本人,对他们的工作是满意的。

徐中远同志离开工作岗位之后,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毛泽东读书研究上,写出了《毛泽东读书十法》一书。毛泽东的读书方法,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研究题目,过去也曾有人做过研究。而徐中远同志这本书,用了十年时间,密切结合毛泽东的读书实际进行理性思维,概括提出了毛泽东十种主要的读书方法。这本书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主题新颖,重点突出,构思别致,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可读性;二是资料来源翔实、有据可信。书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记所论,比较详细地、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的读书实际;三是文字通俗,语言简练,融思想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体。总之,在深刻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毛泽东读书实际,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论点明确,论证质朴,论据易懂,很值得一读。本书的出版,对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和读书方法,对学习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弘扬毛泽东的读书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的建设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生长在农村。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师范。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越领导者。毛泽东没有上过大学,他渊博的知识和伟大的领导才能一是来源于实践,二是来源于读书。毛泽东非常重视书本知识,也非常重视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本书谈及的毛泽东读书方法,主要的是关于读有字之书的方法。毛泽东读书的勤奋刻苦的精神、读书方法,是毛泽东读书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学习的。

纵观毛泽东几十年的人生生活和实践,他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为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这当中值得总结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条是生命不息,实践、读书不止加上得当的读书方法,这是无疑义的。知识从实践中、从书本中来,才能也是从实践和书本中来。缅怀毛泽东的革命实践,学习毛泽东勤奋刻苦读书精神和读书求知方法,对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实践意识和读书求知意识无疑是有益的。

一生重视实践,一生重视读书,一生重视密切联系实际读书。这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

绛先知

2013年3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