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尖:一看到像古惑仔一样的特务,就知道这个谍战剧烂

 老鄧子 2023-03-05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 本期轮值毒叔 

诸葛奇谭·谭飞

图片

以下为采访节选,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图片

谭飞:新来两个嘉宾跟毛老师打个招呼,一个是马戎戎,一个是倪骏老师。因为刚才我大概跟毛老师聊了一下她心中狗血剧的标准,毛老师讲得很细,因为我刚才问她最近有什么精神食粮?她说没有,我就想着猪肉,没什么精神食粮,我想物质。

毛尖:对,我现在最高的精神食量就是肉肉肉。

谭飞:好,我也隆重介绍一下我们著名的编剧余飞老师,余飞老师跟新丽马上有一个谍战剧,《潜伏者》,目前已经拍完了,演员阵容也给大家透露一下。

余飞:黄晓明、蒋欣、万茜、吴晓亮,王志飞等等。

图片

毛尖:都是流量。

谭飞:王志飞不算流量。

余飞:王志飞老师也挺牛的现在。

谭飞:他是在《扫黑风暴》演那个反派大boss之后,好像一下流量就很高了。

毛尖:谍战是我最喜欢的题材。

余飞:王老师已经不想演反派了,我们本来给他安排反派,他现在特别想演正派的角色,所以就在里面演了一个特别悲壮的老共产党员。

谭飞:你这样是不是有点剧透了?你把局都打破了,人家还没播,你就把谍战片背景给弄出来了,那不行。所以刚才毛老师讲话,我确实觉得有个成语叫“一针见血”,但毛老师是“半针见血”,她的每一句话都是信息量,没有什么客套和过渡的话,没有虚话,今天已经很客套了是吧?

毛尖:刚听余飞说谍战剧,就很想知道你们剧中特务是怎么整的。反正吧,看了那么多谍战剧,只要看到特务的衣服特招摇,发型弹眼落睛,肯定就烂剧。比如《瞄准》,开场都还挺利索的,然后很快《瞄准》就瞄不准了。实时剧拍法,说实在的,撑七集就很厉害了,这个剧活生生撑了五十七集,真的把我给吓死。这个剧从头到尾还不停用字幕提示夏天,群众演员还飙点上海话,但我在上海生活了半辈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像主人公一样穿大衣的夏天。国民党潜伏到上海来执行暗杀,一个个打扮的跟今天的古惑仔似的的。生怕人家认不出他们是特务。头号特务陈赫,卷发披肩,遮住半个脸,这种特务在外面走,谁看不出他是特务?所以不知道余老师你们到时候剧里的特务会啥样子,千万不要把特务弄得跟古惑仔一样。

图片

余飞:过去的特务,包括现在的特务,一般来讲都是就是以完全看不出他是特务为主。

毛尖:你要泯然众人,才能做特务,对吧?那些特务一个个都好像生怕人家认不出他们,还搞披肩发。

余飞:太帅或者太难看都不行,不能引起人注意。

谭飞:其实我有一个细节,我前不久我提醒了一个剧组,我说谍战剧特别讲究,最后揭晓,包括反转,所以你们演员排序千万不要以他戏份多少排。现在观众都不傻,他肯定觉得戏份多的,要不然正面男一,要不然反面男一。你就拿出场顺序排演员顺序,把它打乱。我那天跟一个制片人说,那制片人说谭老师你说得特别对,我说现在观众可不是你想象那么傻了,他脑洞开了,还会剧本杀。所以这些方面的细节我觉得一定要做好,包括我看到很多人四十年代烫个大波浪,睫毛还卷得特别长,还是我军的特务。

毛尖:常常,谍战剧抗战剧里,都已经在洞里山上待十几天了,主人公头发还是飘柔那样自信,睫毛也都一丝不苟长得可以搁住铅笔。还有更牛逼的是,我方高层或者敌方高层在通话中,经常就把所有暗语都在电话中说全乎,包括密码,一看到这种,肯定弃剧了。

谭飞:当然我们也知道余老师创作完了《潜伏者》,肯定研究过一切谍战剧的狗血套路,一定要摒弃甚至唾弃掉这些套路。所以我们这一part我觉得可以欢乐点,刚才其实毛尖老师也带出来了,我们大家举举例,咱们心中谍战剧的狗血套路有哪些?比如说我刚才说了,一个女的革命者,波浪卷,然后睫毛永远是烫好的,这样怎么去革命?怎么去当特工?第二个就是永远打枪几十枪才打得死的,打完十枪还得站起来,打完二十枪的时候腿还能动。我们一个一个来,都举点谍战剧里面你印象里狗血的套路或者桥段。

毛尖:当然谍战套路最最多。但谍战剧最大的问题是,各种不准确,包括细枝末节的不准确。比如《叛逆者》。其实整个剧组还算是比较有效地讲了一个国民党特工被召唤成共产党特工的故事。故事整得还蛮高级文化的,然后它为了显得很高级文化,让男、女主精通各种外语,还能背诵《草叶集》。妈的背首惠特曼就牛逼了吗?童瑶上课迟到,被老师叫起来,她哧溜背出一首《草叶集》,整个班就被镇住了,老师也被镇住了。我自己在学校里教了十多年的美国文学,从来没有说哪个学生哧溜站出来,背首惠特曼把我们吓尿的。所以我就想,是不是不少编剧自己学渣,大小觉得背书牛,不是说余飞,对不起。

图片

余飞:我确实是学渣。

毛尖:还有一种狗血,尤其在谍战剧里面特别多,因为谍战剧里面经常会出现,写个纸条或者写封信啥的。这种情况在《叛逆者》里面也出现,前面朱一龙的字写得像跟鲁迅一样。过了两集,他那个字就写得像鲁达一样,字体这么不统一,编导看不出来吗。包括黑板上写的板书也是,为了表现童瑶上的是个名牌大学,老师在讲惠特曼的《草叶集》,但黑板上的草叶集是谁写的?英文都错的,乱七八糟。谍战剧不应该注重细节吗,各种细节不准确,就会导致衣食住行不准确、人物举止不准确,人设就不准确了。

谭飞:毛老师讲得特别对,因为谍战剧本来就是要放大每个细节,让观众有个线索去寻找,观众如果是被错误的线索引导的话,就得出错误的结果。比如板书错了,他可能说这是故意设计的,但最后才发现是剧组不认真造成的,这确实也是挺大的bug。

毛尖:这种不准确就会带来各种误导,比如看到主人公早上醒来,女主妆容那个完整,好像没睡过一样,你就会怀疑是不是假夫妻。

谭飞:对,口红特别红,发型还特整齐。

毛尖:口红齐整,眉线齐整,你以为他们是假夫妻,但人家并不是,这样就误导观众了啊。这种细节紊乱很多,谍战剧如果处理不到细节,就很容易狗血。

谭飞:听到这我特想问一下余飞,面对这样的批评者,这样好的批评家,包括她这么细腻、人性化的读解,你作为一个刚写完,刚马上要播的一个谍战剧编剧,你敢不敢提前请毛老师看片?

余飞:我为什么不敢呢?

毛尖:只要黄晓明不要太出戏,或者说他的整个状态和其他演员是匀质的,你们的戏就算成功了。确实黄晓明很容易特立独行。

余飞:实际上毛老师刚讲的,都是跟我没有关系的事情,主要都是制作方面、表演方面,这些其实都是在我已经完成了以后的事了,所以其实要讲到谍战剧的骨子里的东西,那些苟且的,或者说可笑的、不合理的东西,实际上还是要了解间谍或者说特务这个职业身份和他的职业特点。比如说经常有人用的那种后面有人跟踪,然后间谍马上蹲下系鞋带,扭头看到对方在后面,甚至还有高级一点的,比如透过什么旁边的玻璃看影子,或者镜子。我要非常严肃地告诉大家,这种是找死,因为你们自己当间谍,你们去看一看,有一个傻瓜在前面蹲下系鞋带,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是特务?现实中完全不可能这么做,我们是采访到货真价实的这方面的人,我不能说是谁,那就要抓起来了。

其实我可以透露一小点儿,比如当你发现毛尖老师在跟踪我的时候,我要怎么办?我感觉到他在后面跟踪,我但是绝对不能做任何违背当时我动作的行为,我就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做任何别的动作,什么蹲下、看窗户,只能往前走,你要让对方以为你什么都没发现。但是我怎么知道毛尖老师的披肩长发在我后面晃动呢?比如说我走到一个红绿灯路口,往左右方向绿灯,往前方是红灯,我站在这,等一会儿红绿灯都没有变,那我非常自然地右转,拐弯过马路,我在过马路的时候,眼睛用余光一看,发现这边有一个长头发女的,在这种时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任何人认为我是在故意看她,我是很正常的扭过头来这样走过去。所以谍战戏里很多系鞋带、看镜子,就动得太多了。

毛尖:太多了,一天到晚系鞋带。

图片

余飞:如果你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那也不能用这个已经有的办法,就像我说的无创意的模仿,肯定第一个这么用的人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也看过很多资料,在真实的反特斗争中,比如我写《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时候,何兰芬的原型,她就是去一个被抓的共产党的家里面去,去的时候疑犯被抓了,她就说自己走错地方了,人家就把她给放了。但你说我们现在这么写,你相信吗?绝不可能。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很多就是这样的,很简单,但是我们现在不可能原封不动这么写,系鞋带第一次也是可以的,走错家门第一次也是可以,但你不能全那么写,都得有创意。但这个创意又不能超出生活之外,还得合情合理,就像我刚才说的过马路,我要过马路,我一拐弯我正常地看了就完了。所以像谍战剧里边间谍他的职责最大的职责,不是像大家想象的又去杀人了,又去搞情报又干什么,几乎所有的间谍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不暴露自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要你干个什么重要的事儿,你平时就得想千方设百计不让任何人注意到自己,所有的战略目的都是不暴露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很合理很合适很融洽的一个钉子钉在那,时刻等着分配给你重要任务。所以你把这个想清楚之后,实际上很多谍战戏里写的那些东西都根本不成立,都是张牙虎爪到处乱跑乱跳,就像毛尖老师刚才说的,要打电话通知,把密码都用电话说出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虽然我没有采访到那么多这方面的专家,但我有一个本能,我就知道只要是公用的,不是自己亲自创造的通信工具都是不能用的。打电报、打电话、书信,通过别人传递一个东西,这些都一般都不行,传递可以,除非是像《潜伏》里面翠平让小孩看字那种是没有办法的,不认识字,她没办法那种让小孩看,那我觉得那写得还是挺好的。一般来讲基本上用公用的这些途径去传播信息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要假设所有的渠道都已经被监听了。

图片

比如我写《潜伏者》在76号发生的事,我从来没有说黄晓明打个电话跟吴晓亮演的这个人说,你赶紧过来,我要把谁怎么样,那绝对不可能的,除非是为了故意迷惑别人。所以其实谍战剧的写法你不了解那个生活没关系,不了解那个职业没关系,但你要把所有不能够用的东西都排除完了以后,你再想出能用的,这个可能就是创新。

谭飞:刚才袁文康在直播间里又一次表达对毛老师的喜爱,他说他是你的书粉,但是我邀请他连麦他又拒绝了,你说现在是不是粉丝见偶像心态都特别矛盾,他又想表达崇拜,又怕饭圈文化整顿是吧,又不敢太接近,怕被整顿了。

毛尖:我也是连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粉丝。

谭飞:你粉丝很多。

马戎戎:我就是您的粉丝。

谭飞:我觉得倪老师和戎戎也都讲讲事例,刚才我们都是主要讲的事例,你们觉得细节中,谍战这块有哪些狗血的细节?你们自己看过剧里面有印象的细节是?

倪骏:我对谍战戏的情感线索经常觉得有点搞不明白,有一些戏其实本身都还不错,但它里头谈恋爱就谈得有点奇怪。比如说像《伪装者》是挺好的,胡歌演的那个角色和他生死拍档的那种情感还挺动人的。后头因为他得走上共产主义这条路,所以他必须是共产党的那么一个角色。但那个情感写得就让观众觉得一定会是那样,因为那个女孩是共产党,但在情感上他们两个好像在剧里头也没有过多的描述,也是就各种巧合才让他们走到一起。

图片

还有一些谍战剧叫“谍战偶像剧”,某一些谍战偶像剧会把情感的线索做得很浓,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个间谍还真有时间。这个余飞老师会知道,你想想,你选的那个人天天还在掩盖自己的身份已经够忙的了,还要完成任务,然后还要花那么大那么多时间去谈恋爱,这件事就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谭飞:可能完成任务是组织要求的,谈恋爱是观众要求的。

倪骏:对,很多就变成了大量都是观众要求的,就是大量的谈恋爱。

毛尖:谈恋爱是群众刚需,谈恋爱或者说也是烂剧刚需。

马戎戎:编剧也可以把谈恋爱设置成是组织要求的。

倪骏:对,所以好多假夫妻,很多谍战剧它基本都是都是假夫妻成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