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证候之血寒证

 昵称65820384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前言:中医学的证候,基本上是从病体内部阴阳失调之状态、正邪消长之趋势等有关机能变化特点等方面,集中地反映疾病的原因、性状、部位、范围、动态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

若用现代层次分析法去探寻证候的结构规律,则中医学的证候既有其核心,也有其基本(或基础)部分和定位标志,以及由这些成分共同组成的、由简到繁的各种具体证候。一般地说:如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等病机与症状,即是证候的核心,可称为“核心证候”。心、肝、脾、肺、肾、卫、气、营、血等的病机与症状,即是证候的定位标帜和阶段标帜,可视为“病位证候”。而如阴虚、气虚、血虚、阳虚、气滞、气逆、血瘀、湿热、痰浊等等,则是由核心构成的比较基础的部分,可以称为“基础证候”或“基本证候”。基础证候,实际上也就是用来划分证候门类的一些最基本的中医诊断学概念。

至于已经揭示出病性、标明了病变部位的各种更为具体的证候概念,如肾阴虚、肺气虚、肝气郁滞、膀胱湿热、热入营血、热结阳明、脾肾阳虚等等,则是由基础证候与病位证候共同合成的“具体证候”。具体证候,也就是中医日常工作中用来表述疾病诊断概念的、比较规范化的证候名称。

本基础证候根据现代证候分类法分类。现代证候分类法,大体形成于五十年代初期。此种分类法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的重要进展,符合证候概念的认识发展历程,体现了分类工作的时代需要和一定的先进性。但是用现代科学的分类学原则去加以衡量,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概括中医学领域内各种证候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不能充分适应中医学术发展的要求。也并未完全摆脱现象分类法的影响,仍带有一定的人为性质,远未达到深刻的、本质的自然分类的要求,因此也就不能够充分反映有关证候的本质特征和相互间的内部联系。

所以,进一步去探寻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法,乃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础证候包括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虚证、血脱证、血瘀证、血热证、血燥证、血寒证、精脱证、阴虚津亏证、失神证、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证、风证、寒证、暑证、湿证、燥证、火热证、痰证、邪毒炽盛证、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一、概述

血寒证是指阴寒之邪侵犯血分,或阳气虚失其温煦,而由现血脉凝滞、收引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皮肤不泽,手足清冷,恶寒,心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错后,痛经,脉细而缓等。

血寒证常见于“冻伤”、“中寒”、“脱疽”、“腹痛”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血瘀证”相鉴别。

二、本证辨析

血寒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

如在冻伤病中,则多发生在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初起则局部皮肤苍白,冷痛麻木,继则暗红漫肿,或青紫成块、疼痛、瘙庠等。此由寒邪侵袭肌肤,伤及血脉,气血凝滞所致。《外科正宗》说:“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凝而成。”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用桂枝加当归汤(《中医外科学》)合黄酒服之。

若在中寒病中,则临床表现为卒然战栗,面青咬牙,吐泻腹痛,四肢冰冷,或手足挛踡,脉微欲绝。此由素体虚弱,外中天地之寒,或内受饮食之冷所致。治宜温阳散寒,调补气血。方用参附汤(《妇人良方》)合黄酒服。

若在脱疽病中出现血寒证,则多表现为面色暗淡无华,喜暖怕冷,患肢麻木,小腿搐痛,足趾暗红或青紫而冰凉,肌肉萎缩,趾甲变厚,疼痛甚剧,彻夜难眠,舌紫暗,脉弦细而迟涩。此多由肝肾不足,外感寒邪,以致寒凝血滞,阻塞经络所致。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用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若在腹痛病中出现血寒证,表现以下腹刺痛(或胀痛)牵引睾丸坠痛,甚则攻痛连胁,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症为特点。此为下焦虚寒,复感受寒邪,寒凝肝脉所致。治宜温肝散寒,方用温经汤(《金匮要略》)加减。

血寒证较多发生于年高体弱者,因高龄之人,元阳渐衰,血失温煦,常见精神萎弱,面色无华,小服筋掣,肌肉酸疼,肢冷畏寒等症。妇人见血寒证,主要表现为月经过期,涩少不畅,色暗淡有块,或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净,小腹冷痛,宫寒不孕等。

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邪客于血脉之中,则血液凝涩不行,络脉阻滞,遂成为寒客血瘀之证,甚则成为癥积。

三、类证鉴别

血瘀证与血寒证

两证都有血脉凝滞症状,在病因病机上密切相关,但有一定区别。从病因而论,血寒证多由素体阳虚,寒邪客于血脉之中,而致气血运行迟缓。血寒是形成血瘀的病因之一,血瘀证却是血寒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两者的区别在于血寒证既有形寒肢冷,疼痛喜暖,得温痛减等寒象,又有疼痛如刺,固定不移,甚而有癥积包块,舌有瘀斑,脉沉迟等瘀血症状,显然与単纯血瘀证不同,不难鉴别。

四、文献选录

《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证治汇补·血证》:“血寒者,其证麻木疲软,皮肤不泽,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块痛,得热则止,在女子则月事后期而痛,脉细而缓。法宜温之。”

《罗氏会约医镜·经脉门》:“凡血寒血虚者,俱后期。然血何以寒?非阴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内而伤,原由阳气不足,非春和之时,以致津液不能充盈,故不能如期而至也。”

本文作者阎洪臣、许永贵,选自姚乃礼主编《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