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因工作过度而垮下来,而是因为饱受担忧或焦虑的折磨

 新用户1527LoSV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卢伯克说:我们常常听人说,人们因工作过度而垮下来,但是实际上十有八九是因为饱受担忧或焦虑的折磨。
焦虑就是糜费工夫,它不会改动任何事,只能搅乱你的脑袋,偷走你的高兴。
到底该怎么化解焦虑?
说说我的三点思考。

  01  
   过好每一天   

李嘉诚说:“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怎么过好这一生?成了永远讨论又永远无话题。
一生太长了,变数太多。
看不清远方的时候,不如低头看看脚下的路。
不扯高大上的道理,先从练习如何过好这一天开始。
截至目前为止,我做了6年的时间管理了,记录了每一天每一个小时。
很多人说我的时间管理能力真是超级强。同样的24小时,我好像能做很多事,能活成48小时。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自我掌控感。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我掌控力,不妨像我一样,规划一下每个小时如何度过。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时间管理的背后是对人生管理。
对每一天的规划,构成了你的一个月 、一年、一生。
好好规划自己的每一天,从而加强对生活的掌控感,焦虑就会减少,效率就会增加。

  02  
   练习思考力  

我们之所以焦虑,无非三点:
一是对未来迷茫,当下又不知道怎么着手;二是被周围裹挟,看到别人进步太快而自己卷不动;三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只靠看书和学习是不够的,因为这些都是外力,一个人想要真的改变和成长,需要内力。
我之前为了解决困惑,花了不少钱,买了各种各样的课。
我也特别认真的去学习,但是我发现学习完以后除了有一种爽感和自我满足感以外,根本无法解决我的实际问题。
是老师教的不好吗?不是!
那是我很笨吗?也不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在享受知识,相当于被喂着吃,长出来就是一身“肥膘”,难看又不中用,可怕!
后来,我开始学习写作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写作逼着我思考,写不出来,我必须去查阅资料。
练习的多了,就有了思考的肌肉,带动了各种能力的提升。
思考的多了,我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不会轻易陷入周围的内卷中。
未来的迷茫感会越来越弱,当下的清晰感会越来越强。
爱默生说: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如果。你现在也很迷茫,不妨每天写写反思日记,寻找的有利的种子。

  03  
   有自己坚持  

我最近每天写1篇文章,读1小时书籍,还要手抄金句30分钟,还忙着吃喝拉撒,见人啥的。
我不给周围人制造焦虑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焦虑?
这句话是不是特别欠打?
欠打归欠打,我想说的重点是:每个人都要空出时间来练习自己的技能。
写作、读书、摘抄,这三件事,无论每天有多么忙,我都会坚持。这是我的功课。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每日功课,就会充实很多,每日练习基本功也会让自己更加有耐心。
找准你的功课,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心更加静了。
写在最后
别瞎焦虑了,先给自己安排好每日功课,然后规划好自己的24小时,立即行动起来吧。
别让脑补消耗光了力气。
一起加油!

▲点击上方,关注我,陪你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