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恰逢其时,建筑央国企重估潜力巨大(

 旭日升66 2023-03-05 发布于江苏

“股权财政”有望接棒“土地财政”,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出恰逢其时。展望未来地方土地财政承压,需要找到新的财政收入来源替代。新形势下,“股权财政”有望接棒,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央国企(除金融外)总资产308万亿,规模庞大,ROA仅1.46%,效率较低,上市国企估值也长期处于低位,如能提升其经营效率及股权价值,可有效弥补土地收入下行,稳固财政安全。因此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出恰逢其时,上市国企股权价值重估具备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政策己在三方面来推动“中特估值体系”落地:1)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加快产业链整合及上市,通过优质资产注入/分拆等形式实现股权重估。2)完善激励机制,扩大股权激励范围,提高市值动力。3)优化考核体系,更贴近资本市场标准,引导企业提升经营质量,改善商业模式。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上日程,后续更多配套政策有望出台,推动央国企估值体系重塑。

股权激励提升市值动力,分拆/注入加快建筑央国企价值实现。近两年建筑央国企股权激励节奏明显加快,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化学、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国企陆续实施,且业绩增速/ROE考核目标逐年向上,彰显发展信心,有望更好激发公司业绩与市值动力。我们预计还未实施的国企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会积极推进。此外,建筑央国企上市公司自身或控股集团优质资产众多,具备较强优质资产注入和分拆上市潜力,有望进一步加快央国企资产价值发现(详见正文梳理)。

“一利五率”考核有望优化商业模式,建筑央国企估值提升潜力大。2017年后建筑央国企市占率持续提升,业绩长期稳健增长,但估值不断下行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主要因规模考核驱动下,投资拉动类项目占比提升,造成现金流承压,资产变重,盈利能力及周转下行,商业模式恶化。2023年国资委明确央企考核从“两利四率”变为“一利五率”,新加入ROE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比等指标,更贴合资本市场评价标准,有望引导建筑央国企淡化规模增长,重视经营质量,改善ROE/现金流表现,从而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未来估值提升潜力巨大。

绿电、资源、新材料等新业务快速放量,价值亟待重估。建筑央企凭借自身产业链优势地位,资金、客户、品牌实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潜力大,新能源、新材料、矿业等新业务快速发展,贡献明显提升,价值亟待重估:1)新能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绿电运营装机快速增长,中国交建布局海上风电施工及运维。2)矿产资源:中国中铁铜钴钼储量国内领先,中国中冶镍钴资源丰富。3)新材料:中国化学己二腈项目顺利投产,打造“技术+实业”第二成长曲线。此外建筑央国企在手高速公路等运营资产丰富,有望借助REITs实现商业模式优化及价值重估。

“一带一路”提供进一步催化。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计划召开,恰逢倡议提出十周年,有望推动更多政府间合作项目落地,叠加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海外工程经营有望加快复苏。建筑央国企作为“一带一路”主力军,海外业务体量大,且在电力、新能源、冶金、化工等专业工程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有望核心受益海外工程需求上行。参考历次“峰会行情”,强主题也有望给板块带来估值催化。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和推荐:1)低估值建筑央企中国建筑(PE3.8X)、中国交建(PE6.9X)、中国化学(PE7.6X)、中国中铁(PE4.3X)、中国铁建(PE3.6X)、中国中冶(PE6.4X)、中国电建(PE9.1X)、中国能建(PE11X);2)受益一带一路的国际工程龙头北方国际(PE10X)、中材国际(PE8.6X)、中钢国际(PE12X)、中工国际(PE22X)。3)优质高成长地方国企四川路桥(PE5.6X)、安徽建工(PE6.2X)、山东路桥(PE4.1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