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上火、失眠、血压波动?这几首食疗方,助您平稳过春季

 文香阁 2023-03-05 发布于河北

Image

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天要当心疾病的发生,以及旧疾的复发。现代研究也表明,许多疾病确实在春季容易高发、多发,像过敏、上火、失眠、血压波动……下面这些春季养生方,帮您平稳过春季。

Image
01

降压方
三花饮:解毒降压

春季应以养肝为主,对于血压偏高的人群,尤其是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喝些三花饮。

做法:将菊花、金银花、茉莉花一起来冲泡饮用,可清热解毒、宁神静思,帮助降血压。

春笋香菇汤:降压降脂

中医认为,春笋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降压降脂的效果也不错。

做法:先用清水将春笋浸软洗净,切去两头,漂洗干净后捞出切成小丁,香菇和瘦肉也分别切丁。清汤倒入锅内,大火烧开,放入春笋、香菇和瘦肉,小火慢炖至肉烂,然后加一点盐就可以上桌了。

Image
02

降火方
春季清咽汤:利咽清音

咽痛发干、疼痛不适,恐怕是春季人们最常出现的上火症状之一。在治疗上,可用春季清咽汤。

做法:菊花、金银花各10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上药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具有疏散风热、利咽清音之效。

芝麻核桃汤:润肠通便

治疗春燥引起的便秘,宜润不宜泻,可试用润肠食疗方法。

做法:黑芝麻、核桃仁研碎各适量,炒熟后共拌蜂蜜,温开水冲调,每日适量服用。

Image

Image
03

助眠方
山药猪脑汤:滋补肝肾

此汤可滋补肝肾、安神益智。

做法:山药50克、枸杞子25克洗净备用,猪脑2个洗去血浆;先将山药、枸杞子、适量姜葱放入砂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左右,用小火煲半小时,放入猪脑,再继续煲半小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葱白红枣汤:健脾助眠

此汤可以祛风散寒、健脾养心,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多梦的辅助治疗。

做法:取红枣20枚左右泡发、洗净,然后加水大概250毫升,煮20分钟,加入适量葱白,继续用小火煮15分钟左右即成。

Image
04

护肤方
茯苓奶:宁心祛斑

茯苓奶可以健脾宁心、延缓衰老,对付春季皮肤出现的色斑、小痘痘等有不错的效果,帮助缓解春季出现烦躁的情绪。

做法:准备茯苓粉10克,将茯苓粉用凉开水化开,再将煮沸的牛奶冲入,每日1次,早晨空腹食用。

洋甘菊豆浆:抵抗过敏

洋甘菊具有抗过敏作用。但菊花、豆浆性偏凉,肠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

做法:将400毫升生豆浆用小火烧开,注入放有两勺洋甘菊的花茶壶中,加盖焖上10分钟,然后揭开盖冷却,加适量糖,即可饮用。

Image

Image
05

止泻方
糖盐水:补充水分

腹泻首先去医院检查,搞清楚造成腹泻的原因,对症治疗。此外药物止泻后,还建议喝点糖盐水。

做法:可以自己在家冲点糖水,同时煮点咸味的汤菜来喝,能够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烤大蒜:杀菌、温肠胃

大蒜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在家炒菜的时候,不妨多放一点大蒜,特别是凉拌菜。

做法:对于刚刚患了腹泻的人来说,也可试试将整颗大蒜放在火上烤熟,这样不仅有杀菌的作用,还能温肠胃。

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蒜,大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还是一味极具药用价值的中药。

Image

大蒜被称为“天然抗生素”,中医记载,大蒜性温热,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等疾。

行气消积化食滞

医书记载大蒜:“燥脾胃,化肉食。”大蒜具有行气消积的作用,有助于肠胃消化食物,尤其是一些肉食。俗话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一口大蒜一口肉”更是不少朋友津津乐道的美食,人们常在烹饪肉食时都会加点大蒜,如东坡肉,一来是为了激发食材的美味,二来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的健康烹饪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

温中散寒除湿冷

吃过生蒜的朋友都知道,刚吃完就会出现一种身心火辣辣的感觉,和吃完辣椒的感觉类似。大蒜性温热,味辛,善散,有温中散寒之力,可以防治外感风寒或肠胃受寒,生吃或切碎泡热水饮用均可。对于一些阴寒湿症,如体寒者腹泻、带下阴痒、水肿等,大蒜也有温化寒湿的功效。

大蒜还用于中医的灸法,隔蒜灸是艾灸的一种,先要把大蒜切成3~5mm厚的蒜片,再在上面扎上几个孔,然后再进行艾灸,借助大蒜的辛辣、走窜之力来加强艾灸温中补虚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劳和顽固痹痛。

杀虫解毒灭病菌

大蒜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杀伤力很强,古代医家用大蒜来治疗肺结核、痢疾、疟疾、百日咳、白秃癣疮等传染性疾病。此外,大蒜还被用于治疗痈疽肿毒、蛇虫咬伤,用于厨房佐料还可解鱼蟹毒。

医书记载大蒜外用可治皮肤肿毒:“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这大抵是坊间有用大蒜驱邪避虫的主要原因。

Image

药膳——大蒜粥

【材料】粳米50克,干大蒜头2~3瓣。(1人份)
【做法】将大蒜洗净,可不去衣,拍碎;将粳米淘洗干净;大米、大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大米软烂即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
【功效】温中健脾暖胃。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的人群,常见胃脘冷痛,腹部怕冷、口淡、饮食生冷易腹泻、舌淡、苔薄白等。

Image
06

养肝方

大葱爆炒猪肝:养肝补血

猪肝具有养肝补血、明目的功能;葱善于疏通气血,还有健胃益脾、祛痰杀菌之功效。

做法:将150克大葱切成斜丝备用;150克猪肝切成片状,用料酒、水淀粉挂上一层薄浆待用。锅置于旺火上烧热,放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猪肝,快速翻炒,而后放入葱丝、姜丝、蒜片,煸出香味后调味即成。

芝麻拌菠菜:补肝益肾

芝麻能够补肝益肾、润肠通便,历来被医家当做延年益寿之物,《滇南本草》认为菠菜“祛风明目,开通关窍”,二者同用,可通可补,有利人体。

做法:菠菜300克洗净去根,焯透,捞出,控干水备用。芝麻25克用文火炒香,再碾成芝麻屑。将食盐、芝麻屑撒在菠菜上,淋上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Image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中国中医药报、黄穗平说脾胃

编辑|善莱编辑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