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症鉴别诊断:通身汗(四)微汗出(汗少) 附濈然汗解

 昵称65820384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微汗出 (汗少)

1、概念

指患者全身持续出小汗的一种体征。即他人触及其皮肤时,可发现其体表一直有少量的汗水。

2、主要病因病机

(1)风热犯卫 (如肺之表)。

(2)风热犯营 (如肺之表)。

(3)风邪犯卫 (如肺之表、太阳之表)。

(4)风寒犯表向愈。

(5)气分血分热微。

3、微汗出机理

参照“自汗出”。

4、病因病机鉴别

(1)常兼流黄脓涕,或喷嚏,微咳微渴。

(2)常兼咽红肿痛,或兼斑疹或风疹,其疹色红。

(3)见“自汗”。

(4)见“自汗”。

(5)往往“发热”不甚 (高),恶热不甚,无谵语,气分病变则口渴而不甚,小便色黄而色不深,血分病变则舌质红而其色不深,一般无出血现象。

5、病种举例

(1)风温 (犯卫)。

(2)风温 (犯营)。

(3)(伤风)感冒。

(4)感冒将愈。

(5)伤寒,温病或各科疾病 (气分热或血分热)轻证。

附:濈然汗解

1、概念

遍身持续汗出且持续2个小时以上的中小汗、微汗出后,其病即愈的现象,称为“濈然汗解”。

濈然即小水貌、小溪貌。

2、主要病因病机

可参考“汗出自愈”。

(1)表解里平,津液自和。

如:《伤寒论》第231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阳明郁热兼厥阴瘀热双解。

如:《伤寒论》第219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参考《伤寒论》第229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