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外收获--白发变黑

 unvs 2023-03-06 发布于海南

一、白发形成的原因

白发的形成多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毛发的生长源于气血的濡养。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血不足、气血不能上荣头部均可导致头发变白。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肾精渐亏,脑髓不足,气血不荣毛发而致头发变白。

二、 囟会、前顶、百会

囟会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前顶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穴位于前顶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三穴均在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脑关系密切。督脉起于胞中,其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由于督脉循于脊里,入络于脑,上过头顶,下属于肾,在肾、脑髓之间形成了一条通路。悬灸前顶穴(前顶周围数穴),可以起到疏通经脉,交通脑肾,补益脑髓的作用。脑髓得充,毛发得以濡养,可使白发变黑。囟会是连接先天信息之穴,囟会穴或前顶穴可能是头气街的输注部位。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记载:“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又指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有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通路。气街是经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经气运行的其他通路密切相关。另外各阴经通过十二经别也到头面,所以头气街的开启使 十二经脉及督脉经气都通过风府与脑髓建立联系。艾灸头顶数穴 不但可以升阳举陷、疏通经脉,起到补肾填精、补益脑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开启了头气街通道。艾灸头顶数穴产生的透热热敏灸感,达到了“气至”的基本要求,治疗白发症效果明显。

三、意外收获---白发变黑

本病例治疗老年性白发是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意外收获。患者,XXX,男,77岁。就诊日期:2008年11月12日。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月余。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差,满头白发,口角左歪,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右巴氏征阳性。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既往有高血压病20余年,糖尿病10余年。自30年前头发开始慢慢变白,全部变白已经有7年之久。本例患者针刺取穴及药物乃治疗中风病的常规方案,所不同的是配合了前顶穴的热敏灸。

在前顶穴,首次探及腧穴热敏化艾灸。热敏灸前5次施灸患者感觉热感向周围扩散,热敏灸30分钟后患者感觉神清气爽,精神较前大有好转,肢体功能也较前好转;热敏灸10次时发现其头发开始变黑;热敏灸25次患者感觉热感向颅内渗透,直达病所,每次施灸完毕,患者自诉舒服异常;热敏灸30次后,满头白发几乎变成黑色,色亮、质滑,发质较前明显改善。

热敏灸初起为外周及头部正中线前段(督脉线百会以前)的头发变黑,后两个黑发带逐渐汇合,直至全部变黑。随访2年,患者黑发未变白。在此期间又有2例中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发现白发逐渐变黑。其奇特的治疗效果及其稳定的远期疗效都提示我们,本方法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探索。

通过三个典型病例的治疗过程来看,其疗程都在2个月以内,起效的时间大概在治疗后的10-20天左右,起效后至白发全部变黑的时间大概在20-30天左右,其起效的时间及白发完全变黑的速度之快,让我们深感意外,意外之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其中可能的机理,经过反复推敲,考虑本方案治疗老年性白发的机理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其一,上星穴属于督脉,督脉与肾、脑关系密切。督脉起于胞中,其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由于督脉循于脊里,入络于脑,上过头顶,下属于肾,在肾、脑髓之间形成了一条通路。针灸前顶穴,可以起到疏通经脉,交通脑肾,补益脑髓的作用。脑髓得充,毛发得以濡养,可使白发变黑。其次,前顶穴可能是头气街的输注部位。《灵枢·卫气》中记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有报道述,气街是经气运行的规律之一,是经气运行主干道中的矢向通路,是联系体表与机体深部脏腑组织器官的直接通路。气街是经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经络系统中独立的部分,气街与经气运行的其他通路密切相关。「2」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断前顶穴为头气街的输注部位。针刺艾灸前顶穴不但可以疏通经脉,起到补肾填精,补益脑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头气街通道。自《内经》始就强调针灸治疗疾病要“气至而有效”,艾灸前顶穴产生的透热的热敏灸感就是“气至”的印证,正是因为达到了“气至”的基本要求所以达到了“有效”的治疗效果。另外,由于气街通道不是孤立存在的,气街与经气运行的其他通路是密切联系的,气街是经气运行的共同通道。本方案针灸选用前顶穴位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也就是各阳经均与督脉有联系,另外各阴经通过十二经别也到头面,所以头气街的开启使十二经脉及督脉经气都通过前顶穴与脑髓建立了联系,从而加强了十二经脉与脑的联系,大大提高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

四、腧穴热敏化艾灸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属于针灸的一种,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临床18年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 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副作用,属于临床针灸替代疗法。热敏灸是用艾条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施灸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单点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一个热敏穴位艾灸,此种做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

2、双点温和灸,即同时对两个热敏穴位进行艾条悬灸的操作,有利于传导经气,疏通经络,临床操作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固定的施灸时间。

3、三点温和灸。比如胸腹部,如风池和大椎,双风池和大椎形成一个三角形,叫做三角温和灸。肾俞和腰阳关,双侧的肾俞和腰阳关也形成一个三角温和灸。三点灸利于接通经气,疏通经络。

4、接力温和灸。若热敏灸感不能达到病所,须摘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于感3chuan所达部位的端点,令热敏灸感继续向前传导,这样可以延长感传距离。

5、循经往返灸。这主要适用于正气不足,感传较弱的患者,比如说中风病人可在偏瘫的一侧实行循经往返灸。

五、提示:请在中医医生指导下进行腧穴热敏化艾灸!

来源:本文案例分析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迟振海  焦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