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一个小县令,被南诏俘虏却成了暴力宰相,其后代一百年后称帝

 思明居士 2023-03-06 发布于河北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地处西南边陲的南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王“蒙阁罗凤”率兵攻陷了云南府,并杀害了太守张虔陀。

文章图片1

这件事的起因纯属张虔陀欺人太甚。

南诏原本是云南“六诏”之一,在朝廷的支持下它兼并了其它五诏,并被册封为世袭罔替的诸侯国。

不过在张虔陀眼中,国王就是个暴发户,你“王富贵”再牛叉,还不得听村长的?所以他一向不把阁罗凤放在眼里。

按照唐朝法律规定,阁罗凤要定期携带妻子儿女去拜见张虔陀。张虔陀也不知道哪来的“鬼力”,居然将阁罗凤的老婆、女儿都弄到他的床上了。

文章图片2

为了富贵,阁罗凤只好忍气吞声种草。但张虔陀似乎还不满意,手又伸进人家钱袋子,索要不止。

阁罗凤很有意思,老婆能忍、女儿能忍,就是钱不能忍,于是他很硬气地一次又一次捂紧口袋,哪怕被张虔陀骂得狗血喷头也绝不松手。

终于有一天,阁罗凤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于是便发兵偷袭了张虔陀。

这件事引发了唐玄宗末年的“天宝之战”,并改变了一个小人物的命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文章图片3

藩王杀害朝廷地方长官等同于谋反,于是唐玄宗震怒,第二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大军杀奔云南。

阁罗凤见势不妙,赶紧向朝廷求和,同时又派人向吐蕃求援。

求和?你当自己是谁?除了投降你别无它路!鲜于仲通一声怒吼,对南诏国发起了猛攻。

早就对云南垂涎三尺的吐蕃喜出望外,立刻册封阁罗凤为“赞普钟”(赞普的弟弟),并派兵增援南诏。

文章图片4

鲜于仲通来得气势汹汹,败得窝窝囊囊,唐军到了云南就水土不服,病死了七八成。

天宝十一载,杨国忠接任剑南节度使,从中原发兵60万,二次远征南诏。这一次唐军以大炮打蚊子的代价,攻克了南诏三城,俘虏63000人。

天宝十三载,李宓三征南诏国,结果跟上次差不多,军事上虽说胜利了,但总是受阻于瘴气、瘟疫的袭扰,总是不能彻底。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南诏国事实上脱离了大唐的管辖,成了独立王国,甚至一度反攻唐境。

文章图片5

嶲州(今四川西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沦陷的,有个叫郑回的西泸县令也成了南诏国的俘虏。

郑回是河南相州人,有史料说他有可能荥阳郑氏后人。天宝初年,郑回参加科举,中明经科,被任命为西泸县令。

唐朝的科举种类繁多,以“进士科”最显赫,“明经科”一点都不起眼,像他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所以郑回早年的经历一片空白。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不讲理”,郑回被俘后没有遭受到俘虏的待遇,而是从此人生开挂,扶摇直上三千里。

文章图片6

☞一不小心成了暴力宰相

阁罗凤其实远不像史书描写的那么窝囊,包括他与张虔陀的恩怨,也绝不仅是妻女被霸占那么简单,而是暗含了阁罗凤的很多政治图谋。这事我们以后另外撰文分析,敬请关注。

从阁罗凤的作为来看,此人野心不小,他一直试图利用大唐帝国的庇护,以及唐蕃之间的矛盾,暗中扩充南诏国的地盘,进而建立独立于大唐的王朝。

文章图片7

阁罗凤也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的人,他意识到南诏国与大唐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当时的南诏还处于未开化状态,《新唐书》记载:

“俗无丝纩,跣履榛棘不苦也。射豪猪,生食其肉。战,以竹笼头如兜鍪。其西有裸蛮,亦曰野蛮,漫散山中,无君长,作槛舍以居。男少女多,无田农,以木皮蔽形,妇或十或五共养一男子。”

文章图片8

这段文字虽然不无丑化的成分,但它所反映的南诏生存状态基本属实,那是一个尚处于射猎生存状态,实行群婚制,以部落为单元的原始社会。

因此,阁罗凤做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全面推行汉化。基于这个思想,郑回这个饱读诗书的儒生,自然就成了阁罗凤眼中的金元宝。

于是在阁罗凤的请求下,郑回成了太子爷“凤迦异”的老师。这位“凤迦异”命薄,吃不进去那么多之乎者也,死了,于是郑回又成了第二任太子“异牟寻”的老师。异牟寻即位后,他又成了下一个太子“寻梦凑”的老师。

文章图片9

这位南诏历史上的第一位汉人“帝师”很暴力,他对待太子爷与平常百姓无异,学不好就打板子,搞得所有人见他就哆嗦。

“回久为蛮师,凡授学,虽牟寻、梦凑,回得箠挞,故牟寻以下皆严惮之。”

这就过分了,中原王朝虽说太子爷学习不好也会挨打,但从来都是由身边的侍读代替。可郑回拿鸡毛当令箭,每次板子都结结实实地落在太子爷身上,凤迦异该不会是被他打死的吧?

当过“暴力帝师”后,郑回再接再厉,又当了上了“暴力宰相”。

文章图片10

严师出高徒,越打越情越深,被郑回“揍大”的异牟寻即位后,立刻任命老师为“清平官”,即宰相。

南诏也学习大唐,实行“群相制”,定员六人。郑回作为六相之一,居然霸道得不行,对其他五位宰相动辄就是一顿藤条伺候。

“牟寻以回为清平官,事皆咨之,秉政用事。余清平官五人,事回卑谨,或有过,回辄挞之。”

文章图片11

老郑这家伙太欺负人了,这种风格明显跟儒家文化格格不入。可是南诏人也不懂啊,以为这种做派就是儒学的精髓呢,心甘情愿地扛着郑回的老拳,从来不敢有一丝反抗。说不定心里还美滋滋的:俺这修养,又接近汉学精华了。

当然,郑回的地位肯定离不开个人的才华,也离不开南诏国三代国君对他的信任。

郑回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确实有几分道理;“田忌赛马”,你要学会挑最弱的对手竞争。

☞汉化改革心向大唐

文章图片12

估计隔壁王大爷有点生气:这不是“唐奸”吗?郑回应该以死报国,怎么能以身事贼呢?

咱不去讨论这么高端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郑回的心其实还一直在大唐,并且为南诏国回归大唐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回原本就是被南诏俘虏,不得已效力于蒙氏父子的,但凡有机会,他一定会促使南诏回归大唐的怀抱。

郑回对南诏的潜移默化终于见到了成效,唐德宗贞元三年,他抓住了一个机遇,这就是南诏与吐蕃关系的恶化。

文章图片13

自从认了吐蕃为大哥后,南诏多次派兵参与吐蕃对大唐的军事行动,出钱又出力,损失巨大。久而久之,南诏不堪负重,对大哥的招呼也就越来越反感。

眼看小弟不听话了,吐蕃大哥就摆出臭架子,开始对南诏弟弟动粗:“吐蕃役赋南蛮重数,又夺诸蛮险地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牟寻益厌苦之。”

郑回趁机给异牟寻的火头上浇了一把油:“中国尚礼义,有惠泽,无赋役。”大唐对南诏多好,只要您对他有礼有节,他什么好处都给你,不像吐蕃那群贪得无厌,吃肉不吐骨头……咱回归大唐百利而无一害。

异牟寻被说得频频点头,于是下定决心跟吐蕃一刀两断。

文章图片14

其实事情远不像史书说的那么简单,据杨慎的《滇载记》记录,郑回劝异牟寻归唐的工作至少持续了十年之久。

贞元四年,异牟寻终于和剑南节度使韦皋接上了头,双方经过长达六年的相互试探、秘密谈判,终于在贞元十年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那年,吐蕃又要求南诏助兵,异牟寻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答应派3000人。吐蕃人不满意,异牟寻“只好”又增加2000人。

吐蕃人不知道的是,在这5000人的身后,悄悄尾随着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吐蕃人刚刚对南诏兄弟伸手热情的双手,就被异牟寻包了饺子:

文章图片15

“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铁桥,遣使告捷。”

这个投名状够大,它给异牟寻换来大唐的册封,当然封册封书也没忘记隐形功臣郑回。

这次郑回虽然没升官,依然是南诏国的“清平官”,但他已经是唐朝任命的官员了。

☞七世孙竟成了南诏皇帝

文章图片16

郑回在南诏生活了五十多年,为云南地区的发展贡献巨大,当地的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逐渐将他神化。比如白族人民有祭祀“本主”(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的习俗,青石桥和大理地区都将郑回奉为“本主”。

郑回的后人得益于他开创的事业,逐渐成了南诏的豪门家族,郑家世袭“清平官”。

唐昭宗时期,郑回的来孙郑买嗣继承了清平官,他勾结大臣杨登,杀害了“圣明文武帝”蒙世舜,拥立“孝哀帝”蒙舜化贞即位。

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发动兵变,杀害了杨登和蒙舜化贞,并将南诏王室800人一并处死。

文章图片17

至此,蒙氏南诏国灭亡了,而郑买嗣则自立为帝,建立了“大长和”帝国。

不过,郑家的“大长和”也仅仅维持了三代二十五年。公元928年,郑买嗣13岁的孙子郑隆亶被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害,郑家王朝也玩完了。

接下来,我将介绍南诏国的历史,或者张虔陀与阁罗凤矛盾的真相,您想先看哪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