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大田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秦处闽中郡。汉为南平地。唐属江南东道福州尤溪县地。南唐归剑州。宋隶南剑州。元归福建道延平路。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和德化边隅地置县,因治所地址位于大小田村,故取县名为大田,隶属延平府。清代仍隶属延平府,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县升为永春州,大田县改属永春州。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省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大田县隶属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南路道改称厦门道,大田县仍隶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福建省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大田县直属福建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大田县隶属兴泉省。次年1月“闽变”失败,复属福建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隶属第四区(区署在仙游)。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全省又改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均隶属第六区(区署在龙岩)。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隶属第九区(区署在永安)。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至38年9月5日,全省行政区划重新调整设7个行政督察区,大田县隶属第六区(区署在永安)。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行政区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大田县划归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区署在永安)。1949年9月6日大田县解放,隶属永安地区专员公署。1956年6月,永安地区专员公署撤销,大田县改属晋江地区专员公署。1963年3月,设三明地区专员公署,大田县改属之。1983年4月,三明专员公署改为三明市人民政府,实行市带县新体制,大田县隶属三明市。

      大田境内山峦叠翠,云峰耸峙,林茂草丰,生态旅游资源好。昔有“田阳八景”,现开发建设的景点有白岩公园仙亭山森林公园,福建省最大的内陆草场、有“南方天山”之称的——象山生态旅游区,大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鼓山和一顶尖省级森林公园、中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全省第二大的水库——七星湖,古堡、古寨、寺庙,古瓷窑、冶炼遗址、古民居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有石牌上坡、太华汤泉和桃源广汤等山地高温温泉,旅游商品主要有石牌骨头肉、武陵烤兔九层粿、山宝腊鸭、白斩太监鸡、红菇、绞股兰、阿佳苦菜、黄花菜、雪山萝卜、水粉等。文昌阁 位于大田一中校园内,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先民为供奉祭祀文昌帝君,在城南郊赤岩的重楼之间建文昌阁。清康熙六年,移建于凤凰山南麓的明伦堂前泮池只东南隅。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行重修。阁内供奉文昌帝君、魁星、朱熹神像。1984年8月,政府把文昌阁迁建于大田一中科学楼前泮池之北。文昌阁“毓秀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